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小波羅蜜(Artocarpus chempeden)、香波羅(Artocarpus odoratissimus Blanco)及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

      • 臺灣現今以開發新興果樹桑科波羅蜜屬新興果樹包含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小波羅蜜(Artocarpus chempeden)、香波羅(Artocarpus odoratissimus Blanco)及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等。 這些果樹各具特色,具有相當開發價值。
      kmweb.m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_life&id=54109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8月19日 · 新興果樹正在國內崛起,榴槤蜜是其中之一。. 榴槤蜜來自東南亞,外型像 波羅蜜,香氣像 榴槤,因甜度高、果肉細緻、香氣濃烈,果實小又好剝,一顆約 5 台斤,非常適合單人、小家庭食用。. (了解波蘿蜜、榴槤等新興作物,請見文末). 榴槤蜜好種 ...

  3. 新興果樹「榴槤蜜」屬於桑科果樹, 英文名為C h emp e d a k,榴槤蜜的果形、外皮及植株外觀等特性,都與波羅蜜近似,惟其果實較波羅蜜稍小,表皮也較薄,而有「小波羅蜜」之稱;又因其果肉帶有似榴槤的氣味,因而綜合各擇兩者名字,稱之為「榴槤蜜 ...

  4. 波羅蜜[1][2] (學名: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在 廣州 及其他 粵語 地區稱為 大樹菠蘿;在廣西等地稱為 木波羅; 滇西地區 稱 牛肚子果,是 桑科 波羅蜜屬 常綠 喬木,另外還有一種名稱相似的植物 小波羅蜜。 英文名「Jack Tree」是 馬拉雅拉姆語 Tsaka(Chakka)轉為 葡萄牙語 Jaca,再變成 英語,因為17世紀時,葡萄牙人引進 巴西,再移至 牙買加 種植而命名 [3]。 產地. [編輯] 原產於 印度 、 東南亞, 隋 唐 時傳入中國,《通典》稱為「婆那娑」(梵文 पनस Panasa 對音) [4],又稱 頻那挲[5]。 宋代 改稱 波羅蜜[5],沿用至今 [6]。

  5. 榴槤蜜屬桑科(Moraceae)果樹,英名 Chempedak,又名尖百達、尖蜜拉、小 樹波羅、小波羅蜜等。原產於馬來西亞 及印尼一帶,目前是馬來西亞、越南、老 及柬埔寨等熱帶地區一帶廣為種植 的常綠果樹。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十 餘年前首先自馬來西亞引進種子

  6. 波羅蜜(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常綠喬木,高10-20米,胸徑達30-50厘米;托葉抱莖環狀,遺痕明顯。 葉革質,螺旋狀排列,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15厘米或更長,寬3-7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成熟之葉全緣。

  7. 學名: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Lam. 科屬別:桑科. 別名:將軍木、天婆羅、牛肚子果、樹波蘿、木波羅。 用途:全世界桑科植物包括40個屬,超過1,000種,廣泛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只有少數種能生活在溫帶地區,中國有16屬約160餘種。 本科共同特徵為組織中具有乳汁,單葉互生,托葉明顯;花小單性,形成花序,果實為多花聚合果。 常見的有桑樹、無花果樹、榕樹、菩提樹和麵包樹等。 ===知識與知性=== 1.波羅蜜為多年生常綠果樹,一般樹高約15公尺,原產於印度。 台灣約於西元1645年間由荷蘭引進,早期多種植於庭院,因果肉具有特殊的異味,故消費不普遍。 2.波羅蜜是幹花水果,開花期主要在8~9月或11月至翌年3月間,產期則在1~3月及5~9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