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唐太宗貞觀年間一斗米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為一貫),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一石約59公斤,以上述的1.75元人民幣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大約為新台幣1萬7959元,比明朝放大了數倍之多,也對於銀兩的價值驚嘆不已。 不過以最近的清朝來說,由於大量外國銀兩湧入中國,鴉片戰爭前每年世界銀產量的70%多都用來購買中國產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產品了,兩的貨幣價值剩下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兩銀子約為2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69元)。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通用的貨幣銀兩一直沒有沒取代過,在當時社會環境下銀兩吸引力遠遠比銅錢要大。 清朝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3. 銀子是古代最為流通的貨幣,一提起古代生活,我們總能聯想起那白花花的銀子,但凡跟金錢有關的話題,大家總有濃厚的興趣。 清朝一兩銀子等於多少錢?

  4. 清朝貨幣,是指 中國 清代 時的貨幣。 清朝從1616年 努爾哈赤 建立 後金 政權到1912年 中華民國 成立間的296年裡曾發行了多種貨幣。 [1][2] 清朝前期的貨幣制度基本沿襲了 明朝幣制,即大額用 銀兩,小額用 銅錢 的 銀錢複本位,或稱 銀錢平行本位,後期為應對外國經濟入侵帶來的幣制混亂,清王朝進行了多次幣制改革。 清朝歷代皇帝均發行有 年號錢;從 乾隆 年間開始,清政府在 西藏 開始發行銀幣; 咸豐 年間曾發行 戶部官票 和 大清寶鈔;清朝後期,以制錢為主的中國傳統 鑄幣 逐漸被 機制幣 所取代,而銀兩也被 銀元 所取代。 [3][4] 歷史. [編輯] 後金貨幣. [編輯] 主條目: 天命通寶 和 天聰汗錢. 天聰汗錢.

  5. 我們通常所見的銀子形式和歷史上真實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清代貨幣銀、錢並用,大宗交易及政府財政結算用銀兩,小宗買賣用錢(制錢),以銀為主幣,制錢為輔幣。

  6. 銀兩,也稱 銀子 、 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銀質 稱量貨幣,盛行於明清時期,以 銀錠 為主要形式,在 近代 可以分為 虛銀兩 和 實銀兩。 白銀在中國很早就獲得貨幣地位,漢代的「白金三品」可能是最早由官方發行的銀質鑄幣,但直到宋元時期銀兩才在民間大規模流行。 明清時期銀兩日益流行,成為政府的法定貨幣和民間大宗交易的常用貨幣。 隨著外國 貿易銀元 的大規模流入,銀兩因為平色、形制難以統一,匯兌存在困難,最終為 銀元 所取代。 銀兩制度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催生出專職於匯兌的 票號 、 錢莊 等金融機構,並逐漸脫離實物發展出虛銀兩,衍生出相關的 申匯 、 洋厘 等金融市場。 定義. [編輯]

  7. 清朝货币,是指 中国 清代 时的货币。 清朝从1616年 努尔哈赤 建立 后金 政权到1912年 中华民国 成立间的296年里曾发行了多种货币。 [1][2] 清朝前期的货币制度基本沿袭了 明朝币制,即大额用 银两,小额用 铜钱 的 银钱复本位,或称 银钱平行本位,后期为应对外国经济入侵带来的币制混乱,清王朝进行了多次币制改革。 清朝历代皇帝均发行有 年号钱;从 乾隆 年间开始,清政府在 西藏 开始发行银币; 咸丰 年间曾发行 户部官票 和 大清宝钞;清朝后期,以制钱为主的中国传统 铸币 逐渐被 机制币 所取代,而银两也被 银元 所取代。 [3][4] 历史. 后金货币. 天聪汗钱.

  8. 清朝的貨幣銀子下面是銀元, 銀元 一看面值,二看成色。 相當於百元鈔票。 銀元下面銅板,銅板上印的一般都是“元寶”或“ 重寶 ”,這種相當於幾十元錢幣。 銅板下面是 銅錢,就是“孔方兄”。 外圓內方。 這種相當於現在的硬幣。 從收藏價值上看,成色,面值、質地、發行數量、現有數量都是價值的直接決定者。 從當時使用的價值上看,不同時代不完全一樣。 早期 康乾盛世 時國家有錢,就不值錢,後來多次賠款,國家沒錢,就值錢。 基本介紹. 中文名:清朝貨幣. 類型:銀子、銀元、銅板、銅錢. 辨別:一看面值,二看成色. 朝代:清朝. 概括介紹. 清代制錢. 清代通寶錢幣. 後金在進關前就開始在關外鑄造貨幣, 努爾哈赤 天命年間,鑄造了 滿文 的天命汗錢和漢文的天命通寶。 皇太極時又鑄造了滿文大錢天聰漢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