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乙未戰爭澎湖之役 爆發,日軍進攻澎湖,因戰事波及,天后宮再度損毀

      • 1895年(光緒21年), 乙未戰爭澎湖之役 爆發,日軍進攻澎湖,因戰事波及,天后宮再度損毀
      zh.wikipedia.org/wiki/澎湖天后宮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開臺澎湖天后宮 (臺灣話: Phînn-ôo Má-tsóo-king),位於 台灣 澎湖縣 馬公市, 闔澎公廟 之一,主祀 天上聖母 媽祖。. 天后確切創建年代不詳,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之前即已立廟, 台灣 歷史最悠久 ...

    • 沿革
    • 奉祀
    • 大正大修建
    • 建築結構

    明朝及明鄭時期

    澎湖天后宮設立應與明代萬曆年間的澎湖遊兵有關,在文獻可考的最早年代是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該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官韋麻郎(Wybrand van Warwijck)率兩艘船抵達澎湖,並派員往福建請求貿易。福建當局立即嚴禁人民出海接濟,並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蘭人撤退。韋麻郎見求通商無望,又缺乏補給,於是在當年底離開澎湖。董應舉在天啟年間寫給福建巡撫南居益的信中提到此事:「彭湖港形如葫蘆,上有天妃宮,此沈將軍有容折韋麻郎處也。」 台灣學者吳培基、賴阿蕊曾發表〈沈有容諭退韋麻郎及立碑地點在澎湖天后宮之商榷〉,文中認為沈有容與韋麻郎的談判地點,應是在指停泊天妃宮灣澳的荷蘭的船艦上,而非天妃廟上。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科內利斯·雷爾生(Cornelis Reyersen)為司令,攻克葡萄牙據守的澳門失利後,轉往澎湖建立貿易據點,並在風櫃尾蛇頭山興建城堡作為基地。1624年(天啟四年),福建巡撫南居益下令驅逐荷軍,乃派水師圍堵荷軍於風櫃城,即「風櫃圍城戰」,雷爾生堅守七個月後,終於同意撤離澎湖,轉往台灣本島發展,也開啟了台灣的荷領時期。在此期間荷蘭人繪有...

    清領時期

    1683年(康熙22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台,在澎湖擊敗由劉國軒率領的明鄭海軍主力,明鄭隨後便即投降。施琅將勝利歸因於媽祖庇佑,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清廷在1684年(康熙23年)准奏,並且派禮部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將媽祖封為天后,並改「天妃宮」為「天后宮」。 1885年(光緒11年),法軍孤拔率艦入侵澎湖,澎湖之役爆發,戰後天后宮廟身傾圯,翌年重啟修建。1895年(光緒21年),乙未戰爭澎湖之役爆發,日軍進攻澎湖,因戰事波及,天后宮再度損毀。

    日治時期

    臺廈郊諸紳見天后宮殘破,終於於1919年(大正八年)間決議鳩資修建,期間先向時任媽宮街長上瀧宇太郎申請獲得同意,並從福建延攬大批匠師;臺澎第一古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便是在此次整修過程中被挖掘出土,此碑一出,便奠定澎湖天后宮為台澎第一古廟的歷史地位。:8-13 此次大正年間的修建影響天后宮深遠,除了增建後殿「清風閣」,後成當地文人聚會之所之外,當時修建的格局與建築樣貌,更沿用至今。:184

    媽祖、千里眼、順風耳

    正殿供奉居中為大媽,二媽、三媽分祀左右,千里眼、順風耳同時也奉於神龕之中。與大多台灣的媽祖像相同,澎湖媽祖像共同有身穿蟒袍,採坐像,雙目下視、神形和藹等特徵,不過不同於台灣媽祖像多是黑面,澎湖媽祖像為金面身,有人主張金面媽祖像係由官方祭祀之故。:84:8-13

    註生娘娘

    本地人多稱「註生媽」,位於正殿左側育麟宮中。在民間信仰中,除了管理生兒育女,也辦理安胎、生產和保護幼兒的職責。另外殿中也供奉「十二婆姐」,又稱「十二延女」,祂們姿態各異、各有其名,據聞是按十二生肖所搭配的褓母,也有人認為祂們又主管「六好六壞」,即子孫賢肖與否,悉由陰德厚薄而定。:84

    送子觀音

    觀世音菩薩雖是佛教神祇,但民間信仰佛道混雜的情況由來已久,天后宮也援引觀音作為陪祀神。送子觀音乃民間婦女所鍾愛的觀音形象之一,由於性質與註生娘娘相類,所以同被供奉在育麟宮中。:84

    大正大修建大木匠師[d]一職係由藍木擔綱。:184澎湖天后宮籌備修建的期間,台廈郊諸紳曾請示北甲北辰宮的朱府王爺,朱王府乩童乃指示由藍木擔綱大木匠師;而在此之前,藍木主持宮廟修建工程的經驗僅有一北甲北辰宮。藍木受命主持天后宮工程時年僅四十,宮方顧慮他年紀尚輕,又委請莊榮司匠師與藍木合作。藍氏原籍廣東潮州大埔,澎湖天后宮由是與以閩南風格為主的台灣本島寺廟有所不同,具備獨樹一幟的潮州風格,如排樓看架上的彎枋向前傾斜,吊筒部分雕花大而吊柱細小、好用方柱型制等特色,相同的風格亦見於馬公東甲北極殿。

    現今澎湖天后宮建築結構型制乃藍木設計,廟身坐北朝南,面向港口,廟順坡而建,面水背山。建築佈局為三殿式五開間,即「三川殿」、「正殿」以及「清風閣」(後殿)。前殿至後殿順地勢升高,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設有多角形的石階,香客需循階而上進入廟中。:184、208-235 「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左右兩側與護龍相銜,符合澎湖地區因多風而影響的建築特色。俗諺:「入廟看前門,入厝看菜園。」三川殿為廟宇前殿,象徵廟宇門面,整座廟宇裝飾最講究、最華麗的部份往往都集中於此。:208-235 「正殿」奉祀金面媽祖,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供奉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208-235 後殿「清風閣」又稱「公善樓」;一樓東側供奉天津媽祖,西側擺置台澎第一古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二樓供奉「太歲星君」。:20...

  3. 開臺澎湖天后 (臺灣話: Phînn-ôo Má-tsóo-king),位於 台灣 澎湖縣 馬公市, 闔澎公廟 之一,主祀 天上聖母 媽祖。. 天后確切創建年代不詳,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之前即已立廟, 台灣 歷史最悠久 ...

  4. 2023年5月9日 · 位於澎湖馬公市的天后,建於西元1604年,是全台歷史最為悠久的媽祖廟。早期的天后並無定稱,而自大清帝國佔領台灣之後,康熙皇帝決定加封顯靈相助的媽祖娘娘,由此媽祖晉升為天后,讓原先當地人稱作「媽祖宮」的廟宇,後主要以「天后」為人們

  5. 2013年11月26日 · 擁有超過400年以上歷史的澎湖天后宮因廟身長年遭風雨侵蝕導致受損嚴重,2011年起開始進行修復工程,但立委段宜康25日踢爆天后遭不當修復,外觀原貌遭破壞到連當地人都認不出是百年歷史古蹟,還譏為「根本變成希臘地中海風廟宇 ...

  6.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不但是澎湖的「闔澎」三大公廟之首,也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 它的前身極可能是從宋、元以來,福建漳、泉一帶商賈、漁夫路過澎湖或農漁時,在海邊搭建來奉祀「媽祖」的小廟。. 國內最早的可靠史料是明神宗萬曆 ...

  7. 媽祖廟分有官建與民建,澎湖天后宮為目前文獻考據所知全臺第1座媽祖廟,屬於民建廟宇 (清領時期受封成為官廟),可能源自於福建沿海地區漳州、泉州、廈門一帶漁民或商人渡海前往澎湖時,恭請媽祖上船庇佑,隨漁民或商人到達澎湖。. 之後眾人集資合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