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其他人也問了
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
為什麼要定期做健康檢查?
自費健檢有哪些項目?
哪些縣市有免費健康檢查項目?
70歲可以做幾次健檢?
勞工應如何接受體格及健康檢查?
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的主要意義是以預防醫學的理論,透過不同面向的檢驗方法,篩檢出危害健康或常見疾病的危險因子,而後透過治療或健康促進的介入,避免疾病產生症狀或更加惡化,讓身體更健康。. 如何選擇適合的健康檢查項目?. 根據美國 ...
- 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
- 定期健檢有哪些好處?
- 健康檢查分為哪些種類?
- 特定身份或情況所需要的健檢項目
- 三大健檢項目介紹
- 我該怎麼挑選健檢項目?
- 我應該多久做一次健檢?
- 健檢項目及介紹
- 防癌健檢
- 心腦血管健檢
健康檢查是一系列由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為您進行檢測目前身體健康狀況的過程。 它是通過檢前諮詢、身體數值量測、抽血生化項目檢查、影像醫學檢查、內室鏡檢及各項生理測試以及檢後的報告解說、專業諮詢及完整的檢後追蹤方式來進行。 健康檢查的目的是確保您的健康狀況良好,並檢查是否有任何健康問題需要處理。它還可以幫助醫師了解您的健康狀況,進一步制定適合您的健康管理計劃。健康檢查也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健康問題,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或治療措施以減少這些健康問題可能對您生活品質造成的影響。
1. 早期發現疾病
許多疾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或是症狀相當輕微,以致於現代人生活步調忙碌之下常常會忽略或是自認為還沒有急迫性處理的必要。 通過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在疾病尚未發展至有明顯症狀的階段就早期偵測提醒,並讓醫師可以據此提供適當的介入,以改善並促進您的健康。
3. 提高治療效果
除了早期發現、預防重大疾病進展之外,如果疾病愈早期開始介入,則通常嚴重度較輕、此時需要的治療手段或藥物可以比較溫和、而預期的治療效果也會更好。
4. 節省醫療費用
通過定期健康檢查,可以節省您的醫療支出。因為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的費用通常比等到病情加重時所需的醫療費用更低,也就是所謂花小錢、省大錢的道理。
1. 基本體檢:
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身體理學檢查、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等基本生理指標的檢查。常見的例如學生或勞工定期體檢通常屬於這類健康檢查類型。
2. 健康管理體檢:
除了包含基本體檢的檢查項目,並加入更多的健康管理相關檢查,例如靜止期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肪、腫瘤指標等血液生化檢查。
3. 內科體檢:
包括心臟、肝腎、腎臟、胃腸等內臟器官的檢查,常使用的檢查工具包含超音波、X光、內視鏡或更高階的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磁振掃描等。
婚前或婚後孕前健康檢查:目的在於了解夫妻雙方之家族病史及生育能力、預防遺傳疾病、孕婦疾病及周產期的傳染病。推薦的檢查時機在婚前或是婚後有備孕計畫時均可以接受檢查。 男女共通的檢查項目有個人健康及家族病史調查、理學檢查、全血球檢查(含海洋性貧血篩檢)、尿液檢查、愛滋病及梅毒篩檢等。 男性則多出精液分析檢查;女性會另加糖化血色素(篩檢妊娠型糖尿病)、德國麻疹和水痘抗體、甲狀腺刺激素、乙型鏈球菌篩檢等。 高風險職業健檢(如警消、老師、暴露在化學藥劑下的工作等。):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0條規定,雇主於僱用勞工時,應施行體格檢查;對在職勞工應施行下列健康檢查: 一、一般健康檢查。 二、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者之特殊健康檢查。 三、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為特定對象及特定項目之健康檢查。 其中上述特別危害健...
1. 理學檢查:
指醫師透過問診,以及對身體各器官部位進行視診、聽診、觸診、叩診等方式檢查,藉此發現身體是否有異常狀況,例如貧血、黃疸、皮膚疾患、淋巴腺腫大、甲狀腺腫大或結節、肺部或支氣管疾患、心律不整或心雜音、胸部或腹部腫塊、下肢水腫或靜脈曲張及痔瘡等。
2. 尿液檢查:
分為顯微鏡檢查及實驗室化學檢查兩部分,以分析尿液成份,協助診斷腎臟、輸尿膀胱系統等疾病。檢查內容會透過尿液的外觀(顏色、比重、混濁度),以及尿液中的成分,例如尿蛋白、尿糖、尿膽素元、尿潛血等項目來判斷腎臟、輸尿系統等器官是否出現異常。
3. 血液檢查:
可藉由分析血液中各項生化指標數值協助醫師判斷各器官健康情形及協助診斷疾病。例如全血球檢查可偵測是否有貧血、感染性疾病、血液腫瘤,肝功能及腎功能生化指標可分別協助判斷肝腎健康情況以及診斷異常、判別病灶可能發生位置和原因,血糖、尿酸和血脂肪檢查則幫助我們了解身體代謝好壞、是否有慢性病之風險。此外還有B、C型肝炎檢查、過敏原檢查、癌症指數追蹤等都是藉由血液檢查的方式來進行。
根據衛福部統計,110年國人十大死因依序為 (1) 惡性腫瘤(癌症),其中前三名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癌 (2) 心臟疾病 (3) 肺炎 (4) 腦血管疾病 (5) 糖尿病 (6) 高血壓性疾病 (7) 事故傷害 (8)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9)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1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因此根據健康檢查早期發現以避免重大疾病的目的,以較高機率造成死亡及失能的疾病為目標來做初次健康檢查的選項是合理的考慮。 癌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檢查在此時就相對重要,例如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胃鏡、大腸鏡、各器官相關之超音波、心血管及腦血管功能檢查等;而40歲以上的族群更需要特別留意代謝症候群引起的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病的危害。 最後,大原則仍是依據您的年齡、性別、現在健康狀況、家族病史和已...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年滿40 歲以上未滿 65 歲者,應每 3 年做一次成人健檢,並根據檢查結果針對高風險或有疾患之項目持續治療追蹤而有不同建議之時間;65 歲以上則因為風險提高,應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 然而多早開始健康檢查其實並沒有年齡限制(比方說我們在求學過程中、學校進行的健康檢查和就職前的勞工體檢其實都算是檢康檢查的一種),至於多久需要做一次健檢也沒有絕對的標準,主要還是依照個人目前健康狀況與疾病風險考量來決定。 一些比較特殊的情形我們會建議提早開始接受健康檢查,例如:工作壓力大或是生活習慣不規律、已知有慢性病或癌症的家族病史、長期暴露於高風險的居家或工作環境下等等。
常見基本項目如下
● 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腰圍、臀圍 血壓、脈搏 ● 心血管風險:十年心血管風險評估 ● 身體組成分析:身體質量組成分析 ● 視力檢查:視力、辨色力、眼壓評估 ● 聽力檢查:聽力評估(純音聽力檢查) ● 血液學:全血球計數和白血球分類 (CBC+DC) ● 血糖評估:空腹血糖(AC Sugar)+糖化血色素(HbA1C) ● 血脂肪評估:總膽固醇(T-CHO)+三酸甘油脂(TG)+高密度膽固醇(HDL)+低密度膽固醇(LDL)+血管硬化指數(T-CHO/HDL) 等。 ● 尿液檢查 :尿液常規檢查及尿沉渣鏡檢 ● 胸部 X 光檢查:檢查是否有活動性肺結核、肺炎、肺纖維化等疾病。 ● 腹部超音波:檢查肝、膽、腎、胰及脾臟等器官是否有結石、腫瘤、發炎 或其他結構異常。 ● 靜態心電圖:觀察心臟是否有異常。如心律不整、心房心室肥厚、心肌缺氧或危險心律。 ● 肝炎相關檢查:B 型肝炎 帶原檢測(HBsAg) +B 型肝炎 表面抗體 (Anti-HBs)+C型肝炎 帶原檢測(Anti-HCV)等。 ● 甲狀腺功能:甲狀腺刺激素 (TSH),檢查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 ● 無痛內視鏡檢...
篩檢血癌、鼻咽癌、口腔癌、甲狀腺癌、食道癌、乳癌、肺腺癌、肝癌,胰臟癌、膽道癌、胃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等相關檢驗檢查組合。 1. 頭頸、口腔癌:耳鼻喉專科醫師+鼻咽鏡評估 2. 肺癌檢查:低劑量電腦斷層為篩檢肺部結節和初期肺癌最佳工具 3. 胰臟癌、膽道癌: 精密內視鏡超音波檢查 4. 食道癌、胃癌、大腸直腸癌:無痛胃鏡+大腸鏡 5. 肝癌篩檢:肝炎篩檢+腹部超音波 6. 甲狀腺癌:甲狀腺超音波 7. 血癌:血液血球檢測 8. 攝護腺癌:攝護腺超音波 1. 乳癌: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 2. 卵巢、子宮內膜、子宮頸癌症篩檢:婦產科醫師會診+陰道超音波+子宮頸抹片+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 3. 腫瘤指數評估
心臟冠狀動脈攝影:攝影完整心臟冠狀動脈,清楚評估狹窄情形和位置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精密檢測腦部異常、退化、梗塞或腫瘤,顯示腦血管阻塞程度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2018年11月3日 · 慢性病成疾病主流 讓家醫科醫師告訴你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 日期:2018 年 11 月 3 日 作者: 林以璿. 台灣社會逐漸邁入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型態,人口的疾病種類,也慢慢從傳染病轉變爲慢性病。. 由於慢性病的疾病進程很長,強調在未發之時提前 ...
常見問題. 為什麼要做全身健康檢查?. 隨著醫學知識的發達,現代人不只重視生命的延長,也積極注意生活的健康,於是健康檢查受到大家的重視。. 所謂的健檢服務,不只是要檢查出人們當下所患有的疾病,也要經由潛在疾病的追蹤及家族史的探討,找出將來 ...
2024年2月6日 · 根據《做對健檢,掌握健康更輕鬆:醫師教你正確認識健康檢查》書中提到,一般建議30 歲左右就可以進行第一次健康檢查。 多久要做一次健康檢查?
- Serena Hu
2018年11月8日 · 不是做完健檢就沒事了,告訴你接下來該做些什麼. 近年來,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愈來愈普及,目前政府也針對成人提供了多種免費的健檢項目,如四癌篩檢以及4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等;而且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勞工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更有些民眾 ...
2024年1月18日 · 4個方法擺脫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 定期做「健康檢查」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透過特殊檢查也能提早了解自己未來可能會面臨到的狀況,不過提到健檢,也有人會有相關的疑問,像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何時做健康檢查? 多久又要做一次……等等,這些常見疑問,在《做對健檢,掌握健康更輕鬆:醫師教你正確認識健康檢查》一書中,本書作者家庭醫學科醫師林英欽來為大家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