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非常努力,對自己有些期許,也有些要求,但是有一段時間對周圍人都看不順眼,在我眼中,「每一個人」都有令人難以 忍受缺點。覺得自己很倒楣,怎麼「都」遇到不好人!正當沈溺於自 怨自哀時,心中忽然響起「蛤蜊

  2.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透過溫暖筆觸及心理學專業知識,幫助愛情、親情和人際關係中困頓朋友,找出家庭和解之道、學習情緒管理,同時也放過並修復情緒中迷惘自己。 「你為什麼對這麼不耐煩?」路上,一位女生對男生說著,看起來好像吵架。 男生雙手抱胸,表情嚴肅。 希望他們這次溝通順暢,別發生什麼遺憾才好。 還記得關係中第一次不耐煩嗎?你,還有對方不耐煩,各是什麼時候出現?當時發生了什麼事?算是偶發事件,還是從此之後,不耐煩出現頻率就逐漸增加?有些人天生個性急,耐性容易用光。 所以跟一個人熟悉之後,本性很快就跑出來,用不耐煩昭告他個性。 男女朋友談戀愛,剛開始有新鮮感,所以負面情緒容易沖淡。 等到不耐煩出現時候,大概就是激情效果慢慢消退,人際技巧要派上用場時候。

  3. 人生不只念書,要能感受生活. 作者:李宜蓁 2013-08 親子天下雜誌48期. 有青少年的父母必須要練「忍功」,在孩子漸漸長大的時候,幫助孩子將面對挫折、壓力的能力轉化為成就感,讓他們走向獨立,為自己負責,而不是將自己的期待一味地往孩子身上放。 觀天下有線電視總經理周鴻均、林漢維夫妻是政大企管研究所同學,這對很會念書的爸媽卻淡定的讓小兒子周援從體制內出走,國三自學一年後準備再回一般高中,而且一路支持孩子的決定。 繞了一圈的周援並沒有逍遙玩一年,反而比兩個會讀書的哥哥花更多時間去探索興趣、思考未來,更迫切想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未來可以做什麼。 正因夫妻倆求學一路順利,成長回憶卻單調得只剩下念書,希望孩子可以過平衡一點的人生。

  4. 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 結果是這樣: 3% 人,25年間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10%人,他們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中上層;60%人 ...

  5. www2.csic.khc.edu.tw › 07 › 0705半塊餅乾

    沒有任何人教導,小男孩的舉動是發自內心的行為,然而生活在相對富 裕的台灣的我們,幾乎不需排隊領餅乾,卻往往不願給出自己有的半塊餅乾。身處在越來越趨向私己的時代洪流,我們所需要的,應該是跨越種族紛爭、黨派色彩與階級差別的一種互助精神。

  6. 身份認同的威力無窮,當你帶著某種身份認同生活時,你的觀點、思考方式、邏輯、偏 好與價值觀,全依附在那特定的身份認同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便受到那身份 認同的影響。

  7. 小兒小女長大了,現在小野面對生命選擇時,兒子女兒反而變成他重要諮詢對象。 弟弟小時候和爸爸出門,回程天氣很熱,路上有人賣冰,爸爸問他要不要吃,他搖搖頭說:「不熱,不要吃冰。 」回家後爸爸寫了一篇日記,說孩子很懂事,知道家裡窮,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弟弟做選擇,滿足爸爸而非自己欲望。 弟弟是這一輩小孩縮影。 連飯都吃不飽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麼可能讓你做選擇?就算讓你選擇,你也知道哪個選項是大人想要。 你以為孩子做選擇,但是他選擇有兩種:一種是真知道自己要什麼;另一種是,他選擇是為了滿足大人,而非自己,像弟弟和女兒就是這樣。 我的兒子女兒和生存年代不同,他們從小就有很多選擇機會,但兩個孩子從小「做選擇」這件事上,反應截然不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