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0日 ·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糖尿病是胰島素不足等造成血糖值持續處於高水準可能帶來腎臟病失明及神經障礙等併發症的疾病原因被認為可能跟免疫異常吃太多及運動量不足等有關。 糖尿病的名稱來自於患者尿液裡混有糖,但日本糖尿病協會認為,患者共同症狀為高血糖,且有許多患者尿液裡未驗出糖,所以這個名稱無法反映實際病狀;加上「尿」這個字給人不潔的觀感等,決定尋求改變病名。 根據以約1100名患者為對象的調查,有高達90.2%受訪者對「糖尿病」的名稱感到抗拒與不愉快,也有79.8%的受訪者認為改變病名會比較好。 日本糖尿病協會將利用未來一年到兩年時間,跟日本糖尿病學會合作建議新的病名,目前考量可能會採用患者共同症狀的「高血糖」等名詞。

  2. 2024年5月15日 · 陳威明表示近期北榮也注意到某些專科招募住院醫師比較困難經詳細評估後,「決定自6月1日起優先將內婦產兒及急診5大專科提高住院醫師薪資每月增加6000元並採取滾動式檢討」。 若是其它專科亦有相同的困難時陳威明說將比照辦理以穩定各專科的平衡發展更進一步確保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陳威明說,「沒有幸福、無後顧之憂的員工,就不會有真心感動的醫療服務」,北榮為指標性公立醫學中心,採醫療作業基金制,需自給自足,成本增加仍須醫院營收支應;但北榮仍院透過薪資福利調整、醫護宿舍更新及環境改善,希望更多優秀醫療人才投入醫療行業為全民服務。

  3. 2024年5月20日 · 2024/05/20 10:09. 馬偕醫療團三度訪斐濟 深化醫療合作.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雪梨20日專電世界衛生大會WHA27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為擴大國際支持深化台灣與斐濟醫療合作馬偕醫院專科醫療團三度前往斐濟楠迪醫院提供當地病人看診及超音波檢查服務馬偕醫院專科醫療團自5月9日至5月19日由國際醫療中心主任蔡維德領軍心臟科腎臟科皮膚科急診科醫師及3位護理人員共計8位成員前往斐濟楠迪醫院馬偕醫療團服務楠迪醫院期間,除附近居民外,更有遠從斐濟首都蘇瓦(Suva)及西加圖卡(Sigatoka)、路托卡(Lautoka)慕名而來的病患,總共服務民眾心臟科154人、皮膚科71人、腎臟科67人,近300人看診諮詢、並執行212例超音波檢查。

  4. 2024年5月24日 · 「肺外結核佔所有結核病約10%,其中腸結核佔所有結核病的1%到3%,臨床上並不少見。 」吳明駿就提醒腸道結核的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振腸胃出血發燒盜汗或體重減輕等正確診斷並不容易但提醒體重減輕貧血腹痛超過三個月以上經治療症狀未緩解應盡速找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才能及時獲得正確治療。 吳明駿說明,腸結核只要未感染到肺部,就沒有空氣與飛沫傳染的風險,治療方式則與肺結核相同,台中醫院抗結核醫療團隊會給予抗結核藥物6個月,但患者仍應完整接受治療,並於完治後接受追蹤性的腸鏡和影像檢查,避免復發。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拒毒駕! 共享運具聯合通報停權機制 6/1毒駕納入重大違規. 午後對流旺 屏東防豪雨、雙北及宜花東小心大雨. 腸阻塞 健康 衛教 台中醫院. 延伸閱讀.

  5. 2024年5月6日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告訴中央社記者國內近期平均每週約有20到30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死亡約200併發症個案雖然疫情已過高原期但併發症個案仍偏多且世界衛生組織近日表示COVID-19為既定且持續的健康問題因此呼籲民眾仍要注意併發症風險。 疾管署今年初曾於國際港埠提供COVID-19家用快篩,予出入境旅客自由領取;後續接獲民眾反映應比照此措施,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給國內有需求民眾。 因此疾管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自今天起於全台4500餘家健保特約藥局提供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有需求的民眾可自由免費領取。

  6. 2024年5月15日 · 2024/05/15 13:23. 招募困難 北榮6月起5專科住院醫師加薪6000元.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5日電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天表示因注意到部分專科招募住院醫師較困難經評估後6月1日起提高內婦產兒及急診5大專科的住院醫師薪資每月加薪新台幣6000元陳威明今天透過文字對媒體表示近期北榮也注意到某些專科招募住院醫師比較困難陳威明說經詳細評估後決定自6月1日起優先將內婦產兒及急診5大專科提高住院醫師薪資每月增加6000元並採取滾動式檢討若是其它專科亦有相同的困難時,陳威明說,將比照辦理,以穩定各專科的平衡發展,更進一步確保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7. 2024年5月8日 ·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說明,雖然近期國內呼吸道感染狀況仍起起伏伏,但若是一直擔心,就會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因此還是要回歸正常生活,防疫措施也該陸續恢復到過去狀況,由民眾自己衡量自身狀況,多多注意、防範,如身體不舒服時自主佩戴口罩、遵守咳嗽禮節等。 「醫院本來就是細菌、病毒比較多的環境,又有許多脆弱族群」,王復德建議,若自身有呼吸道感染狀況,或是本身是抵抗力較低、年紀較大的高風險族群,進入醫院或到人潮密集處,建議還是要佩戴口罩,避免把疾病傳染給他人或遭到感染,做好自我風險管理。 王復德也提醒,在醫療院所內觸摸東摸西有可能接觸病原,若再觸碰眼、鼻、口等處,都可能造成感染,建議先洗手再接觸這些地方,並呼籲民眾沒事不要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