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3日 ·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孔子說:「對大家都憎惡的人,一定要自己去考察是否與事實相符合。 【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8)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 每日頭條

  2. 2018年2月26日 · 曾仕強教授儒道易行王道管理諮詢子曰:「眾①惡之必察②焉眾好之必察焉」。 主旨孔子教導弟子要有審察好壞的識見。 [里仁]之三: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3. 2021年9月12日 · 1528 子曰:「眾惡,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文】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評析】 這一段講了兩個方面的意思。

  4. 」孔子曰:「眾好之必察焉 。」聖人之施舍也,不必任眾,亦不必專己,必察彼己之為,而度之以義,或舍人取己,故舉無遺失而政無廢滅也。

  5. 2019年6月19日 ·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語出《論語》。 孔聖人在二千多年前,告誡大家,一個人不好,大家都厭惡他,要去觀察他,看他到底哪裡不好,我們再去討厭他。

  6. 2022年12月26日 ·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咱發的學習材料里,楊伯峻先生說,這一段可以和子路篇:「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7.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众好之,察焉。 【翻译】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解读】 孔子认为,在知人论世上必须独立思考,对一个人不应该以众人之是非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 人言可畏,众人之论未必出于公,公论也未必尽出于众人之口。 舆论未必完全可信,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切实地加以辨析和核查。 上一篇. 下一篇. 请先 后发布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213327941 评论 子曰:“众恶之,必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5000言437070320 评论 子曰:“众恶之,必 :一切法离二边方为正等觉。 没有啥绝对是对的, 或者绝对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