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1月1日 · 結腸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結腸炎,簡言之就是結腸發生的各種炎症性病變。. 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可患上不同型別的結腸炎。. 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特異性炎性病變和非特異性炎性病變。. 前者指感染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和偽膜性結腸炎等,後者 ...

  3. 2022年11月28日 · 一、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腸道表面長時間反覆發炎導致的潰瘍,常發生於乙狀結腸、直腸,甚至全大腸,不會影響到肛門。 致病原因與細菌感染、基因、自體免疫及抽菸有關,好發年齡分別在15~30歲及60~80歲,女性男性發生比率相當。

  4. 2018年3月14日 ·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大腸黏膜 反覆發炎潰瘍與疼痛的慢性非感染性 的腸道疾病,95%的病變從直腸開始 (見下圖),一路往上漫延到乙狀結腸、降結腸、甚至整個大腸。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與含粘液的血便。 發炎反應的程度與範圍因人而異。 一般而言,被影響大腸範圍愈廣,症狀會愈嚴重。 發生 潰瘍性結腸炎 的主要族群有二: ˙年齡層是在30歲以下. ˙年齡層在50-60之間. 潰瘍性結腸炎 是怎麼發生的. 專家們並不確定是什麼導致潰瘍性結腸炎,真正成因至今未有定論: ˙大多數的研究認為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對消化道內正常細菌的過度反應 (自體免疫) ,或者其它種類細菌、病毒引起.

  5. 潰瘍性結腸炎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一,且為遺傳與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終生疾病臺灣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近幾年日趨增加,病人以男性居多,大多數病人在治療緩解後會再復發而成為慢性疾病,甚至有致癌的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病因
    • 臨床表現
    • 檢查
    • 診斷
    • 鑑別診斷
    • 治療

    結腸炎(colitis)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症性病變。可由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原蟲等生物引起,亦可由變態反應及理化因子引起,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特異性炎性病變和非特異性炎性病變,前者指感染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和偽膜性結腸炎等,後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結腸Crohn病。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覆發作。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病程冗長,且有並髮結腸癌的危險,因此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下面主要介紹潰瘍性結腸炎。

    •英文名稱:colitis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多發群體:飲食不潔的人群

    •常見病因:遺傳、自身免疫反應、神經精神因素等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感染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遺傳

    據國外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直系親屬中,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2.自身免疫反應

    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並發自身免疫病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後,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因此懷疑結腸炎的發生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3.環境因素

    1.腹瀉

    黏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呈血水樣。

    2.腹痛

    輕度患者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後緩解的規律。

    3.里急後重

    因直腸炎症刺激所致。

    1.腹部觸診

    輕型者可無陽性體徵,或左下腹部和下腹部有壓痛,嚴重者出現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可觸及如硬管狀的降結腸或乙狀結腸。

    2.實驗室檢查

    (1)糞便檢查 肉眼可見有血、膿、黏液,急性期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白細胞。大便培養無致病菌。

    (2)血液檢查 急性期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增快。患者多有輕中度貧血。

    (3)免疫學檢查 活動期測免疫球蛋白,可見IgG、IgM、IgA增高,以IgG明顯增高最為多見。

    根據病史、典型症狀、體格檢查和各項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結腸鏡檢查、組織細胞學檢查)結果,可作出診斷。除定性診斷外,還應同時對臨床類型、嚴重程度、病情分期、是否合併併發症等情況,作出判斷

    (一)診斷依據

    1.腹痛伴里急後重,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排黏液膿血便,患者按特異性腸炎治療無效。排除克隆病、菌痢、阿米巴痢疾、腸結核、結腸癌等。

    2.全身表現及腸外表現。

    3.多次糞便常規檢查及培養未發現病原體。

    4.X線鋇灌腸,顯示腸黏膜粗糙水腫、多發細小充盈缺損、顆粒樣或結節樣,皺襞粗大、紊亂。腸壁呈鋸齒狀。後期則示腸管變短、僵硬,結腸袋消失,鉛管狀。

    需與急性自限性結腸炎、Crohn病、阿米巴痢疾、缺血性結腸炎、結腸憩室病、結直腸息肉、結直腸癌、反射性結直炎等相鑑別。

    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個體化、綜合化的治療。原則上應儘早控制疾病的症狀,促進緩解,維持治療,防止復發,防治併發症和掌握手術治療的時機。

    1.一般療法

    注意休息,防止過勞。進食高營養、易消化食物、低脂、低渣食物。重症患者或伴有巨結腸、腸瘺等併發症的患者給予全腸外營養。

    2.藥物治療

    (1)氨基水楊酸類 ①柳氮磺吡啶(SASP):適用於輕、中度UC,間歇期以防復發。用量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在使用時應注意兩點,磺胺過敏者禁用,連續使用三個月查肝腎功能。②美沙拉嗪:是SASP中的活性成分5-氨基水楊酸(5-ASA),副作用相對較低。③奧沙拉嗪:是兩分子的5-ASA偶合而成,療效與SASP相似,但副作用要低。

    (2)糖皮質類激素 常用藥物有強的松、強的松龍,為抑制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活動期炎症的有效的藥物之一。

  6. 醫學中,結腸炎指結腸的炎症,常用來描述大腸結腸盲腸和直腸的發炎。 結腸炎可能是 急性 和自限的,也可能是 慢性 的,大致屬於 消化系統疾病 。

  7. 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會導致腸道慢性、反覆發炎的疾病,又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1;兩種疾病在臨床上最大的差別為影響消化道的範圍及深度有所不同。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影響大腸和直腸1,通常僅會影響腸道內比較表淺的部分2;且病灶經常為連續的分布3。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持續或反覆的腹瀉合併黏液便及血便,並常合併其他器官的免疫失調疾病。 相較之下,克隆氏症會影響整個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之間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可能發生,且病灶經常為不連續的分布,也就是所謂的「跳躍性病灶」。 克隆氏症影響的部位通常較深,可能會造成整層腸壁的發炎,甚至會造成腸穿孔或瘻管等併發症4。 造成潰瘍性結腸炎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