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12日 · 文. 嚴珮華.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6-08-12. 瀏覽數:43176. 群聯事件疑雲在哪? 首先新竹地檢署查出群聯董事長潘健成能實質控制群聯聯東 (後更名的曜成科技)、華威達科技香港永馳科技三家公司應視為關係人因此在財報上應揭露關係人交易但檢調查出自2009年到2014年上百億交易額群聯都隱匿未揭露。 其次,檢調認為,群聯假交易共計四千萬元美金 ( 折合新台幣約13億元)。 因此,以潘健成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171條法財報不實罪嫌,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責。 潘健成在第一時間承認,在財報上隱匿未揭露三家關係人交易。 這就是潘健成所說的「踩紅線」。 但潘健成以生命擔保: 「個人絕對未從中取得不當利益,更無所謂掏空。

  2. 2017年10月9日 · 群聯要能兼顧財報數字又能以有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待遇挖到關鍵人才,「小金庫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就有一筆籌碼可以用,」他說。 很多人很訝異,潘健成在群聯持股不到四%,與其他創業團隊成員,其實相差不多。

  3. 2016年8月16日 · 首先新竹地檢署查出群聯董事長潘健成能實質控制群聯聯東後更名曜成科技)、華威達科技香港永馳科技三家公司彼此應視為關係人。 因此,財報上也應揭露關係人交易。 但檢調查出,二 九到一四年間上百億元交易額,群聯都隱匿未揭露。 其次,檢調認為,群聯假交易共計四千萬美元(約十二.六億台幣)。 因此,以潘健成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一七一條財報不實罪嫌,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責。 潘健成在第一時間承認,在財報上隱匿未揭露三家關係人交易。 這就是潘健成所說的「踩紅線」。 但潘健成以生命擔保,「個人絕對未從中取得不當利益,更無所謂掏空。 」他說,群聯電子每一筆交易、每一分獲利都是真實的,否認做假帳,一切都是為了群聯的利益及經營,沒有損及群聯公司、股東之權益。 廣告.

  4. 2011年6月14日 · 一年群聯研發出第一顆USB隨身碟控制晶片世界第一大幅提升存取資料的便利得到東芝金士頓海力士的投資群聯還一度登上興櫃股王潘健成也寫下台灣最年輕股王總經理的紀錄。 快閃記憶體大缺貨危機. 到今天,潘健成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同樣的娃娃臉, 但是已經是帶領三百一十八億台幣營業額的董事長,是交大最年輕的傑出校友,名字總是與開創台灣資訊科技的創業家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也是僑生創業的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連在一起。 這距離他帶著十二萬台幣走進交大宿舍,不過十幾年。 在群聯電子剛滿十年之際,潘健成口述出版《為自己爭氣》一書,用群聯為例,坦白、露骨地講述創業必經路程。 籌資、侵權、官司、國際大廠相逼,種種在今天成功故事背後的艱辛歷程,潘健成都不保留的講清楚。 廣告.

  5. 2012年10月9日 · 文. 洪家寧. 天下雜誌400期. 發布時間:2012-10-09. 瀏覽數:31122. 眼前這位娃娃臉、戴眼鏡,笑起來很靦腆的鄰家大男孩,很難讓人聯想,他是一位營收超過兩百億的企業總經理。 三十三歲,他創立的企業股價曾超越聯發科,奪下台股IC設計股王,成為最年輕的股王總經理。 三十四歲,已經和六十四歲的施振榮、六十一歲的曹興誠、五十六歲的施崇棠等企業界鉅子,並列為交大選出五十年內在產業界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位校友。 他是群聯電子總經理潘健成,如今人手一支的隨身碟,正是從群聯誕生。 遙遠的夢想. 椰風搖影、烈日灼身,九歲的潘健成第一次跟著父親一起下田,「人,不會一輩子倒楣的,努力做,自然就有,」正午時分,在棕櫚葉覆蓋著的簡陋茅屋裡休息,父親這樣告訴他。

  6. 2021年9月6日 · PC用? 還是手機用? 決定了測試座將通過多大電流、插上多少支針。 假設一個僅3公分長寬的測試座,要打1000個洞、插1000根半導體探針,該用什麼材料當基座? 玻璃、陶瓷還是塑料? 通電時,針不會壞、晶片不會爆,整組測試座還能散熱,「這就是know-how。 20年專研這門學問的穎崴,在半導體需求爆發下,業績、股價、市值一路噴發,股價最高一度衝上597元,市值飆破179億。 去年營收也達29.1億元,創歷史新高。 廣告. 穎崴科技董事長王嘉煌。 (穎崴科技提供) 楠梓半導體封測聚起飛.

  7. 2024年4月2日 · 3天後謎底揭曉。 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掛牌,公布完整成分股清單,東陽佔該檔ETF 3.6%,總計要買進18.5億元股票,「終於抓到兇手,」他苦笑。 這支天降奇兵,沒聯繫過公司、法說會沒現身,也沒有分析師、研究員來拜訪財務長,就在短短3天內,一口氣砸了10億買東陽。 看到股價上漲,吳永茂卻神色忡忡,開心不起來,「我反而很擔心投資人受傷。 全民運動》高息ETF狂潮. 散戶搶買,吸金速度世界第一. 統一0093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兩檔高股息ETF,總計募集2200億,像突如其來的資金瘋狗浪。 大浪其實已持續多年。 過去5年,光靠散戶,台灣ETF吸金速度是世界第一,成長22.7倍,所有人都捲入理財大富翁,是機會還是命運? 骨牌已產生連鎖效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