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9日 · 我們常會聽到有些人情況危及插管治療」。 聽到「插管」兩個字,大家就很緊張,究竟插管是插什麼管? 什麼時候會需要插管? 其實,插管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也不是只有病況危急時才需要插管。 插管不等於瀕死 這2種情形需插管. 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明,插管通常是經由嘴巴(少部分是經由鼻子),將管子放入氣管裡,幫助建立病人的呼吸通道,插管這個做法的的正式名稱是「氣管內管置入術」。 大家一聽到插管都覺得很害怕,陳志金提到,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都不是很恐怖的事情。 通常在手術時,會由麻醉科醫師來插管,手術完之後就能把管子拿起來,大部分沒有太大的問題;另一種情形則是在緊急救命時,病人呼吸喘、氧氣差、二氧化碳濃度很高,就會緊急插管。

  2. 以台北慈濟醫院經驗為例拔管天數平均為6.5天最快2天最久10天僅少數病人肺部狀況嚴重仍須透過呼吸器維持呼吸。 插管不是沒有希望,但對許多新冠肺炎患者而言,礙於自身沒有不適的緣故,當臨床端給予醫療建議時,往往無法接受。 藍冑進主任特別說到:「現在針對缺氧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臨床也會視病人情況予以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降低插管機率甚或有改善呼吸衰竭,免於插管的可能。 插管對醫護而言有一定的負擔,因此若提出這項醫療建議,就代表病情有所需要,醫護定會在充足準備下執行醫療處置,以減少病患痛苦與醫護感染風險。 藍冑進主任提醒民眾:「只要好好配合醫師,染疫病人仍有許多治療機會,所以要相信醫護人員會為自己做最好的呼吸訓練與拔管,接受專業建議,一同戰勝病毒。 護理師照顧插管患者。

  3. 2017年6月2日 · 重要以下5種病人插管後常插管直到過世! 一、末期肺病的患者:譬如嚴重肺纖維化、嚴重肺阻塞、末期肺癌等等的患者,因為肺功能極差,插管之後幾乎沒有成功拔管的可能性,將終生使用呼吸器。

  4. 2017年8月23日 · 時常耳聞長輩因肺炎住院或插管進加護病房全台流感大爆發時許多患者流感重症併發肺炎而使用葉克膜 (ECMO),根據過去的醫學研究顯示,肺炎一直以來是造成最多死亡的院內感染疾病,更是加護病房的常客之一。 肺炎已經是個相當古老的疾病,又為何會讓人如此束手無策,讓死於肺炎的患者逐年增加? 肺炎的致死率,在死因統計上是長期被低估的,譬如癌症患者罹患肺炎而死亡,在死亡原因常被歸類為癌症而非肺炎,許許多多的慢性疾病皆是如此,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等,若把這些患者死因重新歸於肺炎,肺炎將變成死因第一名的疾病。 肺炎成因多,致病原診斷困難. 肺炎為何死亡率如此高,其主要原因是侵犯重要呼吸器官-肺臟,容易呼吸困難導致缺氧生命危險,而大部分治療的藥物較不容易進入肺部,造成治療效果較慢。

  5. 2023年11月6日 · 呼吸衰竭是一種緊急的醫療狀態有可能需要馬上進行插管急救無法有充裕的時間讓病患家屬慢慢思考是否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進行急救。...

  6. 2021年6月18日 · 以台北慈濟醫院經驗為例拔管天數平均為6.5天最快2天最久10天僅少數病人肺部狀況嚴重仍須透過呼吸器維持呼吸。 插管不是沒有希望,但對許多新冠肺炎患者而言,礙於自身沒有不適的緣故,當臨床端給予醫療建議時,往往無法接受。 藍冑進主任特別說到:「現在針對缺氧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臨床也會視病人情況予以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降低插管機率甚或有改善呼吸衰竭,免於插管的可能。 插管對醫護而言有一定的負擔,因此若提出這項醫療建議,就代表病情有所需要,醫護定會在充足準備下執行醫療處置,以減少病患痛苦與醫護感染風險。 藍冑進主任提醒民眾:「只要好好配合醫師,染疫病人仍有許多治療機會,所以要相信醫護人員會為自己做最好的呼吸訓練與拔管,接受專業建議,一同戰勝病毒。

  7. 2021年6月18日 ·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表示新冠肺炎發展又急又快插管是解決隱形缺氧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該院已成功為44位患者插管後拔管年紀最長的90歲患者甚至插管3天就拔管也成功出院。 若建議插管勿抗拒,才能更快搶救生命。 新冠肺炎快樂缺氧高一送醫即瀕臨呼吸衰竭. 一聽到要插管,多數患者和家屬都會抗拒,擔心一插管就「拔不掉了」,往往會想拖延插管的時間。 藍冑進表示,新冠肺炎的病人特別不一樣,「快樂缺氧」的比例很高,尤其台北慈濟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之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很多患者送院時就已經呈快樂缺氧、瀕臨呼吸衰竭狀況。 患者能說能聊,怎料下一分鐘即瀕危. 雖然一進到醫院有馬上給藥,但是藥效還未發揮作用,患者可能就要呼吸衰竭、肺部失去功能,必須趕快提供氧氣。

  8. 2020年2月25日 · 加護病房或病房的病人因肺炎感染或其他疾病的病情惡化導致呼吸衰竭需接受插管使用呼吸器支持呼吸隨著治療有些病人能漸漸穩定恢復自行呼吸但有些病人的狀況愈來愈差無法回復如果氣管內管插管時間過久容易造成口腔潰瘍或出血氣管潰瘍氣管狹窄或聲帶受損等併發症。 因此,只要能夠自主呼吸,或是評估需要 3 個星期以上,就會拔管,或是考慮改做氣切。 圖說:危急情況下,會先用插管應急。 /照片檔 ID:529415384. 超過 3 星期需考慮「氣切」,但氣切才不是不能講話呢. 什麼是「氣切」呢? 它的全名是「氣管切開術」,或是「氣管造口術」,也就是在氣管切開一個約 2 公分的開口,然後放入一個約 6~7 公分長的通氣管,建立氣管與外界的通道。

  9. 2015年10月12日 · 1.感染肺炎要不要插管? 末期病人的免疫力低下, 各種感染的機會增多,比如肺炎,往往成為壓垮病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肺炎可能是可以治療的那麼病人呼吸困難時究竟要不要插管維持呼吸換氣的功能

  10. ::: 氣切不氣切. 內容下載: 李先生是70歲男性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近年來飽受呼吸急促之苦三週前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並接受氣管內插管及使用呼吸器經治療後肺炎雖有所改善但因肺功能不佳導致難以拔管脫離呼吸器醫師正與李先生家屬討論氣切事宜。 請問李先生該不該接受「氣切」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有關「氣切」的基本知識,才能知曉「氣切」對病患可能帶來的好處及衝擊。 甚麼是「氣切」? 「氣切」是「氣管切開術」的簡稱,簡單來說,「氣切」就是在病人頸部的氣管部位做一個與外面相通的造口,然後放進氣切套管,目的是建立一個呼吸通氣的捷徑,用以取代原本換氣需經口咽及聲門的正常氣道。 正常呼吸時,空氣會經由鼻腔到咽喉,然後經過聲門、氣管,然後進到肺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