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6日 · 咪咕善跑“RunEveryDay”启动 坚持路上邀你同行. 人生的厚度与什么密切有关?. 答案是:坚持。. 对于所有人而言,没有机会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通过坚持来拓宽生命的厚度 。. 为了帮助大众塑造“趣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引领全民健身的新形式 ...

    • 概览
    • 2.1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2.2 两种意义上的“动心”
    • 2.3 孟子用心良苦

    浩然之气(二):孟子循循善诱人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加齐之卿相”,即居齐国卿相之位,得君行道,如前一章,曾西指出:“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

    “虽由此霸、王不异矣”,体会一下公孙丑说“不异矣”,到底是什么意思?朱子注:“成霸王之业,亦不足怪”。公孙丑认为,孟子居齐国齐国卿相之位,辅助国君成就王霸功业,是完全有可能的。《孟子注疏》给出的解释是:“用此卿相之位而辅相其君而行之,亦不异于古之霸王矣”。

    如果结合上一章文字,公孙丑这里说“不异矣”,“不异”,也可能指王、霸之“不异”。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管仲、晏子在齐国人民心中地位非常高,一个辅佐齐桓公,一个辅佐齐景公,“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兴致勃勃地问孟子这个问题,本来是想为老师抬抬轿子。猜想公孙丑这时的神态应该是笑容可掬,不料孟子却给公孙丑当头一棒,连挖苦带讽刺:“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说:你真是一个齐国人啊,怎么见识就这么短浅呢?心中就知道管仲、晏子这两个人。

    孟子鄙视齐桓、晋文推行的霸道,当然也瞧不上管仲、晏子,孟子来到齐国是想辅佐齐宣王行王道仁政,以尧舜之道润泽天下。用孟子自己的话来表达,就是:“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公孙丑经过孟子这一番敲打附加上开导,估计心里还是稀里糊涂,没有明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区别,所以,就用“霸、王不异矣”来和稀泥,所谓“大则以王,小则以霸”,如通常人们说“五六个”“七八个”,说个大概齐。当然,这样解读也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

    孟子为什么要敲打公孙丑?孟子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弘扬尧舜周孔之道,必然要严守王霸义利之间的界限,所谓“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公孙丑这时估计刚拜入孟子门下求学不久,被功利之心所主宰,不知何为德性,只知道求功名富贵。他以管仲一生所成就的功业来期许孟子,吹捧一下,对于孟子来说,却是莫大的侮辱,“尔何曾比予于是”,孟子引用曾西的话,向公孙丑表达不满。

    孟子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桓”就是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阳明先生指出:“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五霸尊王攘夷,只是“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为真正的儒者所不齿。

    “如此,则动心否乎?”公孙丑说的这个“动心”,是什么意思?朱子注:“任大责重如此,亦有所恐惧疑惑而动其心乎?”公孙丑问孟子:老师,您的德与知,是否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孟子注疏》给出的解释大同小异:“如是,宁动心畏难、自恐不能行否耶?丑以此为大道不易,人当畏惧之,不敢欲行也”。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的回答斩钉截铁,说自己四十岁就做到了“不动心”。孟子自信自己的德性足以安邦济民,曾对另一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朱子指出:“孔子四十而不惑,亦不动心之谓”。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屈服于外在的权势,不为功名富贵所诱惑,君子固穷,遭遇困穷决不气馁,这就是“不动心”。《乾卦•文言》曰:“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但孟子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动心忍性,这里说的“动心”,是格物穷理功夫,是主动做功夫意义上的“动心”。此心如果不动,如槁木死灰,最多只能养得“气宁静”。孔子教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此是“动心”功夫。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也是“动心”功夫,只是更入于精微。

    阳明先生仓促集结两三万散兵游勇,却在一个多月打败宁王十万精兵,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阳明用兵如神的秘密,或许就是孟子所谓“不动心”,两军对阵,战场瞬息万变,阳明却讲学不辍。据《年谱》记载:“先生入城,日坐都察院,开中门,令可见前后,对士友论学不辍。报至,即登堂遣之。有言伍焚须状,暂如侧席,遣牌斩之。还坐,众咸色怖惊问。先生曰:‘适闻对敌小却,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意’。后闻濠已擒,问故行赏讫,还坐,咸色喜惊问。先生曰:‘适闻宁王已擒,想不伪,但伤死者众耳’。理前语如常,傍观者服其学。”

    曾有弟子问阳明先生:“能养得此心不动,即可与行师否”?这就是东施效颦了,不在心性上真切笃实下功夫,只在“迹”上揣测摹仿。阳明先生答曰:“也须学过,此是对刀杀人,岂意想可得?必须身习其事,节制渐明,智慧渐周,方可信行。盖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此后世格物之学所以为谬也。”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一见梁惠王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又言“利”而不及“义”,直接给顶了回去,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公孙丑问:“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公孙丑是门下的弟子,尊长应该给弟子留点情面吧?不,孟子一听公孙丑言“霸道”而不及“王道”,竟然把自己与管仲、晏子相提并论,给公孙丑当头一棒喝:“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这就是孟子说话的风格,如泰山岩岩,直来直去,大气磅礴。

    公孙丑被孟子教训一顿,心里是不服气的。“如此,则动心否乎?”弟子在老师面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试探一下老师的德性修养,是大不敬的。研读“浩然之气”章,就会发现公孙丑所提问题都很肤浅,且散漫不着边际,盘旋在心里的想法就是:我所拜的这位老师,德性如何?下文公孙丑连续提两个问题,都被孟子呵斥一顿。

    公孙丑问:“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答曰:“恶!是何言也……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公孙丑还不死心,又问:“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孟子曰:“姑舍是”。孟子心中敬仰孔子,也尊敬颜子、子贡等儒门前辈,公孙丑纠缠不休,孟子就是不愿意回答公孙丑类似的问题。

    公孙丑提问,孟子作答,一问一答,就有了“浩然之气”一章文字传于后世。公孙丑满脑袋充塞着功利与计较,意念根本接不上老师的话头。这段对话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完全是孟子苦心孤诣,在前面牵引着公孙丑的鼻子走。

  2. 2022年11月17日 · 【解释】: :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近义词】: 适得其反 …

  3. 2019年8月26日 · 具惠善很厉害的地方在于,明明两只猫都是安宰贤的猫,安宰贤离开的时候,两只猫都不出去送安宰贤,而且褐色的那只猫在具惠善工作时完全像口香糖一样黏在了她身上撒娇,白色的那只猫和三只狗狗在一起也可以十分和平的相处,化学反应真的做得 ...

  4. 安宰贤具离婚,到梁静茹离婚,幸福的婚姻应该避免哪些雷区?. 媒体报道,梁静茹9月8号举办新专辑分享会时表示已签完离婚协议书,网传是因为老公赵元同两次出轨网红和员工。. 还有前段时间炒的大火的具惠善安宰贤离婚,从曝出的相处准则和聊天 ...

  5.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 ...

  6. 2021年6月3日 · 对于无穷大来说生命好比是零;对于零来说生命就是无穷大! 39岁的太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而90多岁的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里说:“孩子人间值得,只要能够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地生活下去。. 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这是一位90岁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