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3月1日 · 作为我国20世纪一位杰出的诗人, 艾青也吸取了古人与西方意象美学的精华, 在其诗作中融入了大量五彩缤纷的意象, 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意象美。 诗歌评论家李元洛曾这样评述艾青诗歌的意象美:“老诗人艾青今年七十四岁,在他这种高龄诗情还能 ‘年既老而不衰’ , 这在中外古今的诗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奇迹……艾青之所以历经磨难而老树着花, 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他的思维中充满着具有生命活力的意象……”艾青自己也曾在其《诗论》 及有关诗歌创作理论中, 对诗歌意象作了生动的论述。 他认为意象是 “从感觉到感觉的一些蜕变” , “具体化了的感觉” , 也是 “诗人从感受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 “诗人使人唤醒感官向题材的迫近” 。

  2. 2016年5月31日 · 艾青的个人气质及其专业教育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诗歌创作理念甚至过程,使其创作力求客观真实地面对色彩世界,注重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环上遥遥相对的颜色包容并举,产生相得益彰又色彩斑斓、光怪陆离效果。艾青诗歌的“色彩 ...

  3. 艾青的主色调是一种浑浊、阴郁的冷色:紫色,灰色,铁黑的天与地;;“土黄、暗褐与焦茶色的混合“的旷野,”褐色的阴暗的山坡 “(《旷野》)。 在这些色彩的涂抹中,我们感到的是诗情画意的结合,是人深沉的感情蕴含在油画般的形象描绘之中。 《大堰河我的保姆》里写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写“长了青苔的石椅”,写大堰河的具体的劳作,都呈现出一种油画的色彩,写马赛 城街道的“摆荡”,货车的“颤仆”,市场上的“喧声”,太阳的“混沌”,像“弃妇之批发般的煤烟”,像“肺结核病患者的灰色痰似的”“装货的麻袋” ——无不给人一种明晰的立体感,同时也仿佛使人看到了那流动其间的血:带着温暖,带着爱憎,带着生命力的诗的血。

  4. 5 天前 · 思想深厚,情感深沉,艺术圆熟——读艾青诗歌光的赞歌》1. 【读评】. 艾青先生的诗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发表于1979年1月号《人民文学 ...

    • 概览
    • 原文
    • 作品赏析
    • 作者简介

    艾青所创作的诗歌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是诗人艾青的现代诗歌作品,发表于1979年1月号的《人民文学》上。

    《光的赞歌》

    艾青

    一、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太阳从大海上升起,以它的光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在艾青的一生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光的追求。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光,成为他的重要的创作对象。我们纵观他的创作道路,可以清晰地看见,光,在他创作中的位置。光,像一道七色的彩虹,在他的诗的山岭上空照耀着……

    在诗人最初的创作中,光的形象就已经明显地出现,并占有了重要位置。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阳光在远处》等。后来,在监狱中一组力作中,光的形象更清晰地出现过。如《灯》、《黎明》等。而后,光的形明,在诗人的创作中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如《太阳》、《向太阳》、《火把》 [1]、《给太阳》、《太阳的话》、《黎明的通知》等等。在解放以后的创作中,光的形象同样也在不断地出现……

    诗人与光这样执著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不是偶然的。从创作上讲,诗人很早就感觉到了光伟大。在他当初学画的时候,他就开始认识了光。而后,在他创作诗的时候,进而认识了光。从人生道路上讲,很早他就感受到,光对人生的伟大作用。特别是他在监牢的黑暗之中度过三年之后,对于光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感情也日趋炽烈。随着阅历的加深,随着生活的坎坷颠簸,随着对中华民族深重灾难的进一步认识,对科学与民主的进一步理解,随着对社会、人生、历史的不断深入的思考,诗人对于光的关系更深化更紧密了。可以说,光,已成为诗人的血肉,甚至可以说,光,已成为诗人的灵魂,已成为诗人的诗魂……

    这样说并不过分。在诗人的人生道路上,遇到过不少坎坷,甚至还有灭顶之灾,正是诗人对于光的信念,才使他跨越了关口。在创作道路上,正是《向太阳》、《火把》等关于光的扛鼎之作,包括《光的赞歌》,使诗人登上了我国新诗创作的显赫位置。

    诗人为什么这个时候,集中全力写这样一首诗呢?凡是了解诗人的人都会很清楚,这绝不是偶然的。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1936)、《北方》(1939)、《向太阳》(1940)、《黎明的通知》(1943)、《归来的歌》(1980)、《雪莲》(1983)等。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5. 2020年2月26日 · 这种画与诗的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其实是艾青“感受世界艺术地再现世界基本方式”⑤,也就是说,艾青是用“语言捕捉美的光、美色彩、美形体、美运动”,不断尝试实践诗与画在艺术上相互融合转换。

  6. 2015年1月20日 · 青的个 人气 质 及 其 专 业 教 育 背 景 , 潜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了其诗歌 创作 的理念甚 至过 程 , 使其 创作 力求 客观 真 实 地 面 对 彩 世 界 , 注 重 冷 暖 对 比 补 色对 比 , 环 上 遥 遥 相 对 的颜 包 容 并 举 , 产 生 相得 益 彰 又 色彩 斑 斓 、 怪 陆 离 的效 果 。 青诗 歌的 “ 色彩 体 系” 基于对《 艾青诗 全编》 [5] 481 首 ( 共 482 首 , 《 敬礼》《 敬礼 啊——苏 维埃联 邦》 系重 复 收编) 诗歌的分析可发现 , 总体上艾青诗歌使用 的色彩 为 白 、 黑 、 红 、 绿 、 黄 、 蓝 、 灰 、 、 金 、 褐 、 紫 11 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