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greenpeace.org › static › planet4-taiwan-stateless2019 - Greenpeace

    本報告評析臺灣前十大電子科技製造業者在減碳與再生能源使用的表現。 球科技電子業正競相轉用再生能源,許多品牌也要求旗下供應商必須使用綠能,臺灣企業若取得再生能源作為生產和營運的電力來源,不僅減少碳排放,更能維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全球暖化是人類眼下最迫切的危機,我們必須加企業選擇方式與評比標準速以再生能源淘汰化石燃料,隨著用電量增加,電力. 資訊公開: 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市場或廠區級別的企業碳排放量資訊、生產製造活動所產生之碳排放佔整體排放量之百分比、企業用電量、再生能源用量及取得方式。 企業承諾: 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承諾企業用電以100%使用再生能源做為目標,並提出具體時程、再生能源採購及使用符合在地性(locality)與外加性(additionality)兩大原則。

    • 全球淨零趨勢,帶來「綠領」新職缺
    • 臺廠紛紛轉型,跨域電力人才將成新寵兒
    • 能源轉型勢不可擋,他方經驗可借鑑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綠色工作是指:對於環境保護、復育,或永續生活有貢獻的職業,包括提高能源效率、維持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廢棄物和污染物排放等,例如再生能源業、產業的能源管理部門、永續發展部門與企業社會責任部門,或是各類環境工程顧問業。其中又以再生能源創造最多工作機會。 據報導,在國際能源署(IEA)2021 年 5 月發布的《2050 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中指出,淨零排放將帶動再生能源的投資,到了 2030 年將創造 1,400 萬個職缺,在開發節能電器、燃料電池運具,以及建築節能改造上,更將增加 1,...

    近年來在全球品牌商對「潔淨產業鏈」的要求下,臺灣企業紛紛投入能源轉型,對再生能源的需求大增,相關電力人才也成為炙手可熱的寵兒。 據報導,身為用電大戶的鋼鐵業者在工廠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液晶面板大廠則投入太陽能事業,並於 2021 年成為首批獲得台電認證的再生能源監控設備雲端系統合格廠商;更有重電機業者相中電動車產業鏈,朝電動車充電網路營運商目標邁進。 因應全球趨勢,除了傳統的機電工程師、輸配電工程師外,以電動車為例,其所需的充電樁電子設計工程師、充電站建置規劃工程師、電動車充電規劃師,以及其他產業的專案電力系統工程師等職缺持續看漲。離岸風電與太陽能光電等再生能源業者,更需要大量具備電力專業及跨領域整合的人才。 工研院也以未來十年電力產業發展重點為核心,從創能、儲能、節能電網、綠能創新應用...

    事實上,全球已有能源轉型的成功經驗值得臺灣借鏡。 根據綠色和平研究團隊估計,在 2020 年,單單英國政府經由投資綠色振興,就能創造 180 萬個就業機會。此外,綠色轉型也在交通領域帶來最多工作機會,由於汽車、卡車和其他車輛的污染造成英國最多碳足跡,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增加 89 萬個新的綠色就業機會,而透過適當的就業輔導與培訓,高污染產業的工作者可以在其中發揮所長。 蘇格蘭政府則在 2014 年因油價下跌導致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的失業率攀升後,決定投資發展再生能源,當地政府投資了 120 億英鎊(約 4,600 億新臺幣)成立轉型培訓基金,用來支持失業者,並提供技能強化和再培訓的機會。當地的奧克尼群島(The Orkney Islands)現在能夠利用海浪和潮汐生產所有的電力,能源轉型創造了新的就...

  2. 英國成功案例告訴您.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為了減緩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我們如何堅持力抗高碳排產業,例如石化工業,而能同時保護相關工作者的權益? 答案是 「公正轉型」,以達到對每個人都公平的方式翻轉經濟。 英國正從煤礦工業的過往中學習,蘇格蘭已經有成功案例。 「公正轉型」( Just Transition),簡單地說是以一種對每個人都公平的方式轉向更永續的經濟。 由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改變,使我們正面臨氣候和自然的緊急狀況,全球成千上萬人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洪水、乾旱、森林大火和熱帶風暴的發生頻率更高,強度更為劇烈 ,數百萬人的家園和生計飽受威脅。 因此我們必須即刻做出改變 。

    • 英業達 23561
    • 英業達 23562
    • 英業達 23563
    • 英業達 23564
    • 英業達 23565
  3. 綠色和平的後續行動. 超出預期,低於期望的COP26大會. 甫落幕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是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後最重要的首次評量,此次會議以守住升溫臨界值攝氏 1.5 度為目標,敦促各政府提出減碳期程與積極路徑。 在為期兩週的會議中,綠色和平依然派代表參加,第一週的工作主要在於設定期望、揭露漂綠騙局,並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澳洲、巴西、美國等國必須為減碳進展受阻負責。 第二週各國展開談判,綠色和平則在會場內外推動「東道主」英國加強最終文本,確保各國不得延後提出減碳目標的時間,並揭露碳抵換騙局企圖削弱最終協議的約束力。 群眾聚集在英國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場外,要求世界領導人正視全球氣候危機,更積極地淘汰化石燃料,達成淨零目標。

    • 英業達 23561
    • 英業達 23562
    • 英業達 23563
    • 英業達 23564
    • 英業達 23565
  4. 《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將帶來什麼改變? 4大修法亮點一次看懂. 作者: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 氣候危機頻發,全球紛紛著手更新氣候治理的法律工具,以強化減碳目標與政策,減緩氣候變遷。 2023 年 1 月 10 日臺灣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成為亞洲少數將淨零排放入法,並且實施碳定價的政府,綠色和平為您剖析 4 大修法亮點。 您的連署支持 能減緩氣候危機. 文章目錄. 什麼是氣候變遷因應法? 亮點一:2050淨零排放入法. 亮點二:碳定價及審議機制入法. 亮點三:調適與人權入法. 亮點四:部會權責入法. 令人遺憾的是...被漠視的公民訴訟權. 什麼是氣候變遷因應法?

  5. 從荷蘭法院的判決開始說起. 「氣候訴訟」始於 2012 年,荷蘭律師羅傑・考克斯(Roger Cox)提出了以法律訴訟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構想。 2013 年,擁有 900 名原告的荷蘭環保組織 Urgenda 基金會針對荷蘭政府提起訴訟,指其「未採取充分措施,減少造成危險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排放」。 過去荷蘭政府因減碳政策不力,於氣候訴訟吞下敗訴。 在制訂氣候法,設下2050年前減碳95%,與達成電力系統碳中和的目標後,荷蘭目前持續發展再生能源,可望取代過去依賴的燃煤發電廠。 © Bas Beentjes / Greenpeace.

  6. 專題報導 氣候. 8 mins 2020 年 10 月 22 日. 用公眾力量改變氣候緊急狀態,近年來崛起的氣候行動.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牛津字典公布「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為 2019 年度代表字,取代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顯見全球環境形勢的緊迫性。 10 月 24 日是國際氣候行動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limate Action),與您一同回顧全球公眾在各地的氣候行動,促使政府、企業做出實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