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莊子道與老子有相同之處,道是世界的根源和依據,道的主要特點是絕對性 和無目的性,道是絕對化的構想的產物。 《莊子》道的性格形成,同時也出現在修養工夫

  2. 是這種「道可體不可聞的主觀心理感受,莊子書中強調 內在 體驗的特性,又莊 子筆下體道者「參萬歲而一成純」的渾沌心理特徵,及 其「心齋」、「坐忘」與「吾 喪我」的修養工夫,皆不自覺突出了靈台心府 的功能與作用,展現了異乎常人的 心理平衡能力。

  3. 莊子藉北海若之口,一方面諷刺人類的所知有限、智能有限,而這些有限性處處妨礙人們認識大道、並志向於道的修為,另一方面,莊子也是藉由這三個例子分別指出時、空與思想上種種有形無形的限制,提醒修道之人注意這個限制性,時時刻刻自我覺察,儘量避免犯下河伯那樣無知卻又沾沾自喜的毛病。 河伯之後是著名井底之蛙的寓言: 2 本文《莊子》內文引用自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3 《莊子集釋》,頁14。 4 《莊子集釋》,頁563。 「子獨不聞夫埳井之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 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眼、耳、鼻、舌等各感官的作用,是人賴以認知外物的媒介,然而,作為媒介的知 覺官能,於體道、解道的修養過程裡,究竟居於怎樣的地位?若感官只是一種媒介,人若喪失了某種感官功能,是否意味著在修養過程中有所不能,而這種缺陷將導致在體知1歷程中有所不足?若知覺官能並非僅是媒介,實是一種修養上的必備法門,如此,知覺是否能躍居於體知的首要地位,而非末梢的精神官能?回顧〈人間世〉心齋一段,關於「聽」字的使用。 2此段的理解多數圍繞在對心齋的解釋,卻鮮少涉及聽字的使用問題。 何以是聽?諸多感官官能中,為何不是以目之視覺,來形容神、氣之作用,卻以耳之聽覺形容?儘管耳應是聽。 俞樾認為:「上文云,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心而聽之以氣。 此文聽止於耳,當作耳止於聽,傳寫誤倒也,乃申說無聽之以耳之義。

    • 摘 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五、結語

    本論文意在探討莊子的處世之道,並隨文釐清詮釋上常見的種種疑難。莊子之學,原即為曲線的、反省的智慧,是精神發展之類「辯證式」的思想,所謂「調適而上遂」是也。因此,其所欲傳達予吾人的處世原則,無論是「緣督以為經」,還是「無用之用」,抑或是「安命順化」,都不宜遽以二分法,諸如主動/被動、積極/消極、肯定/否定......等等角度逕行理解,而應當扣緊莊子的立言關懷― ―開決封限,從圓應善應、成全生命之妙用的層次來詮釋。唯有如此,才不致低看、或是化約地評價莊子的處世之道,同時也才能發掘其中所蘊涵的深刻洞見,彰顯道家哲理的精彩之處。 關鍵詞:虛己、因順、安命、緣督以為經、無用之用 * 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Chaung Tzu’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Ana...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explore Chaung Tzu’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clarify various probl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Chaung Tzu’s wisdom is curvilinear and introspective and also the dialectical mentality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 namely, the so-called “adjustment and then go onwards” . Accordingly, no matter for “walk in the middle route...

    莊子的處世理想,一言以蔽之,即曰「乘物以遊心」(〈人間世〉)。乘物,所以不獨立高山、不脫離人群,既能儘量避免為世所傷,又能充分利用外境的種種條件;遊心,所以能一空執著、無所沾滯,保有超拔在世俗事務之上的高度精神境界。如何才能達成「乘物以遊心」的處世理想?歸納散見於內篇各章的說明,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項原則,這三項原則分別是:緣督以為經、無用之用、與安命順化1。從中可以隱約地看出,這些處世原則,仍舊與內聖修養緊密相關連,甚或根本就是將內聖修養的要點,應用到涉世待物之上而已。下文便依循此一義理脈絡,逐步展示莊子所欲傳達予吾人的處世智慧,並隨文澄清詮釋上的種種疑難。

    經由上文層層的辨析,即可以得知:無論是「緣督以為經」,還是「無用之用」,抑或是「安命順化」,莊子提出這些處世原則的用意,都不外乎突破既定立場的桎梏、祛除對於實用觀點的偏執,以及解消特殊際遇所帶來的束縛......等等,易言之,也就是超越涉世待物歷程中,所形成的種種封限。能超越封限,則不僅得以安然處涉人間世,達致「乘物以遊心」的理想,更可以恢復心靈豐盈的創造力,隨順時宜,而生起圓應萬事、「化貸萬物」的妙用。

  6. 莊子認為自然和人是渾一的,人的生死變化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而他主張清心寂神,離形去智,忘卻生死,順應自然。這就叫做“道”。全文可以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是之謂真人”,虛擬一理想中的“真人”,“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 ...

  7. 莊子是戰國時代道家思想的一大巨擘,他的創作傳世以來,不僅開闊歷代學者的精神視野,且潤澤無數士子的性靈心魂,千載以降,為之傾倒者,堪稱不計其數。 宋代學者林希逸即以為「天下不可以無此人,亦不可以無此書,而後足以當君子之論」。 1 莊子書中,經常可見關於「一」之論述,如〈逍遙遊〉「旁礡萬物以為一」,〈齊物論〉「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

  1. 莊子書中的「道可體不可聞」的主觀心理感受是什麼? 相關

    廣告
  2. 飄香書卷味!城邦全書系2本75折,滿499現$50送$50,滿799再折$100送$100,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限量親簽書,不私藏全售出!下雨的書店系列、少年蒙歌、引路人1+2卷,年度百大好書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