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4日 · 電腦品牌廠華碩(ASUS)13日公布第3季財報,受惠於產品組合改善,稅後淨利約新台幣110.97億元,季增3.29倍,年增79%;每股盈餘14.9元,寫下近7季新高,連續2季獲利。 在繳出亮麗財報後,華碩14日股價表現強勢,一度攻上漲停,盤中上漲超過8%。

  2. 2024年1月5日 · 華碩4日舉辦尾牙,席開800桌,董事長施崇棠指出,華碩在疫後市場下滑吃了不少苦頭,如今組千人團隊全方位布局AI,期待2024創造新局。 關於我們 廣告合作

    • 商品自動化控量 提升收單營收
    • 支援異地系統整合 大幅提升營運人效
    • 全面串接線上線下系統 協助以數據驅動決策

    精誠資訊數據長暨OneEC負責人崔殷豪說,相較銷售單品,現今品牌多採組合式行銷,例如將襪子、衣服包裝成一個組合,比起單賣襪子,除了能提高客單價,還能有效去除庫存。而想以組合方式銷售,必須經過精密的庫存計算,先前都得透過一個巨大的excel表,才能艱困地達成任務,但OneEC可以連動所有電商平台,只要訂單有所變化,便會自動控量,「我們是連組合都可以控!」 專營潮鞋、服飾銷售的SPLY SNEAKER PROJECT團隊,對於OneEC帶來的幫助,便相當有感。事實上,SPLY SNEAKER PROJECT的產品種類多,單品(SKU)逾兩萬項,光是鞋類商品就分為男鞋、女鞋,還有各種款式、尺碼、顏色,產品又在線上至少十幾個電商通路同步販售,需要耗費許多時間管控庫存。要是適逢假日,遇到通路正好舉辦促...

    至於專注冷凍食品、庶民美食,同時有超過兩千個品項在線(SKU)的鮮食家,同樣也利用OneEC解決多通路營運的問題。鮮食家(家庭雲端股份有限公司)總監郭品成直指,電商營運進入「多通路」時代,單一商品同時在10個通路上銷售已是常態,要在多個平台上運營發展,是所有品牌業者行之有年的痛點。過去,鮮食家是與第三方系統服務商合作,針對鮮食家的需求,提供客製化服務,「但還是跟不上通路的變化速度,且每新增一個通路,就需要增加客製費用。」 在此情形下,鮮食家決定導入支援通路數量多且系統完整性高的OneEC,自動化將各商品可銷量分配至全通路上,進一步提升庫存周轉、促進營運效率。尤其食品商品必須精準控管訂單即時性,否則會有商品耗損跟逆物流成本問題,「在我看來,OneEC就像中台系統,能做到自動化的庫存串接,協助我...

    精誠資訊數據長暨OneEC負責人崔殷豪表示,OneEC已串接至少18個線上通路,在接下來的規劃中;除了POS系統的串接,崔殷豪還期望從訂單、庫存、營業額等面向,為品牌挖掘更多數據,讓品牌可以運用數據驅動決策,「提供品牌更多選擇,讓他們經營時更有彈性,是OneEC的最大目標。」 立即了解OneEC,最便利的一站式多通路雲端管理平台

  3. 2023年6月21日 · 6月12日,全球第五大筆電品牌、第一大主機板廠的華碩,連續被爆出組織大整併、高層異動、裁員八百人的傳聞;面對消息飛竄,逼得雙執行長許先越、胡書賓,在3天後緊急召開一場30分鐘的閉門記者會,卻引爆網路社群諸多「華碩同學會」群組,罵聲連連。 連串的新聞事件,讓外界霧裡看花:明明,華碩還是一家股價逾3百元、市值超過兩千三百億元的公司,今年第一季更超車宏碁(Acer)、搶下全球個人電腦(PC)第五大廠,它,究竟何以至此? 筆電市場量縮 娛樂需求減緩. 原因,就在於它身處的產業,正面臨2020年以來最低迷的時期。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從去年第二季起,全球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已呈現連續四個季度負成長,尤其在最近兩個季度,衰退幅度更雙雙近30%,而華碩也在過去兩季,呈現連續虧損。

  4. 2011年8月17日 · 昨日(16)華碩股價表現亮眼,盤中甚至漲了半根停板,最後在台股的跌勢中,仍逆勢以上漲兩塊做收,與其昨日下午在由證交所所舉辦的上市公司業績發表會中所揭示的業績表現及未來展望可說是有所呼應。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9年11月14日 · 受惠改組效益展現,財報交出亮眼成績單,華碩股價14日大漲5.85%,最高來到226.5元三個月新高。 華碩共同執行長策略奏效,營益率重回7年新高 華碩的新改組成績單如何?

  7. 2021年2月5日 · 華碩趕在農曆年前出手投資,投資總金額23.5億元,計畫於今年第一季底、2022年首季底分批取得瑞傳科技45%股權、拿下3席董事。 這已非華碩首次看好工業電腦,華碩跟工業電腦業的淵源,自2006年與研華合資「研碩」起已15年,大手筆投資工業電腦領域也已第三波。 華碩15年來對工業電腦產業為何情有獨鍾? 已經有持股4成的研揚,這次又出手買瑞傳45%股權有何意義? 這兩個疑問,無疑是當華碩宣佈要從振樺科技手上買下瑞傳股權後,不論媒體或產業界都關注的焦點。 研華一期跟二期林口物聯網園區是台灣最大,其中二期6.6萬平方米樓地板面積主要為工廠,換算跟瑞樹林廠總面積相當,但瑞傳還有研發中心在內。 圖/ 研華. 有工廠者得天下,買瑞傳意在製造基地. 而探究更深入的原因,可能關鍵來自瑞傳的樹林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