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道旁苦李(拼音dào páng kǔ lǐ)是一则来源于中国古代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道旁苦李的意思是大路旁的李子,因为苦涩,无人采摘,比喻无用被弃之物和不被重视的人;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2000年,法國《世界報》認為蘇東坡的從政生涯與他的琴棋書畫一樣,都是人類的文化瑰寶,並且在專欄「千年人物」中,評選蘇軾為唯一一位入選的中國人(共12位) [68] [69]。
2019年2月19日 · 【意思】:道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事物没有用处,被人所弃。也表示因无用被弃而得以保全之意。亦作“道旁李”、“苦李”。 【古例】:北朝·周·庾信《归田》诗:“苦李无人摘,秋瓜不值钱。
桃树和李树即使不发出声音,树下也会被人们接踵而来而踏出道路;而苦涩的李子即使栽在道路的两旁,也会被人所舍弃。 古诗文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我的 APP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有時會用「道旁苦李」來比喻被人遺棄或者不受重視的人才,這個成語的出處並非蘇東坡的詩,而是出自《世說新語》,講述的是一個與王戎有關的故事。
道旁苦李,,读音dào páng kǔ lǐ,汉语成语,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 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例子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决飞只抢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