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19日 · 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要砸爛共產黨的領導機構,鄧小平被定為公敵,在批鬥會上受辱,又被下放到一個拖拉機廠勞動。 他的弟弟鄧蜀平,1967年被紅衛兵迫害數週後被逼自殺。

    • 傅高義

      但是即便如此,為了鄧小平這本書,談了這麼多人,也是很不 ...

  2. 2018年12月18日 · 小平主張「摸著石頭過河」,務實推進經濟改革,塑造此後幾十年的改革方法論;但他也曾強行推「物價闖關」,導致全民搶購潮,誘發通貨膨脹。 改革之路,矛盾叢生,也讓各方對鄧的評價不盡相同。...

    • 鄧小平為何被定為公敵?1
    • 鄧小平為何被定為公敵?2
    • 鄧小平為何被定為公敵?3
    • 鄧小平為何被定為公敵?4
    • 鄧小平為何被定為公敵?5
  3. 鄧小平 (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 先聖[10]:19, 學名 希賢[11]:8,1927年正式改名為 小平,四川 廣安 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家、外交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 中國共產黨 於1978年至1989年間的實際 最高領導人。. 中國共產黨 第二代 中央領導集體 的 ...

  4. 其他人也問了

    • 第一次下台:鄧小平被批犯了「單純防禦的錯誤」
    • 第二次下台:鄧小平被指走資派下放江西
    • 第三次下台:鄧小平受「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牽連
    • 鄧小平在歡呼聲中第三次復出

    1933年3月12日,中共江西省委向三個縣發信,指摘三個縣的黨、團組織犯了路線錯誤。鄧小平身在其中,正是矛頭指向。當時共產黨內部出現爭議,以博古(秦邦憲)為首的堅持「左」傾路線的領導人,反對毛澤東等在蘇區主張,並排擠毛澤東對紅軍領導。 信中說鄧小平主持的會昌中心縣委,在敵人大舉進攻時「倉皇失措」、「退卻逃跑」,犯了「單純防禦的錯誤」。隨後,蘇區中央局機關報上,還點名批評鄧小平等四人。鄧小平很清楚,醉翁之意在打擊毛澤東等堅持正確路線的領導人。 延伸閱讀:鄧小平:「不管黑貓白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這些打擊沒有打敗鄧小平,之後遵義會議確定毛澤東在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毛澤東讓鄧小平到紅一軍團,先後任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

    這是鄧小平的一「落」一「起」,但鄧小平第二次「落」是由總書記變第二號「走資派」。 鄧小平之後兩落兩起都發生在文革十年。後來在回答外賓問他「最痛苦的是什麼」時,鄧小平說:「我一生最痛苦的當然是文化大革的時候,其實即使在那個處境,也總相信問題是能夠解決的。」 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擴大)上,指劉少奇是「第一號走資派」,被「永遠開除出黨」;鄧小平是「第二號走資派」,雖保留黨籍,卻從中國政治舞台上消失。一年後,下放江西。 之後江西省革委會有關負責人轉告北京想了解他的「思想動向」,看看他「認識錯誤」的態度。他沒有多說話,只是講句「我準備給毛主席、黨中央寫信」的話。毛澤東在看到鄧小平1971年11月份的長信後3個月,出席陳毅追悼會上講鄧小平問題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1972年8月,鄧小...

    因四人幫的阻撓,令鄧小平的處境更加艱難。他曾給毛澤東寫信,說應由別人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毛澤東表示暫時仍由他主持,過一段再說。實際上,此時他已經很難主持全面工作了;再加上一場突然而來的「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止了鄧小平工作。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病逝,1月15日下午人民大會堂舉行追悼大會,鄧小平雖然代表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國務院致悼詞,但實際上他已經無能為力。 同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打倒四人幫後,要求鄧小平復出的呼聲成為全國主流。

    1977年7月1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議大廳內,出席中共十屆三中全會的代表們興高采烈,他們將手一齊高舉,通過了《關於恢復鄧小平同志職務的決議》,使鄧小平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常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職務全部恢復。會場上響起了持久不息的掌聲,為這位沒有被打倒的人歡呼。 三落三起,一個人也不容易做到,何況在政治世界!鄧小平三落三起,更為罕見。

  5. 2014年8月19日 · 丁學良專訪(上):鄧小平與六四. AFP. 著名學者丁學良談鄧小平鎮壓六四民運的錯誤決策,以及六四後他的反省和他阻止中國後退的努力。. 嵇偉 ...

  6. 2014年8月20日 · 鄧小平主張以一國兩制解決香港主權問題. 高毅. BBC中文網記者. 2014年8月20日. 鄧小平以他的魄力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與之相輔相成的是鄧 ...

  7. 2018年12月18日 · 小平主張「摸著石頭過河」,務實推進經濟改革,塑造此後幾十年的改革方法論;但他也曾強行推「物價闖關」,導致全民搶購潮,誘發通貨膨脹。 改革之路,矛盾叢生,也讓各方對鄧的評價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