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鄭經認為永曆帝駕崩後台灣已無稱「行都」的必要

      • 鄭成功在台暴斃之後,1664年8月,鄭經認為永曆帝駕崩後台灣已無稱「行都」的必要,因此「謹守藩封」而改「東都明京」為「東寧」,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 對內奉南明永曆帝為正朔,對外與占據中原的大清「互不隸屬」,即所謂「東寧建國,別立乾坤」。
      tw.news.yahoo.com/專欄-明鄭-東寧王國-是殖民台灣的政權-204049078.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東寧 (閩南語: Tang-lêng;日語: 東寧/とうねい Tōnei )是17世紀鄭氏以 南明 延平王 的身份於 大員 地區的藩王政權稱號。. 對於「東寧」一詞的地位,當代學者之間有著相左的見解,有人稱之 鄭氏 的「國號」,也有人稱之 台灣 在 鄭氏統治 下的「總地 ...

  3. 2024年7月20日 · 鄭經 (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又名 朱經, 鄭成功 的 嫡長子 [3],祖籍 福建 泉州府 南安縣,一名 錦,字 賢之 、 元之,號 式天,尊稱「錦 舍」、「世藩」。. 其作為 延平王 期間一直尊奉 南明 正朔並沿用 永曆 年號,自稱「嗣封世子」、「招 ...

  4. 東寧 (闽南语: Tang-lêng;日语: 東寧/とうねい Tōnei )是17世紀鄭氏以 南明 延平王 的身份於 大員 地區的藩王政權稱號。 對於「東寧」一詞的地位,當代學者之間有著相左的見解,有人稱之為 鄭氏 的「國號」,也有人稱之為 台灣 在 鄭氏統治 下的「總地號」。 [2] 東寧此一名稱,在鄭氏降清滅亡後仍持續被使用至今,成為台灣社會的一道歷史痕跡。 對於東寧一名的使用始末記載不一,多數史料顯示此一名稱是在 鄭經 繼位後才開始使用;然而,亦存在部份史料記載,此一名稱為 鄭成功 於 永曆帝 被殺之後所改。 在部份史料中,以 東寧國 或 東寧省 等寫法來稱呼當時的台灣;此外,鄭經又在與清廷的談判書信中留下了「遠絕大海,建國東寧

  5. tainanstudy.nmth.gov.tw › pdf › 全文逐字稿鄭氏時代的臺灣文化

    韓石爐. 關於鄭氏時代的文化,現在分政治、教育、產業、交通四方面來講: 一、政治:鄭成功到臺灣以後,就改臺灣做東都,因中國大陸已有北京和南京,臺灣在中國大陸之東,所以改稱東都,當時雖然改稱東都,可是還有稱臺灣的,並改赤嵌(臺南)承天府,這「赤嵌」二字 ...

  6. 東寧 (閩南語: Tang-lêng;日語: 東寧/とうねい Tōnei )是17世紀鄭氏以 南明 延平王 的身份於 大員 地區的藩王政權稱號。. 對於「東寧」一詞的地位,當代學者之間有著相左的見解,有人稱之 鄭氏 的「國號」,也有人稱之 台灣 在 鄭氏統治 下的「總地 ...

  7. 東寧(閩南語: Tang-lêng;日語:東寧/とうねい)是17世紀鄭氏以南明延平王的身份於大員地區的藩王政權稱號。對於「東寧」一詞的地位,當代學者之間有著相左的見解,有人稱之鄭氏的「國號」,也有人稱之為台灣在鄭氏統治下的「總地號」。

  8. 外國文書稱他為「台灣王」「 The king of Tyawan ( Taiwan ) 」,這是台灣史上漢人建立的第一個王朝。 在西方史書上對鄭氏王朝述說較詳,因從鄭芝龍開始六十餘年間,在東亞國際舞台上,扮演極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