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16日 · 台灣光復初期,美國依據戰後計劃給予台灣軍事與經濟援助,其中一項是以美國剩餘農產品小麥當作糧食援助。 美援小麥經過麵粉廠加工成麵粉之後,麵粉袋上印有中美合作,淨重22公斤,還有中美兩國旗幟,雙手互握圖。

    • 油麵
    • 米類麵食
    • 在地麵食推廣

    油麵屬於鹼水麵,起源於福建與廣東一帶,後流傳到東南亞,華僑稱之為「福建麵」,臺灣則稱之為「切仔麵」。煮麵時,需用竹網篩「切仔」 在沸水中煮麵,加入調味料等即完成。臺南擔仔麵源自臺南,是將煮好的細條含鹼湯麵,加入特製肉臊、豆芽菜、青菜、與滷蛋,獨具其風格。

    源自福建的米粉、廣東客家的米苔目與粄條,都是以米為原料製成的麵條,在過去農業社會農忙之時,成為最受歡迎、補充體力的點心。 1949 年之後的白麵文化,包括一般家常麵、刀削麵、陽春麵等,近年來引領臺灣麵食風潮的牛肉麵便是使用家常麵來製作。上述曾提到麵食在漢人移墾時期多被視為點心類食物,但麵食在1960 年代之後逐漸成為臺灣人民的主食之一,可歸咎以下幾項因素(陳美慧,2013):

    電視媒體與廣播節目紛紛推出製作麵食之節目。農會體系的「家事改進班」在1950 年代亦推廣中式北方麵點,成功教導農村婦女學習中式麵點。此外,二次戰後的學童營養午餐與軍隊團膳多以外援麵粉供應營養午餐當中的主食,包括饅頭、包子、麵條、麵包等,這類麵點逐漸深入臺灣人民日常飲食生活。 近幾年來,義大利麵、日本拉麵、烏龍麵等席捲臺灣餐飲市場,造成另一波的麵食文化交流與衝擊,韓國的「辛」拉麵更是硬生生搶奪臺灣泡麵王國的市場。不過,從整個臺灣麵食發展史,卻能清晰見到臺灣麵食發展的多元、多樣、與國際化風貌。 1. 拔林(2014)。台麵魂。新北市:幸福文化。 2. 林怡潔(2013)。小麥練習曲 — 與臺灣人共同練習糧食自主的序曲,料理‧ 台灣,9,102-107。 3. 陳美慧(2013)。政治環境異動下的...

  2. 2018年6月23日 · 想購買麵線禮盒看這邊!!! 標籤. # 健康添壽 # 長壽麵線 # 長輩生日. 上一 文章 營養價值高的台灣小麥,變身辦公室的超人氣零食小麥燒! 下一 文章 夏天開胃的三分鐘料理! 一次給你吃不膩的三種辣醬麵口味. 每次要幫社團裡的長輩們慶生時,都會遇到不知道該準備什麼的情況,有沒有什麼東西是兼具祝賀的含義,又可以送進長輩的心坎裡? 這時候,選擇長壽麵線就對了! 自古以來,麵線因為細長的外觀與雪白的顏色、就像是長者的白鬍鬚,因此有著長壽與健康的象徵,也一直都是祝壽的好評禮品。

  3. 2019年1月21日 · 三風頂級養生麵線禮盒不僅作為外國友人與客戶的最佳伴手禮,更是各大政府機關、百大企業股東會的指定伴手禮,還可以依照您的需求客製化綜合款麵線禮盒。 如有大量訂購需求,另享額外折扣,歡迎來電04-25665158,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推薦閱讀: 客製化麵禮盒,養生麵條到特殊口味麵線,送禮送出好人緣! 標籤. # 麵線禮盒. 上一 文章 每天想菜單沒點子?輕鬆用五穀麵條讓家人吃得安心又健康. 下一 文章. 外國旅客來到台灣,最愛買的伴手禮不外乎烏魚子、鳳梨酥、高山茶葉…等等,然而永遠都是同樣的商品作為代表台灣的特產輸出海外,特色伴手禮就再也不特色、再也不local了…再加上,隨著時代改變,外國人對於台灣伴手禮的偏好也隨之改變。

  4. 2016年3月22日 · 1. 讓小孩愛上蔬果. 你家是不是也有小孩跟蠟筆小新一樣不愛吃青椒呢? 根據2000份對象是9歲-14歲且經常跟家人一起吃晚餐的小朋友做問卷,結果顯示這些小朋友比起其他不常和家人吃飯的小朋友攝取較多的蔬果,而且也比較少喝含糖飲料跟吃油炸食物。 他們吃的食物裡面也會有較多對小孩發育有幫助的營養素,例如鈣質、鐵質或纖維素。 而家長可以在與小朋友用餐的同時,解說營養的重要並且提供他們營養又美味的食材,讓他們漸漸的愛上蔬果。 2. 介紹新食材的最佳場所. 家裡是最適合用來 隆重推出 新食材的最佳場所。 根據歐洲臨床營養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在2003的所做的研究,他們給小孩吃一些甜椒並且詢問他們對甜椒的喜好程度。

  5. 2016年4月6日 · 關於「麩質」您所要知道的4件事情!. 讀完本篇您將可以:. 知道什麼是 麩質 ( gluten) 知道怎麼 分離麩質. 知道 乳糜瀉 的成因. 知道 無麩質食品 以及它對人的影響. flickr photo shared by Or Hiltch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 BY-NC ) license. 什麼是麩質 (gluten) 「麩質」 為最近 ...

  6. 2018年3月28日 · 麥田探索之旅. 聞著麥香、沿著麥田小徑探索,認識大雅小麥、小麥的生長日記及小麥大哉問,細細體會小麥之美,一起來趟大雅麥田探索之旅吧! 認識大雅小麥: 台灣種植小麥已有三百年的歷史,台中大雅地區從日據時期就開始種植小麥,全盛時期全鄉大量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