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30日 · 她親眼看見了戰爭可怖的臉孔彼時數十萬南京居民無不爭先恐後衝至火車月台空氣中充斥著驚懼與恐慌好不容易齊家擠上了火車但更多人僅能攀附在車頂上任憑站長聲嘶力竭阻止卻無人願意下車

  2. 齊邦媛 (1924年2月19日 [1] —2024年3月28日), 臺灣 作家、學者,生於 遼寧 鐵嶺 。. 齊邦媛畢業於 武漢大學 外文系,師從 朱光潛 , 吳宓 。. 1947年赴台,受聘為 臺灣大學 外文系助教。. 1969年,創辦 中興大學 外文系並任系主任。. 1972-1977年,任職 國立編譯館 ...

  3. 2024年3月30日 · 在這本自傳中齊教授回想自己年少時期面對戰爭的親身經歷打磨出她那不服輸的特質來臺後父親又因政治因素遭到關切更讓她鍛鍊出求真堅毅的性格這些精彩的故事與經歷在齊教授的筆下栩栩如生非常好看值得所有具有好奇心的讀者親自翻開書一探究竟特別要提的是本書相當推薦給出版同業閱讀。 看齊教授如何在眾目所視、眾手所指的學術與政治壓力下,進行第一套國民中學部定本國文教科書的編審工作;看她擔任筆會主編時,如何推動「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畫等。 當提及當時文壇的交往與交流風氣,她在書中特別寫到: 在文學面前,沒有「他們」、「你們」,只有「我們」啊! 一字一句,至情至性,鏗鏘有力,對於後生晚輩更是一種警醒! 行文至此,且讓小的我借用齊教授所使用的句型:

  4. 2024年5月8日 · 張亨教授與先生皆曾為國立編譯館編輯委員。(吳宏一提供) 四月一日,我從網路上看到《巨流河》著者齊邦媛教授去世一則短訊,悚然一驚 ...

  5. 2024年5月8日 · 邦媛毕业于 武汉大学 外文系,师从 朱光潜 , 吴宓 。1947年赴台,受聘为 台湾大学 外文系助教。1969年,创办 中兴大学 外文系并任系主任。1972-1977年,任职 国立编译馆 ,期间推动 国民中学 国文教科书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浓厚文章,加入 杨逵 、 黄春明 、 杨唤 等台湾作家作品。1977-1988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3月30日 · 齊邦媛:「我希望台灣將來各族群記得我們1949年不僅僅是外省人在逃難在鍛鍊本省人也經過各種語言生活的改變也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痛苦。 我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回憶裡,記得我們這些教員,記得我們當年所做的事,能夠好好地,在很多的時候說話好一點、對人溫和一點、厚道一點,這些人從一無所有投入教育,所希望的是台灣雖然小,也夠我們住,天也夠寬,我們好好地創立一個地方,叫我們後代子孫還有一個願意回來的地方。 被學生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不但致力推動台灣文學翻譯,讓台灣的文學作品得以在國際發聲,更大聲疾呼給台灣文學一個家,因而在2003年催生了「台灣文學館」。

  8. 2024年4月4日 · 今天讀齊邦媛歷史不由權力定義以文學超越政治結界. 「這樣一個人的巨流河,從單一官方敘事裡,鬆動、復活了歷史。. 我們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權力自上而下定義。. 知名學者作家齊邦媛。. 圖:網上圖片. 2024年3月28日凌晨齊邦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