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2023年電動車會發展嗎? 相關

    廣告
  2. 設計各款電動車,零污染、低噪音、無公害、省能源,環保省電,歡迎比較。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5日 · 收藏. 2022 年是電動汽車進入主流市場的一年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但購買電動汽車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選擇在相關政策推行以及汽車製造商數十億美元投資下電動汽車產業可說是已初具規模而到了 2023 電動車的格局將繼續茁壯發展儘管第一季可以預期美國製造重整供應鏈但消費者將有更多品牌與型號與可以選擇汽車軟體與輔助駕駛系統也將更為成熟。 延伸閱讀: 電動車市場大爆發! 得電池者得天下,台廠受惠 6 大「電池概念股」一次看. 7500 美元補助來了! 供應鏈遷往美國、北美製造起飛,福特、日產有望受益. 拜登政府於今年 8 月通過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已經開始對電動汽車品牌產生影響。

    • 成本低廉。許多分析師將其成功歸因於創辦人王傳福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例如在成長初期,比起透過大量昂貴的機器製造電動車,比亞迪更依賴低廉的勞動力。此外,比亞迪在 2020 年發表能防爆及防燃燒的刀片電池(Blade Battery),並透過提高電池的空間利用率來增加電池容量,降低汽車的總體積 10%,使產品更具競爭力。
    • 擁有龐大的垂直整合鏈。從電池零件到運輸汽車的船舶一應俱全,被視為是比亞迪快速增長的關鍵。跨國投資銀行瑞銀集團(UBS)拆解其中的純電車款、最接近特斯拉 Model 3 車型的 Seal,結果顯示有 75% 的零件由比亞迪內部製造,而在中國生產 Model 3,自製零件僅有 46%;瑞銀認為,這幫助 Seal 獲得 16% 的毛利率,高於 Model 3 的 14%,抗風險能力也較強。
    • 國家政策補貼。中國電動車產業之所以能日趨茁壯,不能忽略國家政策的支持,包含補助和充電樁的大規模設置。自 2009 年以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補助上已投入超過 1000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4363 億元)。
  2. 2022年1月7日 · Tesla. 電動車推手:補貼策略、法規制定、成本下降. 電動車成為產業熱門選項,主要原因有 3: 1. 政府提供電動車補貼方案. 《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於 2015 聯合國氣候峰簽訂,要求成員國承諾降低碳排放,減緩氣候暖化。 各國政府預計在 2025~2050 年間,達成停售燃油車的目標。 歐洲國家如挪威、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國,皆提供補貼方案及適用辦法,以獎勵國民採納電動車。 美國總統喬.拜登(Joseph Biden)更公開表示,為了達到 2050 100% 潔淨能源和零碳排車輛,公務機關以身作則,將 65 萬輛公務車逐步汰換成電動車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10月12日 · (2023.10.12 更新根據財經媒體華爾街見聞報導在今年第三季中比亞迪BYD純電動車的銷量達到 43 萬 1603 相較第二季成長了 23%,創下歷來單季新高;且 2023 年增達 66.8%。 同時間,特斯拉交車量則低於分析師預期,僅達到 43 萬 5059 輛的成績,使得兩者的差距縮小至 3456 輛,成為比亞迪「崛起」以來最接近特斯拉的一刻。 以下為《經理人》2月報導原文: 想到電動車,很多人可能會直接帶入特斯拉(Tesla),然而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稱霸的日子,可能要過去了——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龍頭比亞迪(BYD),正威脅著特斯拉的領先地位。

  5. 2023年2月2日 · 面對電動化時代中華汽車率先在 2018 年推電動版 e-VERYCA開啟國產自主研發電動輕型商用車市場先河截至 2022 年底累積銷售達 238 輛。 並陸續獲得中華郵政、FedEx、DHL 採用,甚至和金門縣當地租車業者合作,提供遊客租賃服務。 事實上,中華汽車在 e-VERYCA 已投入逾 10 億元研發費用,至今仍是虧錢賣,國內商用車霸主電動化的決心是什麼? 延伸閱讀: 曾拖垮裕隆,今與鴻海聯手推電動車! 嚴陳莉蓮如何整頓 244 億虧損,用納智捷替嚴凱泰圓夢? 賣一輛虧一輛! 裕隆中華車燒 10 億練兵,轉型決心從何而來? 中華汽車視 e-VERYCA 為「練兵型」電動車產品, 除了販售以外,最重要的是搜集實際的道路資訊,累積電動車的技術能力 。

  6. 2023年6月7日 · 分享. 收藏.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可說是整個電動車市與龍頭特斯拉Tesla最為貼近的競爭對手,《巴倫周刊》(Barrons比較近兩年第一季度新車的交付數字比亞迪在 2023 年 Q1 總共交付了 26 萬多量純電動車,較 2022 年同期成長了 85%,而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則是拿出 42 萬多量的成績單,雖然銷量較多,不過成長率(36%)遜於幾乎只在中國銷售的比亞迪。 在銷售上,比亞迪確實逐漸與特斯拉縮短差距,然而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特斯拉仍然大幅超車。 為了追趕特斯拉,《財富中文網》(Fortune China)近期報導,比亞迪正大舉擴編軟體團隊,要在 2~3 年之內趕上對手,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延伸閱讀: 電動車價格戰掀連鎖效應!

  7. 2023年8月2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豐田汽車Toyota1 日公布上季2023 46 財報受惠日圓走貶加上新車銷售揚升以電動車EV為中心電動化車款銷售大增帶動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24.2% 10 兆 5468 億日圓創下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合併營益暴增 93.7% 至 1 兆 1209 億日圓、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合併純益暴增 78.0% 至 1 兆 3113 億日圓、創歷年同期歷史新高。 豐田上季營益、純益皆遠優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 9402 億日圓、7938 億日圓,且成為史上首家季度別營益衝破 1 兆日圓大關的日本企業。 延伸閱讀: 電動車不是唯一出路! Toyota 強打兩種車,社長豐田章男押對了嗎? 日圓貶、電動車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