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99年1月1日 · 集集綠色隧道 騎腳踏車追火車. 那一天,我在集集騎腳踏車追火車,好久沒有享受騎腳踏車的肆意樂趣,和火車上的乘客互相揮手,直至火車沒入山洞……。. 火車,曾經是通往童年美好記憶的媒介。. 而今天,這樣的火車已不多見,幸運的是,我們還有 ...

  2. 2008年1月1日 · 綠色隧道是台東市最有歷史感的路段之一。 在賓朗村一帶有長達兩公里的大樹。 「這些都是茄冬樹,最少都有60年歷史,」開傳統雜貨店的老闆娓娓道來老樹的故事。 中央是汽車專用道,單車與機車走的是兩側的慢車道。 慢得好,慢才能體會參天巨木濃蔭所帶來的古樸與平靜。 滿樹枝芽遮蔽烈日,只微微灑落幾許陽光。 筆直的車道據說是日軍以前用的「戰備專用車道」,長達20公里都種滿茄冬樹,可惜後來因為道路拓寬與興建房舍而被砍伐,只留下十分之一的老樹。 雖只留下兩公里,卻還是很美,尤其茄冬樹兩側的農地還種滿台東特產「釋迦樹」,只比一個半人高的樹小巧可愛,不時還能看到農人忙著為釋迦套袋,台9線一路都有農夫農婦就地裝籃販售新鮮釋迦,看起來可口極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綠釋迦、紅甘蔗、黃玉米.

  3. 2019年11月12日 · ①緩解正中神經的壓迫. 正中神經在經過腕隧道的時候因為空間狹小常常受到各種壓迫而對外發出求救的神經痛訊號此時第一要務是解決壓迫神經的元兇」,神經自然就穩定下來。 常見的壓迫原因有: 腕關節炎或掌指關節炎:手腕共由13塊小骨頭組成,位置非常靠近正中神經,如果發生關節炎導致積水腫漲,常會造成神經壓迫。 治療以關節炎的消炎為主,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直接在該關節注射類固醇,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手腕姿勢不良:手腕保持平直的姿勢下,腕隧道的空間最大,如果手腕過度向上或向下彎曲,腕隧道的空間被壓縮,正中神經就會被擠壓。 治療以保持良好的姿勢為原則,例如:常翹著手腕打電腦的人,或是常折著手腕睡覺的人,可以使用手腕副木固定在良好姿勢。

  4. 2024年2月23日 · 2024-02-23. .文 / 謝佳君. .諮詢專家 /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儷修.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腕隧道症候群原因? 腕隧道症候群是上肢最常見的壓迫性神經病變。 腕隧道是手腕腕骨與韌帶形成的一個狹窄空間,裡面包含9條屈肌肌腱和手部正中神經。 任何使這個狹窄空間壓力上升的因素,例如:腕隧道內的肌腱或周遭組織發炎、腫脹增厚、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腕隧道較常人狹窄等,都可能使正中神經被壓迫、進而導致損傷,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經常發生在以下族群: 需要反覆使用手腕或使用震動機器的工作: 例如長期使用鍵盤滑鼠的電腦工作者、電鑽工人、木工、廚師、美髮師等。

  5. 2017年9月1日 · 2017-09-01. .文 / 楊心怡.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但台南人也會告訴你,這裡並不是個能好好走路的城市。 很多路窄到無法再劃出人行道,大馬路邊也因違停、並排停車,行人常得被迫走到車道上;加上騎樓高高低低容易踩空,常被商家佔用做生意,走起來並不舒服。 這一面的台南,往往是當了媽、有小孩之後,或是因老爸老媽漸漸不良於行,感觸更深。 台南市工務局養工科科長鍾南豪當初便是因為推著坐輪椅的爸爸去公園散步時,驚覺光從家裡到公園這10分鐘路程就障礙重重,大部分時間都得走在車道上,才積極投入打造「人本環境」,這一做就是10年。 感同身受,使命感油然而生. 「因為感同身受,才有打造安全、舒適、暢通、平順的人行環境的使命感,」鍾南豪說。

  6. 2018年8月30日 · 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復健科門診常見的周邊神經疾病。 2018-08-30. .文 / 陳爾駿.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大多數患者的症狀為 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感覺疼痛、麻刺感等,麻痛感甚至還會延伸至手臂,或是在睡覺、使用手部時,症狀更加明顯。 盛行率以女性較高,約7%,男性則約1%, 好發年齡為45~54歲,尤其以手部勞動工作,需長期抓握或負重者居多。 現代人普遍長期使用3C產品,使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為什麼會有麻痛感? 造成神經麻痛的原因包括:局部壓力、神經損傷、神經結締組織沾黏、缺血、血管神經屏障受損、發炎或滑膜組織異常等。

  7. 2023年9月1日 · 呼應國際趨勢,2023《康健》永續健康城市大調查參考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調整並新增各面向指標,從「社會經濟」、「永續環境」、「醫療教育服務」和「整體成果」4大構面,共29個指標,全方位檢視我們居住的城市,是否同時照顧到人與環境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