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錫口 ,是 臺北市 的一個老地名,位於今 松山區 東南角及 信義區 東北角, 饒河街 及 松山火車站 周邊, 永吉國中 及松隆路以北區域 [2] 。 歷史 [ 編輯] 錫口 為今台灣臺北市 松山 之舊名,其名源自 巴賽族 Malysyakkaw(Malotsigauan)社,早期以 台語 音譯 為 麻里折口社 、貓里錫口社、錫口社。 錫口於 巴賽語 的意思中為「河流彎曲處」,其中「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 基隆河 ,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認為「錫口」景色和與日本 四國 的 松山 相似,就用「松山」代替「錫口」,而松山地名就沿用至今,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 ,亦以 松山區 為行政區名稱。 錫口於1709年的 陳賴章 墾號 中,成為漢人移民地。 後成為 泉州 同安 人聚落,稱作錫口庄。

  2. 錫口 ,是 臺北市 的一個老地名,位於今 松山區 東南角及 信義區 東北角, 饒河街 及 松山火車站 周邊, 永吉國中 及松隆路以北區域 [2] 。 歷史. 錫口 為今台灣臺北市 松山 之舊名,其名源自 巴賽族 Malysyakkaw(Malotsigauan)社,早期以 台語 音譯 為 麻里折口社 、貓里錫口社、錫口社。 錫口於 巴賽語 的意思中為「河流彎曲處」,其中「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 基隆河 ,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認為「錫口」景色和與日本 四國 的 松山 相似,就用「松山」代替「錫口」,而松山地名就沿用至今,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 ,亦以 松山區 為行政區名稱。 錫口於1709年的 陳賴章 墾號 中,成為漢人移民地。 後成為 泉州 同安 人聚落,稱作錫口庄。

    • 錫口
    • Sik-kháu
    • Sek-kháu
  3. 錫口 為今台灣臺北市 松山 之舊名,其名源自 巴賽族 Malysyakkaw(Malotsigauan)社,早期以 台語 音譯 為 麻里折口社 、貓里錫口社、錫口社。 錫口於 巴賽語 的意思中為「河流彎曲處」,其中「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 基隆河 ,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認為「錫口」景色和與日本 四國 的 松山 相似,就用「松山」代替「錫口」,而松山地名就沿用至今,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 ,亦以 松山區 為行政區名稱。 錫口於1709年的 陳賴章 墾號 中,成為漢人移民地。 後成為 泉州 同安 人聚落,稱作錫口庄。 該庄居於 基隆河 畔,有船利,因此在 松山慈祐宮 附近(今 饒河街)形成「錫口街」,屬 大佳臘 堡。

  4. 2024年2月3日 · 锡口 ,是 台北市 的一个老地名,位于今 松山区 东南角及 信义区 东北角, 饶河街 及 松山火车站 周边, 永吉国中 及松隆路以北区域 [2] 。 历史 [ 编辑] 锡口 为今台湾台北市 松山 之旧名,其名源自 巴赛族 Malysyakkaw(Malotsigauan)社,早期以 台语 音译 为 麻里折口社 、猫里锡口社、锡口社。 锡口于 巴赛语 的意思中为“河流弯曲处”,其中“河流”指的就是现今的 基隆河 ,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认为“锡口”景色和与日本 四国 的 松山 相似,就用“松山”代替“锡口”,而松山地名就沿用至今,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 ,亦以 松山区 为行政区名称。 锡口于1709年的 陈赖章 垦号 中,成为汉人移民地。 后成为 泉州 同安 人聚落,称作锡口庄。

    • 歷史
    • 地理
    • 政治
    • 醫療機構
    • 教育
    • 工商團體
    • 各國駐臺使館與代表機構
    • 民間團體
    • 交通

    由來和英譯

    「松山」的由來一說是因為當地風景和四國的松山相似,另一說是因為附近山丘多松樹。松山原為日式地名,其發音為日語之「Matsuyama」,在日治時期對外音譯均採用之,如松山飛行場稱作「Matsuyama Airdrome」。戰後雖沿用該名,但對外音譯則改為華語發音,而成為「Sungshan」(威妥瑪拼音),2003年後改為 「Songshan」(漢語拼音)。但一般來說,松科植物在北緯40-60度間,或高海拔的地方較為常見。松山位於臺北盆地,既不是山,也不可能有松樹。但臺灣真的有一座"松山",位於阿里山山脈的中間,海拔2500公尺。因此也有可能只是當時負責改名的人來自日本某個縣的松山也不一定。

    沿革

    1. 荷蘭統治時期、清領初期為凱達格蘭族(巴賽族)之里族社及猫里錫口社(羅馬拼音:Malotsigauan)之地,亦音譯作麻里折口、麻里即吼、毛里即錫口。 2. 1740年(乾隆5年)編入淡水海防廳淡水保大加蚋庄。 3. 1760年(乾隆25年)分屬淡水保中崙庄、塔塔悠庄、猫里錫口庄、里族庄,以及原住民的塔塔悠社。 4. 1815年(清嘉慶20年)時刪去猫里,改稱錫口。與周邊地區合稱錫口十三庄,與三市街同為大加蚋堡內之主聚落。 5. 1906年(明治39年),屬臺北廳錫口支廳錫口區內之錫口街、舊里族庄、頂東勢庄、上塔悠庄、下塔悠庄。 6. 1920年(大正9年),臺灣改為州制,臺北廳改制為臺北州,錫口改稱「松山」,錫口區改為七星郡「松山庄」。 7. 1938年(昭和13年),松山庄廢庄併入臺北市。 8. 1946年(民國35年)2月8日,臺北市政府整併松山、五分埔、三張犂及塔悠等4個原屬松山庄的區,以及中崙區,合併設置松山區。 9. 1990年(民國79年)3月23日,臺北市行政區重劃,調整中山區邊界為松山機場西界及復興南北路,劃入下埤頭東半部,並劃出中崙西南角;沿縱貫線鐵路(市...

    位置

    1. 東界:以三張犁截水圳、玉成橋、松山橋鄰接南港區。 2. 西界:以復興南、北路及松山機場西側圍牆鄰接中山區。 3. 南界:市民大道四段(復興南路至光復南路),鄰接大安區。市民大道五段至松山車站,鄰接信義區。 4. 北界:以基隆河三張犁截水圳出口至港墘路口堤外河道,鄰接內湖區。港墘路口堤外基隆河道、七號水門至機場北邊圍牆鄰接中山區。

    人口

    根據臺北市松山區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松山區戶數約8.1萬戶,人口約19.3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1萬人,是臺灣人口密度第九高的三級行政區[參 1]。區內人口最多和最少的里分別是龍田里與東昌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1,116人與2,649人,其中龍田里也是臺北市人口第五大里,其他區內人口較多的里包括中正里、自強里、民有里。 松山區人口持續嚴重流失,於2021年1月跌破20萬人。

    區政組織

    松山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松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

    高級中等學校

    1. 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 2. 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 3. 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1. 臺北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2. 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 3. 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4. 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5. 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附屬國民中學 6. 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附屬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1. 臺北市松山區松山國民小學 2. 臺北市松山區民生國民小學 3. 臺北市松山區民權國民小學 4. 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國民小學 5. 臺北市松山區三民國民小學 6. 臺北市松山區民族國民小學 7. 臺北市松山區西松國民小學 8. 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國民小學

    日商華大成營造總部
    日商百樂文具(PILOT)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位於臺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
    大臺北區瓦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4年,供應臺北市之民生用「天然氣」,營業區域為台北市的松山、信義、大安、大同、萬華、中正、中山等七個行政區及士林區之福華、明勝二里,總部位於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
    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位於南京東路三段
    財團法人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位於南京東路五段

    鐵道

    臺灣鐵路管理局 1. 縱貫線:松山車站(信義區永吉里、松山區慈祐里、南港區玉成里交界) 註:臺鐵松山車站位於信義區。 臺北捷運 1. 文湖線:南京復興站 - 中山國中站 - 松山機場站 2. 松山新店線:南京復興站 - 台北小巨蛋站 - 南京三民站 - 松山站

    高速公路

    1. 國道一號(汐止五股高架橋): 20下塔悠 下塔悠出口匝道

    航空

    1. 臺北松山機場

  5. 高音哨笛 [1] (英語: tin whistle 、 penny whistle [2] ,簡稱「哨笛」),是構造簡單的六孔木管樂器。. 哨笛經常使用在 凱爾特音樂 及 愛爾蘭民俗音樂 (英语:Irish traditional music) 中。.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 :25.051264°N 121.577661°E. 松山慈祐宮 ,舊稱 錫口媽祖廟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松山區 慈祐里、 饒河街夜市 旁的 媽祖廟 ,其媽祖稱為「松山媽祖」,為今涵蓋 松山 、 信義 、 大安 、 南港 、 內湖 的 錫口 十三街庄的信仰中心,在清朝 嘉慶 、 道光 年間還分靈至 福建省 興化府 仙遊縣 。 建立由來 [ 編輯] 廟方宮誌記載, 行腳僧 林守義在 清高宗 乾隆 十八年(1753年) 堪輿 當地後,選定坐北向南、前望 四獸山 、背有河川的現址興建此廟 [1] 。 乾隆廿二年(1757年),廟宇完工並取名為「錫口媽祖宮」 [2] 。 後來配合地名改制更名為「松山慈祐宮」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