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63年 日曆表( 格里曆 ) 大事記 [ 編輯] 世界 紅十字會 前身「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正式建立。 埃及 和 蘇丹 的 瓦利 伊斯梅爾 自稱 赫迪夫 ,但未受 奧斯曼帝國 承認。 1月1日 —— 美國 總統 林肯 正式公布 解放奴隸宣言 。 1月10日 —— 倫敦 大都會鐵路 通車,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市內載客 地下鐵路 。 1月22日 —— 波蘭 中央民族委員會宣佈 起義 ,在 波蘭-立陶宛聯邦 舊領土發起大規模「復國」運動、反抗 俄羅斯帝國 管治。 4月30日 ─ 5月6日 —— 錢斯勒斯維爾之役 爆發, 南方邦聯 軍勝利,但 石牆傑克森 傷重,不久因病去世。 5月31日 ——第一屆 凱旋門 賽馬大會。 6月20日 —— 西維吉尼亞 成為美國第35州。

  2. 1863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序言. 大事记. 出生. 逝世. 1863年 日曆表( 格里曆 ) 大事记. 世界 红十字会 前身“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正式建立。 埃及 和 蘇丹 的 瓦利 伊斯梅爾 自稱 赫迪夫 ,但未受 奧斯曼帝國 承認。 1月1日 —— 美國 總統 林肯 正式公布 解放奴隸宣言 。 1月10日 —— 倫敦 大都會鐵路 通車,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市内載客 地下鐵路 。 1月22日 —— 波蘭 中央民族委員會宣佈 起義 ,在 波蘭-立陶宛聯邦 舊領土發起大規模「復國」運動、反抗 俄羅斯帝國 管治。 4月30日 ─ 5月6日 —— 錢斯勒斯維爾之役 爆發, 南方邦聯 軍勝利,但 石牆傑克森 傷重,不久因病去世。 5月31日 ——第一屆 凱旋門 賽馬大會。

  3. 逝世. 1863年. 174种语言. 简体. 工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63年 日历表( 格里历 ) 大事记 [ 编辑] 世界 红十字会 前身“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正式建立。 埃及 和 苏丹 的 瓦利 伊斯梅尔 自称 赫迪夫 ,但未受 奥斯曼帝国 承认。 1月1日 —— 美国 总统 林肯 正式公布 解放奴隶宣言 。 1月10日 —— 伦敦 大都会铁路 通车,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市内载客 地下铁路 。 1月22日 —— 波兰 中央民族委员会宣布 起义 ,在 波兰-立陶宛联邦 旧领土发起大规模“复国”运动、反抗 俄罗斯帝国 管治。 4月30日 ─ 5月6日 —— 钱斯勒斯维尔之役 爆发, 南方邦联 军胜利,但 石墙杰克森 伤重,不久因病去世。 5月31日 ——第一届 凯旋门 赛马大会。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千纪
    • 背景
    • 過程
    • 吳鴻源革職

    同治元年(1862年)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署福建水師提督吳鴻源徵調廈門水師提標營、金門鎮:159、海壇鎮共計1600名兵勇,又自泉州同安招募1500名壯勇、水勇880名抵達臺灣府(吳鴻源原籍福建同安),另有陳飛鷹因海風之故,至府城登陸的兵勇600人,總數將近5000名援軍抵達臺灣。:851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十二日,吳鴻源率領客軍(外地來的軍隊)與店仔口豪族吳志高合作,進軍嘉義縣城,並成功於二月十五日擊潰天地會紅軍,戴老見(應為戴潮春之叔)被清軍斬殺,天地會自嘉義縣城外撤軍、退守斗六門。 吳鴻源鑒於前一年臺灣鎮總兵林向榮輕出嘉義縣城後、在斗六門之役陣亡,用兵謹慎,決定先於斗六門與嘉義縣城之間「危險通道」一帶清理戰場,再思北取彰化縣城之策,所以和嘉義紅軍股首在二重溪(今雲林縣斗南鎮)、南...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間,吳鴻源駐留嘉義縣城周圍,與當地股首嚴辦、呂仔梓等民團會戰,吳鴻源遣派守備蘇吉良、徐榮生進攻劉厝庄、小定厝、上塗溝、下塗溝等「危險通道[a]」鏖戰三個月餘,天地會紅軍乃有呂仔梓夫妻、羅彭胡[b]、葉新婦、何錢鼠等頑強抵禦。 四月間,福州將軍覺羅耆齡委派曾元福率領1000名兵勇自鹿港登陸,駐兵白沙坑、觀音山兩處(今花壇鄉東北部),不時支援吳鴻源大軍。 五月間,吳鴻源麾下蘇吉良、徐榮生與紅軍呂仔梓、羅彭胡激戰正酣,藍翎都司陳康泰陣亡,官軍已顯敗勢,曾元福遣派援軍即時趕到,蘇吉良、徐榮生趕緊調頭力抗紅軍。此役呂仔梓妻亦上場參戰,見己方勢力稍頹,便決議親率兵勇挽回局勢,但卻不幸被大炮擊中腦袋而死,紅軍頓失一將,軍心大跌,官軍乘勢反撲,連戰兩日兩夜,生擒紅軍將領葉新婦、何錢...

    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接辦福建、臺灣軍務,對於吳鴻源在二月間傳來解嘉義縣城之圍的戰功,左宗棠卻認為功勞應歸諸在笨港鄉紳陳澄清以及店仔口豪族吳志高的襄助,表露出對吳鴻源治軍缺乏信心的立場。(林豪、吳德功則認為兩次大甲城戰役也發揮很大的牽制效果):852 臺灣道道尹洪毓琛在吳鴻源於嘉義縣前線交戰期間,一直對吳鴻源北上進展緩慢甚為不滿,當是時,吳鴻源大軍受困二重溪一帶竹圍防護的村庄,竹圍嚴密非常、難以攻破,卻被洪毓琛直書痛批「不解吳帥何以久攻不下?」,更以「擁兵滯逗」之名問罪吳鴻源,雙方書信爭辯不休,最後吳鴻源心力交瘁,決議罷兵班師。六月,久病纏身的洪毓琛病況加劇,在府城病逝。七月廿八日,左宗棠奏請將吳鴻源革職,另命時任台灣北路協副將曾元福代理吳鴻源舊職;曾元福原本紮軍白沙...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四張犁戰役 , 戴潮春事件 系列戰役之一,發生於 臺灣清領時期 同治 二年(1863年)農曆正月下旬至二月二十七日,天地會在 第三次大甲土城戰役 失利,官民軍趁勝追擊,前署理 淡水同知 張世英 遣派廣東籍勇首 羅冠英 、 廖廷鳳 剿撫 岸裡社 一帶依附天地會的客籍村莊,直取 四張犁 (今臺中市 北屯區 )。 [1] [2] [3] [4] :849-850. 背景 [ 編輯] 同治元年(1862)春,四張犁鄉紳戴潮春偕天地會部眾倡亂,獲得臺灣中部 彰化縣 、 嘉義縣 境各處地主股首響應,因天地會自稱「紅英兄弟」,遂以紅旗軍為幟,而依附朝廷官軍的村莊勢力則豎立白旗,雙方鏖戰多時,互有勝敗。 [1] [2] [3]

  5. 前哨戰. 過程. 後續. 其他.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四張犁戰役 (1863年) 四張犁戰役 , 戴潮春事件 系列戰役之一,發生於 臺灣清領時期 同治 二1863年)農曆正月下旬至二月二十七日,天地會在 第三次大甲土城戰役 失利,官民軍趁勝追擊,前署理 淡水同知 張世英 遣派廣東籍勇首 羅冠英 、 廖廷鳳 剿撫 岸裡社 一帶依附天地會的客籍村莊,直取 四張犁 (今臺中市 北屯區 )。 [1] [2] [3] [4] :849-850. 背景. 同治元年(1862)春,四張犁鄉紳戴潮春偕天地會部眾倡亂,獲得臺灣中部 彰化縣 、 嘉義縣 境各處地主股首響應,因天地會自稱「紅英兄弟」,遂以紅旗軍為幟,而依附朝廷官軍的村莊勢力則豎立白旗,雙方鏖戰多時,互有勝敗。 [1] [2] [3]

  6. 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 (英語: Second Schleswig War ),是一場圍繞著 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 的主權引起的戰爭,由 丹麥王國 對抗整個 德意志邦聯 ,最終德意志聯軍獲勝,是 德國統一運動 中的第一場戰爭。 名稱 [ 編輯] 此戰爭有多種叫法,例如: 在 丹麥 ,因其發生的年份而稱之為 1864戰爭 ( 丹麥語 : Krigen i 1864 ); 在 德國 和 德語圈 ,因參戰方有普魯士、奧地利、薩克森、漢諾威等眾多德意志邦國,故稱之為 德丹戰爭 (德語: Deutsch-Dänischer Kri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