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臺北市 ,通稱 臺北 ,是 中華民國 的 首都 [4] 及 直轄市 ,位於 台灣 北部 的 臺北盆地 ,是 臺北都會區 以及 北台灣 的中心城市,亦為臺灣在金融、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心,2020年臺北獲評選爲最高等級的 Alpha級國際大都市 [5] 。 全市劃為12個行政 區 [1] [6] [2] 。 設籍人口約有250萬人 [註 2]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9,200人 [註 3] [3] 。 臺北城市建立之 歷史 ,最早可追溯自 清代 後期的1876年 臺北府 成立、以及1884年 臺北城 建立; 日治時代 中期的1920年成立 州轄市 ,乃臺北正式 建市 之始。

  2. 臺北市 ,通稱 臺北 ,是 中華民國 的 首都 [4] 及 直轄市 ,位於 台灣 北部 的 臺北盆地 ,是 臺北都會區 以及 北台灣 的中心城市,亦為臺灣在金融、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心,2020年臺北獲評選爲最高等級的 Alpha級國際大都市 [5] 。 全市劃為12個行政 區 [1] [6] [2] 。 設籍人口約有250萬人 [註 2]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9,200人 [註 3] [3] 。 臺北城市建立之 歷史 ,最早可追溯自 清代 後期的1876年 臺北府 成立、以及1884年 臺北城 建立; 日治時代 中期的1920年成立 州轄市 ,乃臺北正式 建市 之始。

    • 市徽
    • 史前時代(西元前5000年-西元1709年)
    • 清治時期(1683年-1895年)
    • 臺灣民主國與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
    • 戰後發展(1945年以後)
    • 臺灣民主化轉變的城市文化及空間場域
    • 臺北地區首長名銜

    依據轄內的芝山岩遺址所得到的最新考古研究,臺北市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也就是,當史前時代,臺北仍為一個大湖泊而僅有諸如圓山、芝山岩等高地浮現時,就已有人類活動。他們食後所棄烏蜆殼、蠔殼、鐘螺殼及川蜷螺等半鹼水性和海棲性類成為貝塚,此外,當地亦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遺跡。

    早在1620年代,荷蘭與西班牙即已先後入侵臺灣,並展開對臺灣的統治。其中西班牙佔領與傳教區域約包含今臺北市的松山與北投。隨後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以臺灣南部為根據地的明鄭鄭氏王朝,其屯墾地區並未包含臺北。一直到清朝入侵臺灣後的18世紀初,臺北才正式大規模開墾。

    1884年清法戰爭之北臺灣戰場與1895年(乙未年) 因馬關條約而由大清帝國將臺灣割讓予日本帝國所引發的乙未戰爭,是19世紀危及臺北城的兩大戰爭。清法戰爭由駐臺清軍打敗從基隆入侵北臺灣的法軍,乙未戰爭則由日軍獲勝。 就乙未戰爭方面,日本攻擊的對象為由原大清帝國官紳組成的臺灣民主國。為了避免正面武力衝突,征臺日本軍隊越過臺北城池防務工事進城。1895年5月29日,日軍在澳底登陸時並未受到強烈的抵抗,接著攻打瑞芳時有個小型的接觸戰。隨後日軍攻佔基隆時,扼守獅球嶺砲臺的清軍則已撤走,因此很容易便推進到汐止(水返腳)紮營,準備進入臺北城。此時的臺北城已陷入無政府混亂狀態,因為臺灣民主國總統(原臺灣巡撫)唐景崧等大清帝國官員已於6月4日倉皇逃回中國(清國),留下來的清軍紀律很差,形同流寇。臺北人心惶惶...

    1945年,臺灣日治時期結束並邁入中華民國統治時期,臺北被規劃經營為臺灣的政經中心而持續發展。國共內戰後,臺北市更被視同中華民國於臺灣的國家首都。在此情況下,臺北市的政經建設更為顯著。 由於上百萬軍民於1949年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加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除此,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也開始逐步進行。1960至1970年代,西門町是全臺灣最熱鬧、流行的商業區,並形成了後來知名的電影街。1980年代為臺北市的蛻變期,城市的商業重心從這時候開始逐漸東移至臺北東區,1990年代之後,各種主要建設更集中於信義計畫區。至此,臺北朝國際化城市發展。不過如何兼顧傳統社區或商圈的整建與原有特色的保留,仍常常變成該市社區發展一大課題。

    在都市文化政策和都市政治方面,臺北市文化治理自改制直轄市以來,有三階級的改變: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配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反共和中華民族意識形態及威權國家體制下,採取文化宣傳與管理並進的「精神建設」;197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初期,國族論述逐漸讓位給浮現中的消費社會,迎合的是都市中産階級的文化消費需求的「富而好禮」階段;1990年代中期在臺灣民主化背景下,第三階段是臺北市市長民選之後的,城市文化治理大幅擴展意涵和範圍,包括「強調多元族群文化,重視庶民記憶與城市書寫,擴大史蹟保存範圍與活化再利用,突顯地域特色,並以藝文節慶、公共藝術和城市景觀塑造出城市文化形象,期許以文化産業和象徵經濟的發展躋身國際城市行列」,展現臺北市文化治理「成爲都市意義爭論的文化政治領域」。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北市行政區劃 係描述與今 臺灣 臺北市 相關之行政區劃沿革,及現今臺北市之行政區劃範圍。 目前臺北市劃分為12區,其中面積最大和最小的行政區分別是 士林區 和 大同區 ,兩區面積分別為62.3682平方公里和5.6815平方公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行政區分別是 大安區 和 南港區 ,2023年底兩區人口分別為291,732人和119,930人;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低的行政區分別是大安區和 北投區 ,2023年底兩區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25,677人和每平方公里4,268人。 歷史 [ 編輯] 明鄭至清治時期 [ 編輯] 隸屬天興縣、諸羅縣時期(1661年-1722年) [ 編輯]

    區名
    區域代碼
    面積(km²)
    下轄里數
    63000010
    9.2878
    33
    63000020
    11.2077
    41
    63000030
    11.3614
    53
    63000040
    13.6821
    42
  5. 臺北市 (州轄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序言. 行政區劃. 歷任首長. 組織. 市會議員. 機關. 教育. 醫療. 休閒. 宗教. 軍事. 外交機構. 註釋. 參考資料. 臺北市 (州轄市) 臺北市 (日语: 台北市 〔 臺北市 〕 /たいほくし Taihoku shi *? )是 臺灣 日治 中後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 州轄市 ,隸屬於 臺北州 ,為臺北州 州治 、以及當時臺灣的 首府 ,因而有「 島都 」的稱號,與被稱為「 帝都 」的首都 東京 相呼應 [2] 。 此為臺北建 市 之始,創立時的轄屬範圍包含今 臺北市 的 萬華區 、 大同區 、 中正區 、 中山區 及 大安區 ,1938年擴大至今 松山區 、 信義區 一帶。

    • 继承
    • 臺北州臺北市樺山町1丁目7番地
  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市行政区划 系描述与今 台湾 台北市 相关之行政区划沿革,及现今台北市之行政区划范围。 目前台北市划分为12区,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行政区分别是 士林区 和 大同区 ,两区面积分别为62.3682平方公里和5.6815平方公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行政区分别是 大安区 和 南港区 ,2023年底两区人口分别为291,732人和119,930人;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低的行政区分别是大安区和 北投区 ,2023年底两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25,677人和每平方公里4,268人。 历史 [ 编辑] 明郑至清治时期 [ 编辑] 隶属天兴县、诸罗县时期(1661年-1722年) [ 编辑]

  7.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後,臺北成為 首都 ,現今為臺灣的政經中樞。 目前,「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狹義的行政區劃上指 臺北市 ,廣義上則指亦可泛指臺北市及周邊 新北市 、 基隆市 相連而成的 臺北都會區 ( 首都圈 ),人口700多萬人。 有的機構還會在定義上將台北擴大為包括 桃園市 所組成的 臺北生活圈 ,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 世界第43大都會區 。 概述 [ 編輯] 從 虎山 眺望臺北市區天際線(西北向視角;攝於2012年) 台北主題. 更多資訊: 臺北市歷史 、 新北市歷史 和 三市街. 臺北開墾的歷史相當悠久, 臺灣原住民族 部族之一的 凱達格蘭族 (或稱 巴賽族 、 雷朗族 )即世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