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序言. 起源. 分佈. 延伸阅读. 相關. 孟姓 是中國常見的姓氏之一,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94位, 2006年 中國姓氏人口排行第73位。 来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孟姓排名第73, 人口330万。 起源. 孟姓的得姓始祖之一是 鲁桓公 的庶子 庆父 。 庆父的儿子 孟孫敖 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 庶子 中排行最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庆父的子孙改称 孟孙氏 。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春秋时期 的 卫国 ,也出现过一支孟氏。 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 卫灵公 之兄 孟絷 ,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孟。 另外,秦國 武將 百里孟明 ,其後人改用孟姓。 分佈. 先秦时期。 孟姓主要活跃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孟姓 是中國常見的姓氏之一,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94位, 2006年 中國姓氏人口排行第73位。 來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證資料庫數據,孟姓排名第73, 人口330萬。 起源 [ 編輯] 孟姓的得始祖之一是 魯桓公 的庶子 慶父 。 慶父的兒子 孫敖 繼承慶父的祿位。 因慶父在 庶子 中排行最大,而「」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慶父的子孫改稱 孫氏 。 後來,孫氏又簡化為氏。 春秋時期 的 衛國 ,也出現過一支氏。 這一支氏的始祖是 衛靈公 之兄 孟縶 ,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孟。 另外,秦國 武將 百里孟明 ,其後人改用孟姓。 分佈 [ 編輯] 先秦時期。 孟姓主要活躍於河南、山東、河北交匯地區。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孟姓 是中國常見的姓氏之一,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94位, 2006年 中國姓氏人口排行第73位。 来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孟姓排名第73, 人口330万。 起源 [ 编辑] 孟姓的得姓始祖之一是 鲁桓公 的庶子 庆父 。 庆父的儿子 孟孫敖 继承庆父的禄位。 因庆父在 庶子 中排行最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庆父的子孙改称 孟孙氏 。 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春秋时期 的 卫国 ,也出现过一支孟氏。 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 卫灵公 之兄 孟絷 ,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孟。 另外,秦國 武將 百里孟明 ,其後人改用孟姓。 分佈 [ 编辑] 先秦时期。 孟姓主要活跃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00:5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分享 4.0協議 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 (請參閱使用條款)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 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 ...

    • 生平
    • 身后
    • 評價
    • 流行文化
    • 參見
    • 研究書目
    • 外部連結

    据说孟子是魯桓公的庶长子孟庆父的后代,孟庆父之子孟孙敖另立一族,为孟孙氏,或称仲孫氏、孟氏。魯穆公八年(公元前408年),齐国攻破孟孙氏的食邑郕城,孟孙氏子孙遂分散开来。孟子的祖先就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於是孟子自此成了鄒國人。相傳其父名為激,字公宜;其母之姓氏也有仉氏與李氏之說。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子思為師,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故而《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為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

    地位变迁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高,甚至有一首諷刺孟子的打油詩:“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有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取代颜回成为“亚圣”。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孟子为“亚圣公”,后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删掉《孟子》裡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

    纪念

    歷代追封追諡 1. 齐宣王封孟子为稷下学宫第一任上大夫。 2. 1083年(宋元豐六年),升鄒國公。 3. 1330年(元至顺元年),加贈為鄒國亞聖公。 4. 1452年(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後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 5. 1530年(明嘉靖九年),奉為亞聖,罷公爵。 6. 1914年(民國三年),第73代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慶棠改封奉祀官。 7.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改稱亞聖奉祀官。

    海外影响

    孟子对日本明治维新发起人吉田松阴等人有一定影响。因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作为战犯被判处绞刑的东条英机在监狱中也曾引用孟子的话「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者而不動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上》)。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評價孟子:把孟子說成孔子的繼承人,並認為聖人之道在孟子以後失傳,使孟子在道統中具有了與孔子同等的地位。
    北宋蘇洵著有《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南宋陸象山認為,孟子以先立其大而盡心知天,所謂「大」字,本心」(本體之心)或理。
    明王陽明:心學高峰。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傳》中黃蓉曾说道:“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能信 ?”
    小说《大秦帝国》虚构了张仪与孟子的两次论战。
    電視劇《太平天國》洪秀全曾對傳教士說道「孟子的話都是妖論,唯有「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儒家、儒教(孔教)、孔子
    孟子世系、孟子家族、孟母三遷
    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James Behuniak Jr. & Roger T. Ames(安樂哲)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Francois Jullien著,宋剛譯:《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孟子》全文在线阅读(繁体简体白话翻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孟子》全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
    • 公元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83-84岁)
  6. 孟子 (前372年—前289年), 姬 氏 , 名 軻 ,約與 莊子 同時, 鄒國 (今 山東省 鄒城市 )人, 戰國 時期 儒家 代表人物。. 其 字號 在 漢代 以前的古書未有記載,但 曹魏 、 晉代 之後卻傳出 子車 、 子居 、 子輿 、 子展 等不同的字號。. 生卒年月 ...

  7.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