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央行去年底至今,已經三度加碼選擇性信用管制,不過今天理監事會議上,考量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決定第四度出手,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自12月17日起實施。 第一,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含)以上購屋貸款的最高成數一律降為4成。 第二,購地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保留1成動工款,並要求借款人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 第三,餘屋貸款最高成數降為4成。 第四,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最高成數降為4成。
  1. 其他人也問了

    • 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Q1:金融機構得否以周轉金名義(資金用途代號為「4」)辦理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答:否。金融機構辦理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不得以修繕、周轉金或其他貸款名目承作。
    • 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Q1:自然人購買住宅座落於臺北市,買賣金額為6千萬元,金融機構鑑價為7千萬元,是否應適用本規定?答:應適用本規定。Q2:自然人購置之住宅座落於台中市,買賣價為4千萬元,金融機構鑑價為3千萬元,是否應適用本規定,如何計算貸款額度?
    • 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Q1:自然人名下房貸戶數之認定方式?答:1.金融機構應向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下稱聯徵中心)辦理歸戶查詢,自然人名下以房屋為抵押之擔保放款,且資金用途代號為「1」者(購置不動產) (簡稱「房貸」),或經金融機構確認其貸款資金之實際用途均為「購置不動產」者。
    • 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Q1:自然人名下已有2戶以上「房貸」,且擔保品建物所有權狀之用途登記未含「住」字樣者,本次申辦購屋貸款,是否應適用本規定之規範?
  2. 一、 本規定依中央銀行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及銀行法第三十七條第二項第四十條規定訂定之。 二、 本規定所用名詞定義如下: ( 一) 金融機構:指本國銀行、外國銀行在臺分行、信用合作社、全國農業金庫股份有限公司、農會信用部、漁會信用部、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及保險公司。 ( 二) 不動產抵押貸款:指購置住宅貸款、購地貸款、餘屋貸款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 ( 三) 購置住宅貸款:指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購屋貸款。 ( 四) 購置高價住宅貸款:指金融機構承作借款人為購買建物權狀含有「住」字樣之下列住宅(含基地),所辦理之抵押貸款: 座落於臺北市者:鑑價或買賣金額為新臺幣七千萬元以上。 座落於新北市者:鑑價或買賣金額為新臺幣六千萬元以上。

  3. 2023年6月17日 · 央行周五透過函示向全體國銀宣達的打房禁令主要有幾個方向包括1不論是第二戶房貸或豪宅辦理轉貸或增貸時銀行一律必須要求借戶簽 ...

  4. 2021年12月16日 · 央行去年底至今已經三度加碼選擇性信用管制不過今天理監事會議上考量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決定第四度出手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自12月17日起實施第一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的最高成數一律降為4成。 第二,購地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保留1成動工款,並要求借款人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 第三,餘屋貸款最高成數降為4成。 第四,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最高成數降為4成。 (編輯:潘羿菁)1101216. #中央銀行. #央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 2020年12月11日 · 央行聲明稿強調本次針對性審慎措施僅規範高風險貸款戶建商與投資客),並不影響首購及換屋等絕大多數實質需求貸款案件MM研究員本次央行措施以第三戶以上住宅貸款為主避免打到首購換屋族同時嚴打用公司法人名義申請住宅貸款防止投資客藉成立私人公司炒房規避房地合一稅。 首次限縮「餘屋貸款」的成數,希望限縮大量推案建商的資金。 補充說明: 購置住宅貸款係指購屋貸款及購置高價住宅貸款。

  6. 2021年12月16日 · 央行第4波打炒房 自然人第3戶以上限貸4成17日起實施. 楊金龍:明年房價可能續漲 房市管制不會到此為止. 央行再次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提到目的是避免囤房、囤地,是否發現國內有特殊狀況? 央行今年以來金檢超過50次,發現銀行承作購地貸款時,雖然貸款契約載明應於一定期限內動工,否則利率會往上加,實務上,仍有部分銀行沒有按照契約執行。 央行先前選擇性信用管制便已對購地貸款設有成數限制,考量上述情況,這次加上「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的要求;央行近期將找銀行討論後續執行細節,要求按照契約執行,也會把這部分列為日後金檢項目。 央行認為通膨是短暫情況,那房價上漲也是短期嗎,明年是否會降下來?

  7. 2021年11月1日 · 三項打房新規定——「信用管制的修正重點說明 根據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簡報自然人持有兩戶購屋貸款者續增且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區規範無寬限期有助降低借款人過度運用財務槓桿並強化銀行授信風險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