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日治」的用法在戰後初期即已出現但在1951年11月15日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發出公文臺灣省新聞處代電中華民國四十年十一月十五日事由為日據臺灣五十年光復後俗稱「日治時期」有矯正必要應稱為「日據時期」特電轉請查照),公文中表示「 ...

  2. 2024年4月16日 · 台灣日治時期是指 台灣歷史 上於1895年至1945年間由 日本 ( 大日本帝國 )統治的時期。 19世紀末,日本作為最後一個躋身 新帝國主義 的國家,其帝國主義的型態具有後進性,與 西方國家 藉由 資本主義 引導海外殖民的政策有所不同,由於當時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對其接收的臺灣從事大規模的資本活動,因此統治初期是由 臺灣總督府 主導臺灣的拓殖規劃 [4] 。 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強迫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 [4] 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 南洋發展 的基地。

    • 明治廿八年(1895年)
    • 明治廿九年(1896年)
    • 明治三十年(1897年)
    • 明治卅一年(1898年)
    • 明治卅二年(1899年)
    • 明治卅三年(1900年)
    • 明治卅四年(1901年)
    • 明治卅五年(1902年)
    • 明治卅六年(1903年)
    • 明治卅七年(1904年)
    3月20日,日本與大清雙方代表於下關港,講和交涉開始。
    3月23日,日本陸軍比志島支隊登陸澎湖。
    3月26日,比志島支隊攻佔馬公城,清軍全部逃離澎湖,澎湖之役終焉。
    3月30日,日本與大清之休戰協定成立。
    1月1日,北部抗日首領陳秋菊與新竹胡阿錦,率領部眾襲擊臺北城,兩三百名在東南門與日本守備兵交火。
    1月1日,總督府雇員以上階級被交付槍枝,編成備急隊防衛臺北城。
    1月1日,抗日群眾襲擊八芝蘭,住士林的日本學務部員楫取道明等六名老師被殺害。
    1月1日,三百餘名抗日人士襲擊宜蘭城西門,其中84名遭到日軍擊斃。
    1月3日,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緒方正規及山極勝三郎在臺完成ペスト病(鼠疫)之調查研究,返回東京。
    1月9日,臺北電燈會社,發行股票募集資金。
    1月9日,襲擊水返腳約一百名抗日人士,遭到日軍擊退。
    1月10日,花蓮港守備隊與在地原住民發生激戰後佔領新城,將校以下死傷十五名。
    1月7日,日臺學校自台北大稻埕千秋街,移轉到建昌街。
    1月8日,埔里社護鄉兵開始日本語教育。
    1月9日,法院以及行政廳所設置之訴箱,公告廢止。
    1月10日,抗日人士林慶以下61名,向坪林尾分遣隊自首。
    1月19日,臺北茶商公會組織完成。
    1月20日,臺灣地方救濟金律令發布。
    1月22日,臨時法院全部閉止。
    1月29日,臺灣協會支部於淡水館舉行發會式。
    1月1日,蔴荳辨務署受到約百名的抗日誌士襲擊,署內金錢被搶光。
    1月2日,日本軍臺南守備隊步工兵,在臺南遊廓風化區內拔劍大亂鬥。
    1月20日,臺灣文庫舉行創立總會。
    1月23日,臺灣總督府內設置臨時對岸事務掛。
    2月2日,抗日誌士詹阿瑞等200名,襲擊臺中城內。
    2月12日,臺中大火,起火點在大墩街新市場,鄰近住家共有130餘戶燒光光。
    2月13日,臺北大龍峒附近水田結冰厚達五分,測得溫度華氏28.2度(攝氏零下2.11度)。
    2月14日,宜蘭廳羅東街大火,住家四百餘戶燒光。
    1月15日,臺北監獄發生18名犯人逃獄事件。
    1月25日,為了防範鼠疫,臺南廳轄下開始實施補鼠驅鼠。
    2月1日,臺北醫院開始有耳鼻喉科服務。
    2月26日,臺南博物館舉行開館式。
    1月15日,高砂檢番開幕,由吾妻、花家、壽三家料理店合組高砂檢番,並與原來往來的臺北檢番中止生意。
    1月27日,蕃地事務管轄權,移交給民政部警察本署。
    1月29日,南溟文學,在台南開始發行。
    2月9日,臺北農會設立。
    1月3日,全島辯護士大會,於臺中俱樂部舉行。
    1月12日,罰金及笞行處分例發布。
    1月14日,那珂通世博士,去年12月(明治36年)自基隆出發,以自行車縱貫全島,經恆春鵝鑾鼻,今日返回台北。
    1月20日,臺灣商業銀行,申請破產。
  3. 台灣日據時期為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日據時期充滿日本 帝國主義 殖民政策導向及活動形態,日本統治的目的是最終把台灣與日本同化。 由於日本是最後一個躋身近代 殖民帝國 的國家,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 資本主義 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台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據初期,由 台灣總督府 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 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台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 在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台灣作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向南方發展的基地。

  4. 資料庫主題分類說明. 為便利使用者初次使用資料庫時能以最短時間瞭解資料庫收錄範圍並有效率使用相關資料本資料庫建置了主題類別瀏覽功能所謂類別」,是依據資料庫收錄之所有表格的表格主題一再進一步歸類後所建立共計29個類別本計畫在建立主題類別時一方面希望能避免使用現代性的概念儘量保留日治時期的分類方式供使用者接近使用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協助不熟悉日治時期資料的使用者透過主題類別的瀏覽方式大致瞭解資料庫收錄資料的全貌故依照下列方式建立類別瀏覽

  5. 其他人也問了

  6. Close. 19世紀末,日本作為最後一個躋身 新帝國主義 的國家,其帝國主義的型態具有後進性,與 西方國家 藉由 資本主義 引導海外殖民的政策有所不同,由於當時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對其接收的臺灣從事大規模的資本活動,因此統治初期是由 臺灣總督府 主導臺灣的拓殖規劃 [4] 。 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強迫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 [4] 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 南洋發展 的基地。 日本在臺灣實行 特別法 ,以 警察 控制社會, 臺灣人 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 日本人 ,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 [4] 。

  7. 台灣日治時期 ,是 台灣歷史 上於1895年至1945年間由 日本 ( 大日本帝國 ) 殖民統治 的時期。 中國大陸 一般稱日據時期,其他稱呼有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身為最後一個躋身 新帝國主義 的國家,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與 西方國家 由 資本主義 引導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 資本主義 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統治初期是由 臺灣總督府 主導臺灣的拓殖規劃 [4] 。 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強迫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 [4] 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 南洋發展 的基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