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2. 約 92,200 項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4日 · 清明節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傳統台語裡稱作「三日節」,而寒食節在各地有不同說法,大約是在農曆三月三日前後,因清明節與寒食節接近,漸漸的寒食節的習俗便放入到清明節中,清明節春捲一說便是由寒食節衍生而來。

  2. 2023年3月31日 · 清明節吃潤餅(春捲)是一項非常應景的習俗,不過你知道吃潤餅的由來為何嗎? (圖/翻攝廚藝公社) [NOWnews今日新聞]明(1)日就是長達5天的清明連假開端,除了掃墓、祭祖、出門玩外,吃潤餅(春捲)對台灣人來說也是一項非常應景的習俗,不少民眾趕在連假前一天 排隊買潤餅 ,場面相當熱鬧,不過為何清明節會和潤餅扯上關係呢?...

  3. 2006年4月5日 · 春捲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在春秋時的晉國,有一個清廉的官吏介子推,有一年晉國發生內亂,有人要謀害大公子重耳,另立小公子申生繼承王位,消息被介子推知道後,就急忙連夜護送重耳離開了晉國。 雖然在外面流亡的日子相當艱苦,介子推還是毫無怨言的照顧重耳;有一天重耳一行人在山裡迷了路,好幾天找不到東西吃,重耳決望的嘆了一口氣說:「我餓死了事小,只怕晉國的百姓沒有好日子過了。...

  4. 2023年3月27日 · 春捲/潤餅的由來清明節時會吃潤餅(春捲)嗎? 為什麼要吃潤餅呢? 清明掃墓潤餅的由來到底是什麼呢? 典故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十九年。 一次重耳餓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給他吃,得以保住性命。 重耳很感動。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回憶起舊事,想封賞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經和母親到山西的綿山隱居。 晉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尋不到,其臣擅自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槐樹被燒死。 重耳難過至極,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稱為寒食節,以紀念介之推。 冷食代表食物:涼粉、涼麵、涼糕、炒奇 炒奇是山西特色小吃 引用來源: 淘寶 不過,經過考證才發現,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應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

  5. 2008年4月4日 · 春捲由來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代的忠臣「介之推」,特別在當天嚴禁煙火,所有人家都不准升火、只吃冷食,是謂「寒食」。 近年,寒食、清明已混在一起,民眾會在清明當天效法古人,到市場買薄麵皮回來,捲包當季的菜蔬做為食物,稱為「潤餅」。 今天除了是清明節,也是兒童節,希望每個人都能像小孩一樣快樂!兒童節快樂! ps. 春捲也稱「潤餅」。 早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 社甫(七一二──七七 )就有句詩道:「春日春盤細生菜」。 《四時寶鏡》中也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有些地方也在清明節製作春捲,也稱為「潤餅」。

  6. 春卷是用乾麵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它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春捲由來與介子推之死有密切不可分之關聯。 據晉周處《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供人們在春日食用,故又稱為「春盤」。

  7. 清明節吃潤餅(春捲)是一項非常應景的習俗,不過你知道吃潤餅的由來為何嗎? (圖/翻攝廚藝公社) [NOWnews今日新聞]明(1)日就是長達5天的清明連假開端,除了掃墓、祭祖、出門玩外,吃潤餅(春捲)對台灣人來說也是一項非常應景的習俗,不少民眾趕在連假前一天 排隊買潤餅 ,場面相當熱鬧,不過為何清明節會和潤餅扯上關係呢? 其實是源自於古代的「寒食節」,在「禁火」的限制下,大家只能吃冷食,加上寒食節與清明節氣相近,因此不需用火烹飪的潤餅就成為一項奇特的節日食品。

  1. 相關搜尋

    清明必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