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乘轎者

      • 斯卡羅 (頭銜) :為恆春半島瑯嶠十八社原住民對於頭人的稱呼,即「乘轎者」的意思。 斯卡羅 :知本 卡大地布部落 別名。
      zh.wikipedia.org/zh-tw/斯卡羅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9月13日 · 又稱為馘音同國雙方交戰時原住民會獵下敵方重要人物的首級用於祭拜祖靈並祈求紛爭停止不過出草的對象絕對不能是女性欺負弱小將招致詛咒斯卡羅人巴耶林錯殺洋人女子斯卡羅祭司視為引發一連串噩運的開端

    • 故事取材篇
    • 地名篇
    • 角色各族群篇

    1. 傀儡花

    這部史詩大戲,原本片名同小說名「傀儡花」,但因「傀儡花」(即音為「傀儡番」)是台灣客家人早期對原住民帶有歧視的用詞,為避免爭議,劇組後來以網路票選方式,改名為《斯卡羅》。

    2.斯卡羅

    據一些史料研究,斯卡羅一詞的意思,可能為「乘轎者」。17世紀一支知本社的卑南族到瑯嶠與當地排灣族發生戰事,由於這支外族的武力強大,加上會使用巫術,當地多數族社均臣服,並以「斯卡羅」稱呼,並統治了瑯嶠地區,後人逐漸與排灣族人通婚。到了日治初期,斯卡羅漢化已相當嚴重。時至今日,目前「斯卡羅族」並非為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群。

    1.瑯嶠地區

    瑯嶠(琅𤩝),即今日恆春一帶。當時1867年羅妹號遇難船長及船員即在獅龜嶺海岸一帶登陸(今日墾丁附近)。瑯嶠在當時被清朝政府認定為化外之地,不易管理。第三集必麒麟形容,「瑯嶠,就像女人的雙腿之間!」意即是相當敏感的區域,外人難以進入了解。在當時瑯嶠地區主要由瑯嶠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即斯卡羅族管理,在其境內還有馬卡道族等原住民部落及移墾的閩、客聚落。

    2.柴城

    《斯卡羅》第四集開始,李仙得一行人由蝶妹帶路,逐一進入三個聚落,第一站即柴城,今日的屏東車城,是恆春半島最早開發的 1. 《斯卡羅》:一則歷史故事,一則再度被喚醒的,這塊土地的故事

    3.社寮

    社寮即今日的屏東射寮,位於保力溪出海口南岸,為天然海灣,所以有港口,這裡居住多為馬卡道族與閩南移民的後代,當時及劇中稱為「土生仔」,劇中吳慷仁飾演的阿水為社寮頭人。在劇中三個主要聚落中,社寮地位最小,所以阿水在第四集,為租得統領埔,擴張社寮勢力,不惜卑微向朱雷學狗叫,自比是斯卡羅忠心的狗。阿水一心認為取得統領埔,社寮才能立足瑯嶠。

    1.斯卡羅族群

    瑯嶠十八社主要以豬朥束社、射麻里社、貓仔社及龍鑾社四大社為主,查馬克法拉屋樂飾演的卓杞篤為斯卡羅的大股頭(領袖),是豬朥束社的頭目。朱雷是卓杞篤的姪子,斯卡羅大股頭的下一任繼承人;烏米娜是卓杞篤的女兒,豬朥束社的公主。伊沙是射麻里社的頭目,斯卡羅的二股頭;巴耶林是瑯嶠十八社中龜仔甪社的頭目,即第一集一開始羅妹號事件的引爆者。

    2.生番、熟番及化番

    台灣在清治時期,清朝官方對原住民的分類,大致分為「生番」、「熟番」。生番與熟番的差別主要在於有無接受清廷的教化、服徭役與納餉課。「化番」則是介於兩者間,即「歸化生番」。斯卡羅族則為生番,而劇中阿水的母親是馬卡道族人(是「熟番」),父親閩南漢人,他這樣的身份被稱為「土生仔」。蝶妹(温貞菱飾演)與阿杰,母親是斯卡羅族(生番),父親是客家漢人,蝶妹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但外人歧視其為生番,而蝶妹不想回家,想留在台灣府,有一重要原因是為了戶口入籍,如此才有身份代表其為漢人。

    3.洋人

    台灣當時僅有英國領事館對外處理洋人事務,所以法比歐飾演的法裔美國人李仙得至府城處理羅妹號事件,找上英領事館,並透過英領事館對洋行的管理,要求英國人必麒麟(周厚安飾演)協助,並當通譯。

  3. 斯卡羅是什麼意思? 「斯卡羅族群」(排灣語:seqalu)被認為是一個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統治貴族,由四大家族統轄琅𤩝地區各部落,北起楓港溪,南至鵝鑾鼻的恆春半島。 這裡是古稱「琅𤩝下十八社」,亦即排灣族群世居之地。 而在斯卡羅的四大家族主要指的是四大社:豬朥束社,射麻里社,貓仔社,龍鑾社,由這四大社又分別統轄「琅𤩝下十八社」,其中勢力最龐大為首的是大股頭「豬朥束社」的頭目卓杞篤,也是在電視劇《斯卡羅》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貼心小分享:恆春的舊地名為「琅𤩝」,因此斯卡羅族群又稱作「琅𤩝十八社」。 不同族群中的生存廝殺. 琅𤩝原屬於生番(為特定年代用語,現今已正名)的狩獵地,但後來越來越多漢人越界開墾以及花東的阿美族南遷,這塊土地也成為多方族群據爭之地。

    • Emily Peng
  4. 2021年8月15日 · 那我就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本文我有整理到以下的資訊:《斯卡羅劇中羅妹號事件劇中歷史背景概況、「斯卡羅是什麼意思角色人物關係地理位置、《斯卡羅導演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信念

  5. 片名斯卡羅是取自排灣族語 「Seqalu」 ,他們本來不是當地人是一群從知本社南遷進入琅嶠的卑南族當地的排灣族及客家閩南人等等就以斯卡羅稱呼這一支外族, 斯卡羅一詞也是「乘坐著轎子的人」的意思 。 整個琅嶠下十八番社不是每一族都是斯卡羅,就像是這次引發「羅妹號事件」的「龜仔甪 (音同律) 社」就不是斯卡羅的族群。 到現今斯卡羅人的血緣也依舊流傳著,他們的後裔居住在屏東牡丹及滿州鄉,像是蝶妹的弟弟阿杰所代表的人物「潘文杰」,之後會一起協助牡丹社事件的調停,而斯卡羅的後代現在還住在旭海以及恆春半島呢! 而斯卡羅族群基本上已經融入排灣族群,所以講的語言也逐漸變成了排灣族語。 台劇《斯卡羅》背景歷史2.傀儡花.

  6. 2021年8月14日 · 斯卡羅是一個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統治貴族亦是一個曾經存在於恆春地區的政治實體。 斯卡羅族曾統御瑯嶠地區(今恆春半島),荷蘭時期文獻記載過斯卡羅酋邦,並稱呼斯卡羅酋邦的統治者為「瑯嶠君主」。 公視....

  7. 2021年9月18日 · 原意為流民到港口鎖定無主船隻後衍伸為偷襲搶劫船隻的意涵。 《斯卡羅》名詞解析4:出草. 又稱為馘(音同國)首,雙方交戰時,原住民會獵下敵方重要人物的首級,用於祭拜祖靈,並祈求紛爭停止。 不過,出草的對象絕對不能是女性,欺負弱小將招致詛咒。 斯卡羅人巴耶林錯殺洋人女子,斯卡羅祭司視為引發一連串噩運的開端。 公視電視劇《斯卡羅》(SEQALU:Formosa 1867)人物劇照。 圖/ Facebook /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斯卡羅》名詞解析5:生番. 指原住民,漢人認為原住民不文明、舉止野蠻,以生番稱之,帶有貶抑之意,本劇中的斯卡羅被視為生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