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帝雉 ( 學名 : Syrmaticus mikado )又稱 黑長尾雉 、 臺灣帝雉 ,俗稱 羅漢腳雉 、 海雉 、 烏雉 ,是 臺灣 特有的 長尾雉屬 鳥類,分布於臺灣的中、高海拔山區,最高曾見於3850公尺附近,是臺灣的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 帝雉被列為世界近危鳥類,與 藍腹鷴 同為名列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的臺灣特有雉科鳥類。 帝雉的形象還被用在1000元 新臺幣 紙鈔的背面,以及 中華航空 於2016年所引進新型客機 空中巴士A350 的機身彩繪,更曾為2007年臺灣永續生態協會、臺灣國際觀鳥協會與立委推動的非官方「 國鳥 選拔」中被提名的鳥種之一。 研究簡史 [ 編輯] 攝於日治時期的阿里山鄒族青年,裝飾其頭部的鳥羽,很有可能就是帝雉的羽毛。

  2. 2024年3月14日 ·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更新時間: 2024年3月14日. 台灣 帝雉 。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提起台灣帝雉,或許有人腦袋一片空白,但若講到千元大鈔的背後,那兩隻傲視群山、相依相伴的「國鳥」,想必你我都再熟悉也不過。 身為台灣特有種之一,帝雉曾在山林開發與人類獵捕的威脅下,一度面臨瀕臨絕種的困境。...

  3. 2009年8月5日 · 生物習性: 為台灣特有種性謹慎遇干擾時常緩緩躲入草叢中較少驚飛。 領域性強,常單獨行動。 習慣邊走邊覓食,食性極廣,包含木本、草本植物之嫩芽、果實、種子及昆蟲和蚯蚓等。 棲所生態: 帝雉主要棲息於中、高海拔的山區,這個範圍內氣候形態含蓋亞熱帶、暖溫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其所對應的植群帶為闊葉林帶、檜木林帶、鐵杉林帶、冷杉林帶和亞高山矮盤灌叢帶,植群型態相當複雜而多樣。 地理分布:東部地區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之瓦拉米山區即有發現,而西部地區則必須到海拔1800公尺以上的山區才有;最北端的分布為拉拉山一帶,但在塔關山地區則無出現記錄;最東的分布應為和平林道;最南之分布為北大武山區。 保育現況與監測成果:

  4. 這是臺灣的特有種鳥類 ─ 帝雉帝雉棲息於海拔 1,800 ~ 3,800 公尺常雲霧環繞的高山地區,牠們生性害羞且機警,只有在迷霧出現或小雨過後的森林邊緣,方能探得牠們華麗的外表和雍容的姿態,因此被喻為「迷霧中的王者」。 1906 年,英國探險家古費洛( Goodfellow )從鄒族原住民的頭飾發現兩根長而豔麗的黑色尾羽,相間著白色橫紋,令他感到相當驚奇,便帶回英國請學者格蘭特( Ogilive-Grant )協助鑑定。 當時格蘭特誤認為這和日本天皇飼養的雉雞相同,便用「天皇」的日文「 mikado 」將其命名為 Mikado Pheasant ( Syrmaticus Mikado ),翻成中文即為「帝雉」。

  5. 台灣國鳥 是於2007年由台灣永續生態協會舉辦的網路票選活動,從 帝雉 、 藍腹鷴 、 台灣藍鵲 及 黃山雀 等四種台灣特有種鳥類,選出一種具有台灣代表性的 國鳥 。 [1] 第一階段的網路票選結果, 台灣藍鵲 (49萬票)和 帝雉 (27萬票)領先,進入最後決選階段。 票選結果不具備法源依據,但在未來可能送入國會表決,由立法委員票選,賦予形式上的意義。 [2] 票選國鳥 [ 編輯] 國鳥票選始於2007年1月,4月29日午夜結束投選,5月2日公佈票選結果。 總計網路選票987,063張、紙質選票70,000張。 台灣藍鵲. 學名 Urocissa caerulea ,台灣特有種鳥類,別名長尾山娘,票選結果491,572。 帝雉.

  6. 2020年11月12日 · 網友回應. 被印在千元鈔上的台灣特有種鳥類帝雉原已瀕臨絕種不過在相關單位復育人員努力下如今已復育有成內政部今日特別在臉書粉專分享相關訊息表示這是經過30年的努力也提醒民眾若在山林巧遇牠們可以遠遠欣賞不要刻意驚擾也期盼大家未來共同努力守護生態多樣的台灣內政部今日在粉專PO文表示累積了3個10年的能量全世界只有台灣有的帝雉復育有成。 經過30年觀察,發現瀕臨絕種的帝雉,已經從1986年玉山國家公園觀測到的5000多隻,提升到目前的超過一萬隻,「真令人感動!

  7. 在臺灣帝雉也是國家第二級保育類野生 動物 ,是十分珍貴稀有的物種。 在玉山的轄區內,帝雉族群因為國家公園的設立,對於牠的棲息環境完整的保護,目前數量已達1萬隻以上。 玉山國家公園近幾十年的調查成果,帝雉族群量超過1萬隻.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玉管處)民國74-75年委託著名的鳥類專家謝孝同博士及劉小如博士調查發現,帝雉喜歡棲息於中、高海拔1,800至3,800公尺的針、闊葉混淆林和針葉林底層中,以海拔高度2,300至2,550公尺發現的次數最多,而且比較喜歡在山坡坡度較陡(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活動,也見於次生林和人工造林地。 冬天有向較低海拔遷移的現象。 發現其活動的地點多在林道路面地表植物和落葉覆蓋多的地方,也會在陡峻的峭壁上行走,初估族群數量為5600~10,000隻。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