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4日 · 徐莉玲曾經是80年代最時尚的中興百貨總經理創造出強大的本土設計潮流也是美學風格的代言人。 17年前她以47歲高齡生子,更開始關注教育改革。 經營學學國際文化創意事業有限公司歷經12年毅然決定投入實驗教育今年開辦國內第一所高中階段的美學實驗教育機構一切來自於對17歲兒子的愛也來自於對台灣教育長期忽略美學與創意的憂心...... 徐莉玲很重視細節學學大樓裡的每一個牆面和角落都具有一種低調的美感。 黃建賓攝. 位於內湖堤頂大道上的學學大樓,有著水岸第一排的絕佳景緻,可以遠眺基隆河和台北101。 6樓會議室擺放了十幾張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薩(Alvaro Siza)設計的椅子,圍繞成一個優雅的環形。 學學董事長徐莉玲就在這裡接受 《親子天下》專訪。

  2. 2020年6月3日 · 據悉林文媛自小就飛到美國學藝術徐莉玲跨界文創業後林文媛才返台協助擔任創意總監兩人雖是後母與繼女的關係但對文創美學的看法猶如親生母女由於林伯實對女兒保護到家林文晴二十七歲時才因參加時尚活動在媒體鏡頭前意外曝光皮膚黝黑的她被媒體譽為黑珍珠」。...

    • 重看「文創」前世今生,是否看見自己?
    • 臺灣文創蛻變臨界—「整合者」最欠缺亦最為關鍵
    • 首重人才鏈結 以跨界平台投下重磅震撼
    • 名人開課 臺灣文創全面甦醒的活躍年代
    • 線上線下人脈串聯 跨界職能進修
    • 今日文創已失全貌 學學始終初心 從教育扎根
    • 永遠尋找臺灣的缺 鬆綁體制挑戰「實驗教育」
    • 從適性探索到思考先決的啟發式教育
    • 從色彩教育到文化識讀 看見自己的文化色彩
    • 文創的下一步:欣賞者教育

    回溯學學成立的時代場景,亦是臺灣產業變革臨界的關鍵時代,行政院2002年於「國家發展重點計劃」的子計劃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劃」,其靈感來自英國布萊爾內閣在1997年所推動的「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以及法國社會學家提出「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ies),兩者融合,而有了臺灣獨有的「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然而,「文化」一詞有諸多不同定義,但終回到問題核心:我們認識這片土地、認識自己嗎?

    徐莉玲有感當時文創產業振興法案條文大部份針對工廠活化的狹隘,更鑒於臺灣仍未跳脫工業代工、商業代理的框架;因而在協助政府進行範疇分類(共十六大產業別)之際,興起一念:「既然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應該是要振興這個「產業」吧!」更洞見文創推動最大問題—「整合」,文創不外乎建立在兩大支柱上,一是產業,是經濟的力量;另一是創意,是文化的力量,整體產業以文化創意加值引導工商業建立品牌,然而,臺灣最為欠缺的,正是如何跨域整合的關鍵角色。

    不僅看見「整合」之缺,更憂心看見臺灣文創產業「人才匱乏」,因而動念成立學學,以其名取於《禮記》〈學記〉篇為核心價值—「教學相長,學學半」,學問是由一半學習與一半教學組成,讓課堂老師,也是另一堂課的學生,以這般交流邏輯,匯聚在來自各方領域佼佼者、創意人及一流師資,共同激起「跨界學習/藝企媒合/產學交流」的不同火花。

    表坊工作坊頼聲川、攝影藝術家張雍、社會學家李明璁、資深媒體人張鐵志、平面設計師何佳興、燈光設計師賴雨農…,從文化、藝術、出版、設計、行銷、媒體等各領域數百位菁英人才,都曾在學學開課。學學深信文創產業是臺灣“品牌打造”和“培養品味”工程的產業,產業裡的每一個單項細分,都需要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合作、垂直或平行整合,才能不斷自我完善與整體提升。因此,我們可以說學學的創立,標誌著臺灣文創全面甦醒的重要印記。

    學學始終走在核心價值上,近兩年,除了線下開設工作坊與業界師資合作之外,因應疫情,更發展線上學習課程,更促成線上線下的串聯交流;同時,觀察到學員面孔亦趨不同,進而看見「需求」與「目的」導向上的不同,如:不少海外工作者回台,希望能走入臺灣市場狀況、連結更多臺灣人脈;亦有60%以上學員來自各領域業界老闆,渴望更進階學習得到更多know how而來;然其共通點:從老師到同學雙方都在學學這個媒介下,形成community,彼此相互尋找更多業界合作的可能性。

    然以「推波產業走向文創」為出發的重磅使命,回過頭來看今日所謂的「文創」,仿若已落入商品化開發,徐莉玲說到:「其實不太建議大家去使用文創字眼去模糊,這些商品並不能代表文化創意產業的全貌。」學學始終回歸「學習平台」初心,以「教育」、「顧問」雙向扎根,推動臺灣美學經濟,潛移默化引領臺灣走向超越體制的「全民美感教育」。

    「我們一直在尋找臺灣缺甚麼?」從育成角度,學學更像是一個知識串流平台,除了各領域精英在這裡跨界交流與業界合作外,學學更是師資全群集散地,長年與教育部進行藝術師資培訓合作,讓業界精英走入校園,十多年來,的確為臺灣藝術設計相關院校、系所的成長數據,有推波助瀾的重要地位。「當看見大學院所在美學培育方面是有大幅的成長,會更希望在初高中,大家還是不要只想在升學。」2014年底,臺灣通過教育部實驗教育三法,在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主持人鄭同僚教授鼓勵下,積極籌備相關計畫與申請,終在2017年成立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創立,成為臺灣第一所藝術、設計和美感的實驗教育機構,招收高一到高三學生,混齡、混課、跨越學校圍牆,不需紙筆測驗或大考門檻,猶如「體制外選修大平台」,並擷取國外藝術大學對「適性探索」的重視,將其融入課綱,同時透過「啟發式教育」,帶領同學以挑戰問題的思考方式,進而主動涉略知識,而非傳統記憶式的學習系統,「從一次帶學生與北藝大校長陳愷璜進行對談後,校長深感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都極具深度與挑戰,譬如,他們提問『藝術的本質是甚麼?』、『迷失方向,不知道為何創作時,該怎麼思考?』」這些探問的背後,同時也反應出,學學的師資群們每天所面臨的挑戰相對更多。

    始終回歸學學教育扎根的初心,創立第二年,徐莉玲看見臺灣弱勢孩子的缺,因而希望推動臺灣弱勢偏鄉美感教育與文化色彩學習,成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創立起心動念的開始。 基金會以「無牆學校」方式滲透校園,從老師開始,真正深度走入偏鄉認識地方,再經過師資培訓課程,領著孩子走入社區,以「色彩」作為認識家鄉「文化」媒介,從日常生活或耆老長者互動介入,如一甕醃漬四十年老菜脯,到地方古蹟廟宇,甚或特色農作料理,讓一連串擴散效應一一展開,孩子們不但認識了家鄉、認識了自己的文化,更靈活運用所學會的文化色彩去改變校園色彩,進而擴散對社區和家鄉認同,最重要的,是重獲自我價值認同,不僅孩子,教師群們更是。

    「這麼多年,我們還是原地打轉,臺灣一直在意有多少藝術創作者、設計創作者,臺灣整個學校體制都在培養創作者,可是,有個關鍵核心問題—創作者需要誰的支持才能存活?就是欣賞者。」徐莉玲語重心長地道破了臺灣文創面臨的最大阻礙,深深認為,臺灣若還在制式教育裡做創意監牢,沒有走出自己獨有的文化,沒有找到獨屬自己的LifeStyle,即便經濟部、文化部、教育部各部門積極扶植菁英,倘若沒有欣賞群,沒有需求,產業要如何躍升?徐莉玲關注的,已不只是臺灣文創的下一步,更是整體臺灣的明日。

  3. 2019年2月1日 · 25年前41歲的徐莉玲嫁給林伯實時早已是台灣百貨女強人80年代擔任中興百貨總經理是台灣時尚潮流的領航者兩人結婚前公公林玉嘉問過徐莉玲一句話:「台玻的玻璃杯也能進百貨公司嗎? 「我說一定可以啊從那時候就有想做品牌,」徐莉玲回憶這個品牌夢醞釀了四分之一世紀後終於在2019年1月11日TG舉辦記者發表會亮相。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發表會地點就選在林伯實、徐莉玲兩人共同打造的學學大樓。 深澤直人特別從日本飛來,親自解說設計概念。 圓潤U線暖灰色 象徵包容. 一開場,林伯實娓娓道來TG誕生歷程,起點為2014年,若是加上醞釀,前後至少六年。 原來,2013年學學便曾邀請深澤直人辦展覽。

  4. 2006年10月12日 · 今年54歲的徐莉玲是台灣百貨界的頭號傳奇人物。 過去她以中興百貨為沃土,培養了國內許多本土設計師,而聲名鵲起。 蟄伏13年後徐莉玲重批戰袍但是大環境變了對岸也崛起了面對台灣原本就有限的設計人才紛紛西進的傾斜生態徐莉玲要如何以學學文創為基地動員民間的力量開啟台灣創意產業的時代? 【焦慮我贊成大家去大陸但不希望大家連根拔起去大陸! 內湖基隆河灣畔、堤頂大道上,10層樓高、據傳耗資近10億元的學學文創大樓,可以遠眺大片落地窗外的台北101。 徐莉玲以一身白淨裝束,薄施脂粉、峨眉淡掃,神清氣爽地現身。 13年來,徐莉玲的美麗沒變,企圖心與膽識也依舊。 只是很多人不解,已經嫁做人婦的徐莉玲,放著清閒的日子不過,何苦非要跳出來,拋頭露面辦學校不可?

  5. 2016年11月28日 · 工商時報. 邱莉玲. 學學創辦人林伯實董事長徐莉玲夫婦近期協助澎湖反賭推出環境裝置藝術展覽孩子的海洋」。 圖/學學提供. 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特....

  6. 1987年12月1日 · 中興百貨四次易手總經理徐莉玲卻不改其位以個人魅力領導穩穩掌舵到底這位百貨業女強人」,如何在滿城風雨中堅持自己的路? 文. 黃薰儀. 天下雜誌79期. 發布時間:1987-12-01. 瀏覽數:716. 白牆黑底的玻璃櫥窗,姿態旖旎的模特兒,著黑色小禮服立於白色圓桌旁。 中興百貨,予人一種乾淨俐落、時髦鮮明的印象。 相同的特質可以在中興總經理徐莉玲身上找到–長髮整齊地梳在背後,衣服、辦公室都是黑白兩色,專一而執著地將她經營的百貨公司,塑造成「領導流行」的尖兵。 「中興百貨是提供她個人表演的舞台,非常有個人風格,」統領百貨企畫室經理陳國華形容。 抓心最厲害.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