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9.0 以上 ‧ Google Chrome ‧ Firefox6 以上 1024*768 以上螢幕解析度. Top. 著名的大稻埕富商李春生是因做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的大稻埕傳奇人物他幫助英商經營臺灣北部茶葉產銷成效甚佳被稱為臺灣茶葉之父」,是外銷臺灣茶到歐美 ...

    • 貴德街44號, 大同區, 103, 臺北市
  2. 51. 收藏. 分享. 列印. 問題回報. 位於臺北市貴德街44號的李春生紀念教堂原為劉銘傳巡撫成立之郵局日治時期臺北郵便電信局大稻埕支局的舊址1922(民國11)年改為臺北港町出張所1923(民國12)年再改為臺北港町郵便局有一說教堂是在1935(民國24) 年興建1937(民國26)年落成為李春生先生後人為懷念於1924(民國13)年過世之李先生並表彰其對臺灣之貢獻購地捐贈興建而成。 另一說教堂是原本即有,可能是私人教堂,在1937(民國26)年成立教會。 本教堂為巴洛克式二層樓建築,造型特殊,由於正面的窗戶造型,多數人認為看似一張人臉;此外,教堂所有窗戶均以磚塊密封,完全違背一般教堂建築概念及臺灣的氣候環境。 窗戶以磚密封的傳說很多。

  3. 李春生紀念教堂 現今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44號,日據後期(1922年後)為港町二丁目15番號,清朝時期為建昌街一丁目51番號。 早期為巴洛克時期紅磚建造二層樓的洋式建築,1957年外牆覆砌為洗石牆,1981年全面整修再貼磁磚,其外觀牆體及正門入口處保有原樣,因此仍被列定為市定古蹟。 原有對外窗戶,1981年整修時封閉,其原因為隔音用途外,教堂內在聖歌隊唱歌時,使聲音更能透徹且聚集,同時以免室外光線照入,為使室內光線能夠符合建築師設計理念。 而天花板的形狀當初 李春生 蓋此棟建築決定以五面牆構成的,於1981年並重新裝修,建築師設計成風箏菱形形狀,彷彿像天使張開翅膀照護著信徒們,放風箏需緊握風箏線,象徵信靠上帝,讓聖靈在心中引導的人才配稱基督徒,就如耶穌所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

  4. 位於臺北市貴德街44號的李春生紀念教堂原為劉銘傳巡撫成立之郵局日治時期臺北郵便電信局大稻埕支局的舊址1922 (民國11)年改為臺北港町出張所1923 (民國12)年再改為臺北港町郵便局。. 有一說教.

  5.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 台北市. 842 likes · 38 talking about this · 1,200 were here.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創立於1935年5月5日曾經是台灣最早的郵便電信局

    • (18)
    • 710
    • 809
  6. 李春生紀念教堂. 景點敘述. 著名的大稻埕富商李春生,是因做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的大稻埕傳奇人物,他幫助英商經營臺灣北部茶葉產銷,成效甚佳,被稱為「臺灣茶葉之父」,是外銷臺灣茶到歐美各地的先驅者。 因為他本身是基督徒、也是當地知名富商,常出面為外商與本地居民協調並解決糾紛,讓事情圓滿落幕,且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在民間享有極高的聲望。 除此之外,在劉銘傳推動現代化建設時,他亦有不少的貢獻。 由後代捐建的李春生紀念教堂,即是為了紀念這位不朽的商人。 這棟2層樓的建築,位在貴德街上,這裡在清末是外國人居住的地區,富商、洋行聚集,是大稻埕最繁華的街區。 因為在淡水河邊,河水經常氾濫成災,所以這裡的房屋地基比一般高。

  7. 主要特色. 文獻資料. 條目參照. 周邊資訊.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正面照立面入口處仍保持西元1936年原貌。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所在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貴德街44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8年05月16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 經 緯 度: 121.50827,25.05509.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文化局.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60109441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指定/登錄理由. 1.本教堂所在地原為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該支局原設於建昌街(今貴德街)東側,於日治明治36年(西元1903年)遷至現址,日治大正年間支局移出,改為教會使用至今,該建物見證大稻埕公共建築及宗教建築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