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5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朝 (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 [註3] )是 中國歷史 記載的第一個 中原 部族 [註4] 世襲制 朝代。 一般認為夏朝的政治形態是由多個 部落 聯盟或複雜 酋邦 形式聯合組成,其主體部族稱為 人 。 根據史書記載, 禹 傳位於子 啟 ,改變原始部落的 禪讓制 ,由天下為公轉變為 家天下 ,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王位之先河 [參4] 。 代共傳十四朝,十七王 [註5] ,國君為 姒姓 ,延續470年 [註1] ,為 商朝 所滅。 夏朝作為中國傳統歷史的第一個王朝,擁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後人常以「華夏」、「諸夏」自稱,使之成為 中國的代名詞 [註8] 。

    • 臺灣正體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 ...

    • 夏朝君主世系圖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 ...

  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朝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註⁠ 3] )是 中国歷史 记载的第一个 中原 部族 [註⁠ 4] 世袭制 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的政治形態是由多个 部落 联盟或复杂 酋邦 形式聯合組成,其主體部族稱為 人 。 根据史书记载, 禹 传位于子 启 ,改變原始部落的 禅让制 ,由天下为公转变为 家天下 ,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參⁠ 4] 。 代共传十四朝,十七王 [註⁠ 5] ,國君為 姒姓 ,延续470年 [註⁠ 1] ,为 商朝 所灭。 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自称,使之成为 中国的代名词 [註⁠ 8] 。

    • 继承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發展
    • 遷徙傳播
    • 人口分布
    • 傳統文化
    • 姓氏名望

    夏氏一般指本詞條

    夏姓,是一個純漢族、源流單一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夏氏人口約468萬,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39%,排名第55位。夏氏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媯姓夏氏組成。其中以大禹後裔姒姓夏氏為主。

    •中文名:夏姓

    •外文名:Xia

    •得姓方式:以國為氏、以字號為氏

    •得姓始祖:夏後禹

    •主要郡望:會稽郡

    •主要堂號:會稽堂 秘書堂

    在秦漢之前,姓氏有嚴格的區分,姓別源流,氏分貴賤。姒姓家族由於正處於這段歷史的分水嶺,家族地位非常顯赫,因而姒姓諸氏,皆習慣稱氏不稱姓,沿用的姒姓一直以來為數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紹興會稽山大禹陵附近。所有姒姓後裔皆以大禹後裔自居。在姒姓諸氏中比較常見的有夏氏,禹氏,歐氏,歐陽,黨氏,夏侯氏等。

    姒姓夏氏出自百朝之祖-夏朝大禹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史記·夏本紀》記載,相傳帝堯之時,堯命顓頊帝的後裔鯀治理洪水,鯀為救萬民於水火,竊天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然而單一採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未能成功。舜獲得堯的權位後,殛鯀於羽山。“息壤者,言土自長,故可堙水也”。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爛,祝融用吳刀剖開了他的屍體就產生了夏禹。夏禹兼用疏導之術,踏遍神州大地,平山浚川,歷經十三年終於平息了水患,封於潁川及南陽,都於夏邑,禹州,南陽等地。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平天下,登天子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世襲封建王朝夏朝,族名、國號夏後氏,源出姒姓。

    夏朝傳十四世,十七王。至夏後桀時,於公元前1600年為商湯所滅,湯放桀於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孫以禹時國號夏後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禹在南巢的後裔為巢伯,封禹的後裔東樓公為杞侯。其餘不得封的夏禹後裔以夏為氏。

    姒姓夏氏是中國一支極古老的姓氏,歷史地位首屈一指。姒姓為上古四大姓之一(姜、姬、姒,嬴)夏後氏為上古四大氏之一(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夏後氏)。夏後氏失國以後演化為夏氏,中國最早的國號是夏朝,中國人最早稱夏人,漢人本稱即為夏族,皆和夏後氏有莫大淵源。

    少數民族中夏氏

    1、回族中的夏姓,山東德州北營夏姓、鎮江夏姓,都是回族。分布少而集中。《鎮江回回》。

    2、土家族中的夏姓,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土家族本是漢族一支,土家族夏氏也和漢族夏氏同出一源。

    3、蒙古族夏氏,明朝時有蒙古人改姓漢姓夏。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蒙古族中有夏姓。

    4、滿人中的夏姓,東北夏氏在滿清時代被迫編入滿八旗,然而夏姓出自漢人,滿清滅亡後認祖歸宗,復歸漢家。

    5、東北錫伯族中的夏氏,因滿清歷史原因,漢族夏氏流入錫伯族,後被滿清徵調入疆。故少量分布於東北和新疆。血統上屬於漢族。

    夏氏立號之後,一直活動在河南、安徽一帶。媯姓夏氏世為陳國大夫,春秋時期在河南地區發展繁衍,戰國時期,陳國的夏氏已經發展到齊、衛等國為官。秦漢時期,夏姓除繼續在河南繁衍外,已經向河北、安徽等地播散,主要的遷移方向是東南的江浙皖地區。到了晉朝,夏氏已經是浙江的望族,最著名的郡望是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到了唐宋時期,夏姓已遍布於長江流域地區,尤其在長江三角洲,奠定了今天的夏姓分布框架。清初夏姓也進入了台灣。

    宋朝時期,夏姓大約有1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4%,排在第七十六位。夏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夏姓總人口的19.5%。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山西、河南、浙江這四省夏姓大約占全國夏姓總人口的57%,其次分布於湖北、安徽、陝西,這三省的的夏姓又集中中了32%。全國形成了以東南贛浙皖、西北晉秦、中原豫鄂為中心的三塊夏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夏姓大約有4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6%,為明朝第五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夏姓人口增長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600年中夏姓人口純增長率為130%,淨增加了24萬。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江西,這三省夏姓大約占夏姓總人口的67%,其次分布於安徽、湖北、四川、山東,這四省的夏姓又集中了22%。江蘇為夏姓第一大省,占夏姓總人口的33%。宋元明期間,夏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部地區遷移,西北地區夏姓人口萎縮嚴重。全國重新形成了以蘇、浙、贛為中心的夏姓人口聚集區,夏姓人口重心由中原向東南漂移。

    當代夏姓的人口已達468萬,為全國第55位大姓,大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39%,從明朝至今600年夏姓人口由43萬增到468萬,增長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夏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 000年中夏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江西三省,大約占夏姓總人口的39%;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貴州、湖北、上海,這五省市又集中了28%。江蘇為當代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夏姓總人口的15.4%,占省總人口的1%。全國形成了以長江三角洲為中心,向西沿長江逐漸擴散的夏姓分布面。在最近600年期間,夏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朝間有了很大的區別,流動方向由東南部向西部、華東強勁的回遷,東南地區雖然仍為夏姓的中心地,但人口比重已經比頂峰時期減少了40%。

    (以上據袁義達等資料)

    唐朝、宋朝及之後的夏氏遷移概況:據各地夏氏譜牒記載[江西省德安縣夏衛兵初步綜合百餘部家譜考證],主要由浙江遷江西、蘇州等地,江西遷湖南、湖北的黃崗與麻城、安徽等地,蘇州遷蘇北、安徽等地,河南回遷浙江東部,浙東遷廣東,湖廣(湖南、湖北)遷重慶、四川、陝南,江西、安徽遷福建、台灣,湖北的黃崗與麻城遷河南南部,江蘇、重慶、四川遷貴州、雲南;山西遷山東、蘇北,蘇北、四川遷山東,江西、山東遷東北三省。

    郡望堂號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堂號

    宗祠對聯

    •五言通用聯 夏卿一個竹; 西涼十錠金。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畫家夏景(1388-1470),官至太常侍卿,擅畫墨竹,有“夏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之譽。 崇文陳五事; 正夫貴三惜。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成化進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陰人。官吏部主事,條上時務五呈,會詔陳利弊,又書陳五事,時論皆韙之。官至太僕少卿。下聯典指明代學者夏寅。 雲覆瑤壇淨; 苔生丹灶閒。 ——唐·夏方慶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夏方慶《謝真人仙駕還舊山》詩聯句。夏方慶,貞元中進士。 汝殷綿世澤; 禪舜振家聲。 聯上句說夏姓最初出自大禹之後,大禹娶了塗山氏女子,受命於天,嗣受舜禪,國號為夏。後代遂以夏為姓了。聯下句說明代先賢夏泰和的故事。夏泰和,字汝殷,莆田縣后街人,精治《詩》、《易》,善撰文賦,教授生徒者眾,明弘治十一年(1498)考取舉人。 •七言通用聯 文章藻麗推訓導 節義清廉羨執中 聯上句說明代先賢夏宏聘的故事。夏宏聘,莆田縣府學前人,少年時聰明好學,通曉經史、諸子及佛老,文章典雅藻麗。明正統五年(1440)由興化縣學歲貢,考取舉人,官授連州訓導。他善於結交摯友,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有詩集行世。聯下句說宋代袁州宜春人夏執中的故事。夏執中字子權,其姊為孝宗後。夏執中官任奉國軍節度使,朝廷舉慶禮,戚畹爭先恐後獻上奇珍異寶,唯獨夏執中一人持毫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對聯獻上。宋孝宗器重其人才,將要提拔重用之,夏執中叩謝曰:“他日無累陛下,保全足矣”!朝官益賢之。 五經開國文臣首 七世同居孝友家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安徽省廬江縣夏家墩夏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東漢九江人夏勤,字伯宗,傳樊氏《公羊春秋》學,歷官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安帝時官至司徒,以才幹見稱。 泉流東海千層浪; 日照南山萬樹榮。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夏日壽慶聯,可作夏姓壽慶聯。 野叟曝言留名遠; 江山佳勝惠世長。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小說家敬渠,字懋修,號二銘,江陰人。崇信程朱理學,有小說《野叟曝言》。下聯典指南宋畫家夏圭,字禹玉,錢塘人。寧宗時畫院待詔。工畫人物,尤擅山水。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勝》。 節義清廉羨中執; 文章台閣愛英風。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節度使夏執中,字子權,宜春人。姐為孝宗後,累官奉國軍節度使。朝廷舉慶人,人們爭獻珍奇,執中獨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以進,人益賢之。下聯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刺史堂前懷德政 芙蓉祠畔笑英風 支分白水歷今幾萬春秋 祖拜丹墀獨對三千禮樂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北宋大臣夏竦故里夏家村族聯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唐代武寧縣令江西夏姓始祖光庭公祖聯 •八言通用聯 盤簇五辛,家迎萬福; 觴稱九醞,戶納千祥。 ——夏承燾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一代詞宗”夏承燾(1900-1986)教授撰書的春聯。 •十言及以上通用聯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了夏姓歷代名人146名,占名人總數的0.3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70位;夏姓的著名文學家占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3%,排在第74位;夏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29%,排在第70位。夏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44%,排在第53位。

    夏區夫(?-前482):春秋時期陳國的卿大夫。

    夏育: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

    夏無且: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藥囊捉荊軻",而名登《史記》的“刺客傳”。

    夏寬:漢武帝時陽城內史。

    夏勤:漢武帝時零陵太守。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氏 ,是春秋時期 陳國 的一支公族。 陳宣公 之子 少西 字 子 ,所以其後裔以夏氏。 公子少西 ,字子. 公孫御叔 ,字不詳. 徵舒 ,字南. 惠子晉. 夏禦寇( 世本 :徵舒生惠子晉,晉生禦寇,禦寇生悼子齧,是徵叔曾孫。 悼子 齧. 參考資料 [ 編輯] 分類 : . 世族. 陳國.

  5. 建立者 :啟. 國號.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 這一稱謂的 來源 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為族 圖騰 的象形字。 司馬遷 記載“”是 姒姓 、 有扈 、 有男 、 斟鄩 、 彤城 、褒、費、杞、繒、辛、冥、 斟灌 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 夏朝是在 原始社會 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代黃河中下游地區. 唐朝 張守節 則認為“”是大禹受封在 陽翟 為“伯”後而得名。 “”是從“有夏之居”、“ 大夏 ”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認為的中國 世襲 王朝的起始。 據《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 》,“”意為“ 中國 之人”。 歷史. 族起源.

  6. 2016年1月10日 · 夏朝(約公元前 2070-1600 年)是中國古代首個出現政府,也是首個採用王朝繼承政策的政府。. 因此,是首個王朝。. 20 世紀的挖掘,發現與早期歷史學家的描述相符的遺址,長期以來視為中國歷史神話構想。. 夏朝被商朝(公元前 1600-1046 年)推翻,商朝是史上 ...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夏朝夏朝 - Wikiwand

    夏朝 (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 )是 中國歷史 記載的第一個 中原 部族 世襲制 朝代。. 一般認為夏朝的政治形態是由多個 部落 聯盟或複雜 酋邦 形式聯合組成,其主體部族稱為 夏人 。. 根據史書記載, 禹 傳位於子 啟 ,改變原始部落的 禪讓制 ,由天下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