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矩震级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缩写: MMS ;记作 MW 、 Mw ),台湾称 地震矩規模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級每增加一級 ...

  2. 矩震级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缩写: MMS ;记作 MW 、 Mw ),台湾称 地震矩規模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級每增加一級需要 倍的 能量 ,也就是31.6倍能量。 公式中使用的常數是為了使此標度與其他地震近震震級(如 里氏地震规模 )的數值相似。 矩震級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像近震震級那樣容易飽和。 亦即,大於某震級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此標度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 因此,矩震級已經取代近震震級成為世界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標度。

  3. 繁體. 地震矩規模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縮寫: MMS ;記作 MW 、 Mw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 震級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震級每增加一級需要 倍的 能量 ,也就是31.6倍能量。 公式中使用的常數是為了使此標度與其他地震近震震級(如 里氏地震規模 )的數值相似。 震級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像近震震級那樣容易飽和。 亦即,大於某震級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此標度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 因此,震級已經取代近震震級成為世界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標度。

    • 概觀
    • 基本介紹
    • Mw排序
    • Mw與震級
    • 震級分類

    地震矩規模一般指本詞條

    矩震級是利用地震矩的大小確定震級。地震矩是一個描述地震發生時的力學強度的物理量(類似於力矩的概念),它由地震斷層的破裂面積、平均錯動量及岩石的剪下模量的乘積來確定。地震矩及矩震級可通過地震波譜的綜合反演求得,或通過地震的破裂特徵(地震斷層規模、震源深度、錯動量及岩石力學性質等) 求得。

    •中文名:矩震級

    •定義:測量斷層的位錯等推斷震源深度

    •參考文獻:地震能量和地震效率

    •震級分類:微震,弱震,中強震,強震

    以前的地震科普材料里已經比較多地介紹過,什麼是芮氏規模?怎樣從近震震級ML,逐步推廣到面波震級Ms,體波震級Mb?在那些材料里一般都會告訴大家,對於震源淺且距離遠的強震通常測定面波震級Ms。可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科學家在研究全球地震年頻度與面波震級Ms的關係時發現,缺失Ms超過8.6的地震。他們認為,當Ms超過8.6以後,儘管地表出現更長的破裂,顯示出地震有更大的規模,但測定的面波震級Ms值卻很難增上去了,出現所謂震級飽和問題。於是,從反映地震斷層錯動的一個力學量:地震矩M0齣發,又提出一種新的震級標度:矩震級Mw。

    在力學裡,矩的概念是用來討論物體轉動問題的。例如,用雙手放在桌子的兩邊,在水平方向上一隻手向前推,另一隻手向後拉,桌子就可能轉動。桌子是否轉得動以及轉動量的大小不僅與這對力的大小,而且與這對力的距離有關。這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叫做力偶。衡量這對力偶對於轉動作用大小的是力偶矩,其量值等於其中一個力的值與它們之間的距離之乘積。這個概念被引伸到斷層位錯問題,可用斷層面積S、斷層面的平均位錯量和剪下模量μ的乘積定義地震矩 。顯然,這是對斷層錯動引起的地震強度的直接測量。

    以往的科普材料里,在說明震級與地震烈度的區別時,常常強調,地震烈度是從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及引起的影響反映地震的大小,而震級反映了地震波能量的大小。現在要將由芮氏規模發展起來的幾種震級標度與矩震級做比較,就不能不更進一步說清楚,只有矩震級才真正反映了地震錯動的大小。那幾種震級只是抓住某一種地震波的最大振幅來標征地震的大小,它們與地震波能量大小的關係只是一種統計關係。而地震波能量也只是地震釋放總能量的一部分。又由於最常用的面波震級達8.6以後又有飽和問題,比較特大地震當然得用矩震級了。

    地震有強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強度的“尺子”叫震級。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它的單位是“級”。其大小與地震釋放的能量有關,地震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標準,最先是由美國地震學家里克特提出來的,所以又稱“芮氏規模”。矩震級是一個對數函式,震級每相差2級,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一個8.5級地震通過地震波釋放出來的能量,大約相當於二灘電站連續發電近6年的電能總和。

    按照震級的大小,也可以對地震進行分類,我國通常分為以下幾類:

    微震 —— 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

    弱震 —— 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4.5級的地震;

    中強震—— 震級等於或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

    強震 —— 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級等於或大於7級的地震稱為大震。

    摘要 震級修訂是世界各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參數測定工作的常規工作的一個環節。汶川地震發生後,我國地震台網速報的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級”為7.8級;5天后修訂為“面波震級”8.0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國家地震中心(NEIC) 速報的結果是“矩震級”7.8級;不久,將其修訂為“矩震級”7.9級。地震後翌日,我們由“地震矩張量反演”得出,汶川地震的“矩震級”至少為7.9級,所釋放的“標量地震矩”至少為4.4×1021 N·m。無論是“面波震級”,還是“矩震級”,汶川地震都要比唐山地震(“面波震級”7.8級,“矩震級”7.6級)大得多。汶川地震的“矩震級”(7.9級)比唐山地震的“矩震級”(7.6級)大0.3級,表明汶川地震釋放的能量比唐山地震釋放的能量大約3倍!事實上,汶川地震的斷層長度大約為300 km,也是唐山地震斷層長度(不足100 km)的3倍多。汶川地震的震級大、斷層長,從震源特性的角度說明了為什麼這次地震會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

  4.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矩震級矩震級 - Wikiwand

    地震矩規模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縮寫: MMS ;記作 MW 、 Mw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 矩震級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級每增加一級需要 倍的 能量 ,也就是31.6倍能量。 公式中使用的常數是為了使此標度與其他地震近震震級(如 里氏地震規模 )的數值相似。 矩震級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像近震震級那樣容易飽和。 亦即,大於某震級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此標度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 因此,矩震級已經取代近震震級成為世界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標度。

  5. www.wikiwand.com › zh › 矩震級矩震級 - Wikiwand

    矩震级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缩写: MMS ;记作 MW 、 Mw ),台湾称 地震矩規模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級每增加一級需要 倍的 能量 ,也就是31.6倍能量。 公式中使用的常數是為了使此標度與其他地震近震震級(如 里氏地震规模 )的數值相似。 矩震級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像近震震級那樣容易飽和。 亦即,大於某震級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此標度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 因此,矩震級已經取代近震震級成為世界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標度。

  6. 地震矩規模記作MW或Mw國標記作MW英語Moment magnitude scale),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矩震級,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金森博雄教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