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吞併琉球到美國統治琉球時期、沖繩返還 1879年-1945年 1972年至今 日本沖繩縣 台灣日治時期 1895年-1945年 台灣戰後時期 關東州 東北日占時期 1905年-194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遼寧省 大連市 日本統治時代的南薩哈林 1905年-1945年 俄羅斯
1月1日,北部抗日首領 陳秋菊 與新竹 胡阿錦 ,率領部眾襲擊臺北城,兩三百名在東南門與日本守備兵交火。 1月1日,總督府雇員以上階級被交付槍枝,編成備急隊防衛臺北城。 1月1日,抗日群眾襲擊八芝蘭,住士林的日本學務部員 楫取道明 等六名老師被殺害。 ...
臺灣日據時期. 臺灣日據時期 ,又叫 臺灣日治時期 、 臺灣日本殖民時期 ,係 臺灣史 嘅一個時期,由 1895年 ( 清 光緒 廿一年、 日本 明治 廿八年) 大清 簽《 馬關條約 》割讓 臺灣 畀 大日本帝國 ,直到 1945年 ( 昭和 二十年、 民國 三十四年)畀 中華民國 接 ...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1895年-1945年) 三縣 (民政支部) 一廳 (1895年-1897年) 臺北縣 · 臺灣縣 (1895年改為 臺灣民政支部 ,1896年改為 臺中縣 ) · 臺南縣 (1895年-1896年改為 臺南民政支部 ) · 澎湖島廳
1895年 乙未戰爭 後,台灣日治時期正式開始。1 1895年7月14日 台灣總督府 第一任學務部長 伊澤修二 ,執掌台灣教育事務。� 他在設置台灣公學校意見一文中,建議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實施當時日本尚未實施的兒童義務教育。1
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一般來說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則為1924年,由張我軍發起,抨擊台灣舊文學阻礙台灣文學改革腳步的事實。 第二階段則是陳虛谷針對舊文學文人支持台灣總督府的逢迎行為所引發。 有的論者認為該兩階段論戰,台灣新文學陣營因得其日本 明治維新 ...
台灣日治時期 ,又稱 台灣日據時期 ( 1895年 - 1945年 )是 台灣 被 大日本帝國 統治的時期,共有50年。. 由於 清朝 與 日本 甲午戰爭 戰敗日本,因此將 台灣 及 澎湖 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民不滿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而上奏朝廷,但是後來沒有清朝的進一步消息,因 ...
臺灣日治時期自1895年6月17日臺灣總督於臺北城舉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計約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