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午烈震發生後,當時嘉義名醫莊伯容對於眾多生靈罹難,深感傷痛,後經台灣總督府核准立碑紀念,刻成「丙午烈震紀念碑」,完工後安置在嘉義公園內。 之後歷經變故,碑石棄置,連碑文也覆滅,直到2000年,嘉義市玉山文化協會發現,經查閱有關文獻,認此石碑即當年莊伯容所建的丙午震災紀念碑,於是由市政府在2001年3月整修復原,經市政府召開文獻委員會審查,決議將此碑石重新豎立在嘉義公園內。
      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5290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 ,是一座位於 臺灣 嘉義市 東區 嘉義公園 的紀念碑,因紀念 1906年梅山地震 殉難者而興建而設立,是臺灣第一座為紀念 地震 死傷所立的紀念碑。 今已登錄為 嘉義縣一般文物 。 沿革 [ 編輯] 1906年3月17日凌晨六點四十二分, 日治臺灣 嘉義廳 打貓東頂堡 梅仔坑莊(今 嘉義縣 梅山鄉 )一帶發生 芮氏規模 7.1大地震,該地震波及嘉義廳中心、鄰近 斗六廳 、 鹽水港廳 等數十個街庄及周邊地區,使得部分房屋倒塌,估計有1,236人死亡,2,954人受傷。 此地震此後被稱為梅山地震,也因發生年份正值 農曆 丙午 ,亦稱為丙午烈震。 烈震發生後, 嘉義廳 長岡田信興向日本政府求援, 臺灣總督府 立刻從 臺北 派醫護人員前往南部地區救災。 [1]

  3. 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完成於1906年明治39年12月紀念碑可分為碑體及碑座兩個部分碑體高210公分寬83公分厚4.5公分材質為青斗石碑體正面有浮雕裝飾碑額刻有雙龍搶珠雕刻裝

  4. 丙午烈震發生後當時嘉義名醫莊伯容對於眾多生靈罹難深感傷痛後經台灣總督府核准立碑紀念刻成丙午烈震紀念碑」,完工後安置在嘉義公園內之後歷經變故碑石棄置連碑文也覆滅直到2000年嘉義市玉山文化協會發現經查閱有關文獻認此石碑即當年莊伯容所建的丙午震災紀念碑於是由市政府在2001年3月整修復原經市政府召開文獻委員會審查決議將此碑石重新豎立在嘉義公園內。 震災紀念碑內容如下: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 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看,康熙二回,雍正一回,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一回。 惜乎文獻不乏,故其被害程度以及救恤方法,無由得知其詳。 迨改隸後,又屢被是殃。 就中,如明治甲辰十一月六日之震,頗稱劇烈。 越三月十七日黎明,地復大震。 北自雲林南亙月津,而本廳下實為其震源。

  5. 別 名嘉義明治丙午烈震震災紀念碑丙午烈震紀念碑. 立碑年代:明治40(1907)年. 石碑位置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石碑尺寸:高212公分、寬82公分. 碑 文: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者,康熙二回、雍正一回、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一回。 惜乎文獻不足,故其被害程度以及救恤方法無由得知其詳。 迨改隸後又屢被是殃,就中如明治甲辰十一月六日之震頗稱劇烈。 歲三月十七日黎明地復大震,北自雲林、南亘月津,而本廳下實為其震源,爾後震動頻々、民不安堵。 翌月望前烈震復繼之,其震度轉以嘉義為北端、東南波及十餘里。

  6. 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 作者: 莊伯容. 1906年12月.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者︰康熙二回、雍正一回、 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一回。. 惜乎文獻不足,故其被害程度以及救恤方法,無由得知其詳也。. 改隸後又屢被是殃,就中如 ...

  7. 尺 寸:. 材 質:. 1.日本治臺嘉義地區最大賑災記事具歷史意義。. 2.日本治台第一件震災紀念碑具稀有性。. 3.嘉義聞人莊柏容撰文碑文全以漢文書寫且文采豐美具文化價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成立了世界記憶計畫。.

  8. 28 °C. 體感溫度:30°C 降雨機率:16% 風速:7.7 公里/時. 丙午震災紀念碑. 台灣-嘉義市. 後重建的軌跡~台灣地震頻傳,在日治時代曾發生多次烈震。 明治 39 年 (1906)3 月 17 日黎明六時發生大地震 ( 全震動時間長達四分多鐘 ) ,震央位於民雄與梅山之間,人畜傷亡頗多,建物毀損嚴重,大小餘震不斷,相繼壓死一千兩百多人,嘉義市街建築物大半毀於地震。 災後行政當局趁機規劃市區改道計劃,今之嘉義市區奠基於此。 此次地震立有「震災記」石碑,可能為全台首座地震紀念碑,係由莊伯容撰文。 二戰後遭改名為「青年育樂中心」,民國 90 年 3 月,文化局加以恢復。 景點建造: 刻立:明治 39 年 ( 西元 1906 年 ) 復原:民國 90 年 3 月.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