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9月7日 · 根據廣泛的傳說, 楚國 愛國 詩人 屈原 於這一日投 汨羅江 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 詩人節。 或謂是 吳國 忠臣 伍子胥 忌日。 歷史. [編輯]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編輯] 端午節名稱眾多,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等等。 至於常見的「端午」一名,最早見於 晉代 周處 的《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 角黍」 [3]。 原書已佚,引文的「五」或作「午」字。 對先是「端午」還是「端五」有分歧的意見。 有人認為「端五」先於「端午」,端午一詞要到唐代才出現 [4]。

  2. 2022年5月17日 · 端午節(英文: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粽子節、五五節,是歷史相當悠久傳統節日,而這個節日的由來,其實有著一個悲傷傳說故事...

  3. 2021年12月1日 · 端午節由來最早於古越民族夏季舉行的祭龍驅邪儀式,將粽子投入河中與划龍舟是祭祀儀式。 端午節傳說中最廣為人知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習俗: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菖蒲、配戴香包、正午立蛋、喝雄黃酒。

    • 端午節的由來1
    • 端午節的由來2
    • 端午節的由來3
    • 端午節的由來4
    • 端午節的由來5
    • 吃粽子
    • 驅瘟疫、瘟神
    • 划龍舟

    端午吃粽子習俗源自中國東漢,當時,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獨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後來漸漸的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到了現在,粽子無論在口味或是造型都有非常多的變化,台灣常見的有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粽、鹼粽等。

    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認為疾病是瘟神降臨,或是惡鬼邪魔附於人體所致,故人們於這天以不同的方式驅除瘟疫和惡運,人們會在這天貼神符,以避邪驅魔,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

    每到端午節,最盛大的活動就是龍舟競賽,至於為甚麼端午節要划龍舟呢?較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不過其實東亞地區的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相關報導:端午節前恐破財!命理師警告3星座「別借錢、勿投資」,快吃粽子就能一掃霉運|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邱劭霽

  4. 历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端午節名稱眾多,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等等。 至於常見的「端午」一名,最早見於 晉代 周處 的《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 角黍」 [3]。 原書已佚,引文的「五」或作「午」字。 對先是「端午」還是「端五」有分歧的意見。 有人認為「端五」先於「端午」,端午一詞要到唐代才出現 [4]。 有人認為最初就是端午,端午節本是午月午日的「重午」,數字紀時取代干支後,才變作「重五」 [5]。 對端字的解釋也有分歧,或認為端”字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指“初五”。

  5. 2022年5月30日 ·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落在每年農曆的五月五日,又被稱作五月節,在臺灣、中國、韓國等國家為國定假日,在台灣甚至是三大國定假日之一。 放假固然開心,但你可曾好奇過端午節背後的典故? 今天 VoiceTube 將帶著大家一起認識端午節典故,並為大家補充端午節相關的英文詞彙。 端午節三大典故. 典故一:紀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當時他主張對內要舉賢、強健兵力,對外要聯合齊國對抗秦國,無奈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反對,最後被免除職位,並被流放驅逐。 流放期間,他完成了生涯裡最著名的幾部作品,包括《離騷》、《天問》和《九歌》等。 公元前 278 年,屈原因不忍直視秦軍攻破祖國城門、侵略自己的故鄉,在寫下《懷沙》這件作品後,便自投汨羅江自盡。 ,這日正好為五月五日。

  6. 端午節 (傳統稱呼為五日節、五月節或肉粽節),為台灣漢族傳統節慶,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因此又稱為午日節、五日節、午月節、五月節、五月初五。端午節正午時首重祭祀、與午日辟除驅邪等。古代時,已有祭祀水仙尊王之慣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