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9日 · 將本金與到期利息相加,併入一起作為下次的本金,重新計算利息,便是複利。 計算的公式是: 本利和= 本金(P)X【1+R】^ n. 例子:你在銀行定存一筆本金100元,複利5%,第一年利息收入便是5元;第二年開始銀行用 105 元當成本金支付利息;在第二年定存到期時,本金和利息相加,您可以得到 110.25 元。 第一年的本利和=$100 X (1 + 5%)^1=$105 第二年的本利和=$105 X (1 + 5%)^2=$110.25. 如何產生雪球效應. 那滾雪球的效益有多大? 以下例子回答你。 假設A現年25歲,起初儲存額為1萬元,每月儲1千元,年回報5.5%,以複息計算,他到50歲時約有68萬元;但在沒有複息計算下,50歲他只有31萬元,回報少了一倍。

  2. 2023年7月16日 · 去旅行帶哪張信用卡?以為高回贈最重要? 可別忘了計算更重要的手續費了! 今集《理財最前線》,拆解海外簽帳優惠信用卡如何選擇,對比6張海外簽賬優惠信用卡: 海外簽賬莫只貪回贈 免手續費最實際!. 6張高回贈/免手續費信用卡比併.

  3. 2023年7月22日 · 內地電子支付普及度高,以往不支持以國際信用卡作為支付方式,普遍須以內地銀行記帳卡進行消費,然而,愈來愈多的國際信用卡開始在中國內地被接受,例如Visa、Mastercard等,雖然十分方便,不過加上平台的手續費及海外簽賬費用,額外支出隨時令消費超出預算。 兩大平台200元以下免手續費. 微信支付最新宣佈,現在全面有序開放境外 (Visa、Discover Global Network(含Diners Club)、JCB、Mastercard)信用卡付款,可加國際信用卡支付,讓港澳及外國旅客消費更便捷。 此外,微信支付人民幣200元以下的交易,亦會 豁免 手續費。 不過,新功能只是針對向內地商戶消費,「紅包」、「轉帳」則不適用。

  4. 2023年12月29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3/12/29 14:00. 最後更新: 2024/01/02 13:22. 分享: 美國加息周期確認完結,今天(12月15日)即有最少3間銀行下調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單是本月至今已有逾10銀行減港元存息。 目前仍有最高5.3厘,一文看清哪些銀行還有5厘! (此文最後更新日期為2023年,現已有2024年版, 最新版本 請按此 ) 美國聯儲局本年最後一次議息按兵不動,且確認息口已經見頂,點陣圖更暗示明年減息3次。 加息周期確認完結 ,近兩周已有多間銀行下調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包括滙豐銀行及中銀香港先後減息,一般客戶險守4厘。 但另一邊廂,建行亞洲卻加了12個月年利率,由4厘加至4.2厘,3個月存期則回落至5厘,但起存門檻不低,需100萬元新資金。

  5. 2024年2月2日 · 就是這樣一位富裕的精英教授,卻在退休後的4年內「敗」光了自己2000萬日圓退休儲蓄(約106萬元)的四分之三。 退休後4年用光106萬元並不是個小數目。 小山龍太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這位教授是個「社交動物」——小山龍太在學校時就和學生打成一片,退休了也一樣。 他時常與年輕人把酒言歡,解答學生工作後的疑惑,飯局後更是大方買單。 衆樂樂亦要獨樂樂,小山龍太還喜歡打高爾夫球,三不五時就來一局。 月薪僅3萬多元的小山龍太,在工作時就完全沒有儲蓄的計劃:每月至少支出42萬日圓(近2.2萬元),自工作以來一直都沒有減少。 2個孩子要結婚了,小山龍太大手一揮一人給150萬日圓結婚基金(約8萬元),甚至順便給自己買了一輛跑車。 點擊圖片放大. +3. 錯誤二︰低估突發的意外開支 財務缺口如「女媧補天」

  6. 2020年7月22日 · 英國宣佈,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擴權計劃詳情,持BNO港人及其近親明年1月起可申請特別簽證留英,居住最多5年,之後可申請居留權。 BNO護照已不接受新申請,但如果你在1997年7月1日或之前出生,又想知道自己是否擁有過BNO,或可參考這個方法。 持BNO港人明年1月起可申請留英簽證,即睇6大符合條件︰【 下一頁 】 BNO的申請資格. 於1997年7月1日前成功申請BNO的人士; 於1997年7月1日前出生,父母BNO護照內「Included Child」一欄有填寫你的名字,代表你擁有申請BNO的資格. 不少人的BNO已經遺失或多年未試過續領,有些人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擁有過BNO。

  7. 2023年4月2日 · 隨港人對理財的意識提高,不少人都會選擇儲蓄保險累積財富,卻往往有評論稱「儲蓄保險呃人」、「永遠不會平手」。 滙豐保險香港產品業務主管張家俊接受本網專訪,認為這些見解主要是大家對「儲蓄」的看法不同所導致。 他強調定期存款跟儲蓄保險不是「apple-to-apple」(不能互相比較),「對普羅大眾而言,儲蓄就是數個月至一年的定期存款,大家多數也是這樣想。 儲蓄保險則是較長線規劃、有著較長遠的目標,例如為剛出生的小朋友準備升讀大學的基金、為十多年後的退休生活作準備等等。 張家俊續說,不時也會收到客戶的反饋問道:「市面上也有不少高息定存計劃,為甚麼要買一份長期的儲蓄保險呢? 」他解釋指,由於定存存期有限,資金解凍後還是要找個停泊之處;即使短期處於高息環境,但長遠而言難以鎖定高息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