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5日 · 據統計,去年中共對我國進行的認知作戰爭議訊息,計有2560 則;其中以「扭曲政府施政」占54%最高,其次為「醜化美國」17%,亦包括「軍事威脅」11%、「醜化國軍」9%等,顯示中共的認知作戰主軸,是以扭曲政府施政,及操作疑美論、武嚇論為主。 眾所周知,認知作戰之所以難防,因為這是一種平、戰時界線模糊的心理作戰模式,核心議題在利用民主國家言論自由的特點,在社群與媒體操弄目標群眾,以達成改變認知、主導思想之目的。 一般而言,人們的想法與立場會與主流社群與媒體相近,然而,一旦有心人士或國家刻意將錯假訊息滲入社群與主流媒體,較易形成單一取向的「同溫層」認知偏見,進而改變群眾認知、模糊敵我意識,造成認知意識的流動,擴大脆弱領域的社會矛盾。

  2. 2024年1月25日 · 有別於既往赤裸裸的武力恫嚇或心理宣傳攻勢,中共近年大肆運用認知作戰手法,透過細心包裝與傳播管道,並和在地協力者共謀,以網路耳語或媒體捕風捉影方式散播,令人難以察覺。. 是類用於影響社會大眾觀感和認知的錯假資訊,結合部分實況或特定事件 ...

  3. 2021年7月7日 · 今日為七七盧溝橋事變84周年紀念日,不僅是8年抗戰的開端,更是揭開反侵略戰爭的序曲。

  4. 2021年6月18日 ·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美、英、澳與歐洲等國家所屬國家安全、情報和軍事國防社群,在研究探索「認知戰」定義與概念。 一致認為,目前認知戰的非正規與非常規手段已愈加多元,包括非動能(non-kinetic)與非致命性(non-lethal)的傳遞及數位連結的影響力,將衝突重心,從正規軍事領域與戰場上的武裝衝突,轉移至人群間的敘事活動。 過程中,無論是政治或軍事衝突,其傳統概念的疆界、範圍、層次和階段,已完全被打破。 「認知戰」一詞源自於廣告心理學—「認知空間」(或「認知場域」)用詞。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解析其具有多點特色,包括「大量產生訊息、多元管道傳播、迅速持續重複、逼真細膩包裝、反覆無常混淆」。

  5. 2023年3月31日 · 近年來,中共不斷增強在南海與東海軍事力量,並頻繁透過軍機、軍艦侵擾周邊國家海空域,成為各國維護國安上主要威脅,且美國與中共在經濟與地緣政治上的摩擦也日益加深,兩強競爭難以避免。 機動部隊角色重要.

  6. 2023年11月4日 · 記者蘇育玄/臺北報導 為使學子了解國防事務,國防部今年舉辦多項全民國防教育活動,包含寒、暑期戰鬥營、射擊體驗與南沙研習營等,藉由多元豐富的課程,讓其深刻體認全民國防意涵。其中,根據暑戰營問卷調查統計,學子對於112年營隊滿意度、再次參加戰鬥營意願均超過9成,認同國家安全 ...

  7. 2022年11月21日 · 文:李思平 圖:通用動力 自1980年進入美國陸軍服役以來,M1艾布蘭(Abrams)主力戰車便逐步淘汰原先使用的巴頓系列戰車,並在1990年代成為美國唯一的主力戰車。儘管對照現代而言,1980年聽起來是遙遠的時間點,但在當時誕生的M1並沒有停留在原地,而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威脅的改變,M1也逐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