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2日 · 美國參議院11日更接近於通過一項對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的953.4億美元援助方案,這顯示出儘管面臨共和黨強硬派與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的反對,兩黨合作並未減弱。 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11日以67比27的票數,清除了一項程序性障礙,使得這項海外援助計畫將在未來幾天獲得最終批准。 18名共和黨議員支持這項法案,在此之前,目前在共和黨總統初選取得領先的川普,於社群媒體上批評這項法案,稱這項海外援助將採取貸款形式。 川普也表示,他將鼓勵侵略那些未履行財政義務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盟友,此舉在海內外引發了憤怒。 幾個月來一直在尋求這項援助案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 (Joe Biden)9日表示,如果國會未能通過這項措施,將犯下「過失」罪。

  2. 2024年1月11日 · 國際能源總署的報告指出,全球再生能源增幅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並且中國在2023年的太陽能光電發電容量相當於2022年的全球太陽能光電發電容量。 至於中國在2023年的風電新增發電容量與前一年相比增加66%。 報告接著指出:「歐洲、美國和巴西的再生能源產能增幅也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總署署長比羅爾 (Fatih Birol)表示,這份報告揭示「在當前的政策和市場條件下,全球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到2030年將成長2.5倍」。 他接著說:「這仍不足以實現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2倍的目標,但是我們正努力朝此目標邁進,並且各國政府擁有縮小差距所需的工具。 比羅爾表示,現在的陸上風能與太陽能光電發電,比起大多數國家新建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及現有的化石燃料發電廠更便宜。

  3. 2022年12月26日 · 以中國為例,其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首位,在所更新的NDC報告,力求二氧化碳排放量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本更新NDC為2030年相對於2013年減量46%至50% (相當於2030年較2005年減量41%至46%);韓國是2030年相對於2018年減量40% (相當於2030年較2005年減量14%)。 從這些國家經驗而言,各國2030年減量目標形式不一,各自考量自身情況,導致設定方式多元。 環保署表示,我國已於今年3月30日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並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及「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搭配「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12項關鍵戰略」,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4. 2023年12月1日 · 中國的碳排放量高,主要原因在於煤炭一直是主要能源,中國國內煤炭的消耗量占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的氣候目標,並且為了達到碳峰值與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中國國內政策近來逐步強化核能發展。 中共兩會今年3月於北京召開期間,強調核能在提供零碳排 (zero-carbon)和可靠能源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預計每年至少允許建造10座新核能反應爐。 中國核學會 (Chinese Nuclear Society)揭示目標,預期到2035年,中國核電裝置容量將達到150GW (gigawatt,百萬瓩),佔國內能源需求的10%。

  5. 2023年3月30日 · 這是歐盟計劃對抗氣候變遷並停止使用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一項重要支柱。 歐洲議會議員佩伯 (Markus Pieper)在推特上表示,歐盟國家和歐洲議會 (European ...

  6. 2022年9月26日 · 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的願景則為「整合金融資源,支持淨零轉型」,並以3大核心策略、包括協力合作深化永續發展及達成淨零目標,揭露碳排資訊,從投融資推動整體產業減碳,整合資料及數據以強化氣候韌性與因應風險的能力。 5大推動面向,則包括26項具體措施,其中4項為方案2.0的延伸。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6日也特別舉行記者會,說明「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的核心目標。 黃天牧說:『 (原音)金融業擁有投融資資金的優勢,在推動淨零碳排過程中有目標,有策略,也要兼顧產業發展的調適上的整個實際的情況,先建構一個概念上,策略上的方向,然後用比較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推動。

  7. 2022年10月5日 · 第一,有報告表明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知道並瞭解,公然入侵台灣會是一項艱難的戰略任務,並且將無法再回到戰前的狀態。 這樣的戰爭可能持續數年到10年,中國可能受到美國而且可能是多邊的制裁,或甚至遭到美國封鎖。 中國共產黨的國內合法統治基礎將從1978年以來強調的經濟成長,轉移到聚焦於台灣與中國「統一」的民族主義上。 第二,自美中於1979年關係正常化以來,中國的政治目標一直是要保留與台灣在未來某個未定時間點進行政治統一的可能性。 北京一直在透過加速與台灣的經濟整合,來實現這項目標,直到疫情爆發後。 中國過去加強擴大兩岸的旅行交流,每年有數百萬中國遊客到台灣,並有數百萬台灣人在中國工作。 不過,自2020年以來,中國與台灣的旅遊禁令與隔離措施,已經大幅降低兩岸的旅行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