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電視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七等生 (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 [1] ),本名 劉武雄 , 台灣 現代主義 代表作家。 苗栗縣 通霄鎮 人,為台北師範學院(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科校友(第48級),同學 席慕蓉 、學長 雷驤 (第47級)亦為作家 [2] 。 曾任小學教員。 自1962年首次在《聯合報》發表短篇小說〈失業、撲克、炸魷魚〉起,共發表124篇小說、137篇散文(含雜記、序文),及56首新詩。 1989年重拾畫筆,將創作重心轉向綸畫,於1991、92年舉辦過兩次個展。 1966、67年連獲第一和第二屆台灣文學獎。 1976年獲第一屆聯合報小說獎。 1983年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邀約訪美。

    • 2020年10月24日(81歲)
  2. 2020年10月30日 · 「反共文學」的荒蕪年代. 故事或許要從反共文學的荒蕪年代講起七等生生於1939年青少年時期正逢1950年代跟他同時代的作家有黃春明陳映真王禎和白先勇王文興等人。 這批人屬於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之後,第一批完全在戰後受教育的文學青年。 他們所成長的年代,文學資源是極為匱乏的。...

  3. 臺灣正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七等生 (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 [1] ),本名 劉武雄 , 台灣 現代主義 代表作家。 苗栗縣 通霄鎮 人,為台北師範學院(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科校友(第48級),同學 席慕蓉 、學長 雷驤 (第47級)亦為作家 [2] 。 曾任小學教員。 自1962年首次在《聯合報》發表短篇小說〈失業、撲克、炸魷魚〉起,共發表124篇小說、137篇散文(含雜記、序文),及56首新詩。 1989年重拾畫筆,將創作重心轉向綸畫,於1991、92年舉辦過兩次個展。 1966、67年連獲第一和第二屆台灣文學獎。 1976年獲第一屆聯合報小說獎。 1983年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邀約訪美。

  4. 2021年3月18日 · 1985年10月七等生獲頒第八屆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 (本報資料照片) 1985年9月7日,〈譚郎的書信〉在人間副刊開始連載。 (季季提供) 人各有性蒼生無盡在我認識的文友中人品優雅文品佳者不少也有些則裝腔作勢謊話連篇牆頭草搖擺面目可憎而七等生面貌平和不擅說謊始終如一。...

  5. 2021年2月25日 · 七等生之於台灣文學最重要之處並非那些背德的題材而在於他樹立建構精神世界的典範。 圖/目宿媒體提供. 文學大師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以作家七等生的創作生涯為題推出削瘦的靈魂文學紀錄片預計於2021年3月19日上映。...

  6. 2020年10月26日 · 七等生為苗栗縣通霄鎮人被譽為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創作以小說為主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重回沙河其中沙河悲歌曾改編為電影1985年獲第8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2010年又獲得第14屆國家文藝獎七等生曾任小學教職多年40歲後便退休專注寫作2003年由遠景出版社出版了七等生全集共十冊。 七等生最為人熱議的作品之一應是1976年發表的《我愛黑眼珠》,由於形式怪誕,有人認為難懂,作家馬世芳聞七等生去世消息,於臉書摘錄其中一段,並留下一句話:「烙印在青春期記憶深處的段落。 」很多人在七等生過去的作品裡,看到的是現在的社會現象,猶如《我愛黑眼珠》、《我的小天使》等,作家猶如洞察人性的先知。

  7. 2021年4月16日 · 台北市信義路四段156號. 參展藝術家. 七等生. 開幕茶會:4 月 17 日(六)下午 2 時. 開幕座談: 天與地的現象七等生的藝術. ⠀⠀4 月 17 日(六)下午 3時 - 4時半. ⠀⠀講者:楊識宏(藝術家)、蕭義玲(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張禮豪(藝評家) 『 選擇從事一項藝術創作就是表達自己的本質,這情況有如去追求愛人一樣。 本質是什麼? 我不能說明它,只能從直接的表現上呈現它;就像對愛人的幻想,是我的本質的欲求,使幻想實現是本質的意志。 這就是生命存在的全部。 』-七等生,〈自由的靈魂〉,《重回沙河》 ⠀⠀. Each Modern 亞紀畫廊很榮幸宣布已故小說家七等生的紀念藝術展「天與地的現象」,將展出繪畫作品 27 幅、攝影作品 14 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