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 · 2021/7/21 記得那時天好藍好藍,一片白雲都沒有的藍,還有,記得陳金鋒那支三分砲。 2004年的夏天,我從桃園機場搭機前往希臘,臨上飛機前,我對台灣棒球在奧運奪牌有著很實際的想像,我們是可以拿牌的,期望值甚至比1992年拿到銀牌那屆還高。 是期望而非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這次我們有王建民、曹錦輝兩個當時未來的大聯盟投手,還有日職一軍的陳偉殷;打線也整齊、或可以說得上是豪華了,有從不讓人失望的 陳金鋒 、兄弟的「三劍客」,日職阪神的林威助也在陣中。 我滿心期望,飛機上坐在我身旁的高英傑教練也很期待。 忘了我們連同轉機究竟飛了多久,一路上我們聊中華隊、也聊台灣棒球,然後我很有幸地「獨家」聽到他當年有機會赴美發展,卻留下遺憾的往事。 就這麼半聊半睡、又半夢半醒間,飛機已降落在雅典機場。
2021年8月7日 · 2020東京奧運 評論 林玫君/被遺忘的台灣奧運英雄──第一位挑戰者、第一位參賽者、第一位女選手和第一面獎牌 1932年,張星賢(左2)在奧運選拔賽創造個人最佳紀錄,入選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成為台灣第一位進軍奧運的選手。 (照片提供/林玫君) 評論 全部 2021/8/7 文字 林玫君 體育 日本 歷史 奧運 評論 全部 2021/8/7 文字 林玫君 體育 日本 歷史 奧運 2020東京奧運台灣派出68名選手參賽,追逐並實踐自我夢想,本屆更締造了史上最佳的成績。 但大家或許不知,早在1910年代,奧運已出現於台灣社會,並已有選手勇敢逐夢,在運動征途中堅定理想前行。
- 把「母親」刺在手臂永久紀念
- 一條記憶父親的棒球線
- 56歲選擇交棒努力做自己
- 唯一遺憾「再播一場中職」
他沒料到,母親離開對他影響如此之大,久久走不出來。甚至曾求助專業心理背景的友人諮商,後來友人告訴他,遺忘,不一定是紓解痛苦的方法,其實「你要去記憶」。從來不曾有刺青念頭的曾文誠,後來在手臂刺下了母親的生日,找到了一種方式,紀念自己最親、也最愛的母親。 即便這次的徒步環島,「最常在我心裡浮現的,也是對母親的記憶。」這或許是年過半百的他,最深沉潛藏的動力──一步一腳印,梳理、沉澱對母親的思念,「很奇怪,走了10幾、20天以後,不自覺會變成小學生。像在路上看到一隻小蟲,就自然會蹲下來、跟牠玩個3、5分鐘。瞬間感覺,我小時候也做過一樣的事,好像回到過去一樣,常常想到媽媽。」 徒步環島的過程中,遇到有人出殯,「我真的就對著那個人(亡者),在心裡問他:『你,沒有遺憾了嗎?』」曾文誠說。 沒有遺憾了嗎?這...
2001年父親節前夕,曾文誠寫下《一條記憶父親的棒球線》,追憶他與父親短暫且片段的相處時光。「我和父親見面的次數,數來一共不超過10次。」記憶中,父親曾從高雄北上到基隆去看他,父子倆人曾在大操場上接棒球,當時曾文誠從沒想到要問,為什麼父親能教他如何把球投快?為什麼能和他傳接球?也沒多去想,教他做棒球比賽記錄的父親,怎麼會懂這些? 上了高中後,有回和父親一起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看球賽,看到父親與方水泉(華興棒球祖師爺)如老友般聊天,也不以為意,那是父親最後一次北上來看他。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時,曾文誠的父親已過世,他進入學長開的貿易公司上班,起薪不錯,年年有國外員工旅遊,「這位學長的公司直到現在都經營得不錯。」那時突然在報上看到籌備中《職棒雜誌》徵才廣告,兒時獨自搭公車去基隆打球、看球的回憶,一下...
從文字工作、走上球評之路,現在每年都有大約120場至140場比賽評述,多年來,始終維持他冷靜、專業但不失情感的講球風格。 僅有2次播報時嚴重「驚聲失控」──2003年亞錦賽台灣擊敗南韓那場「又是高志綱!」躍過三壘手頭頂的高彈跳再見安打,興奮到把身上的隱形麥克風裝置都拍掉;以及2004年雅典奧運台日大戰時,陳金鋒三局上從原浩治手中轟出驚天3分炮創造台灣與當屆奧運四強最接近的時刻。「直到比賽結束前,就是很難去預測或定論結果。棒球場上的變化,有時就是一瞬之間。」這是他認為棒球最迷人的地方。 人在江湖,很難不沾是非。因為體育台轉播權的競爭,讓播球的他也被迫「選邊」,2003年後形同「被退出」中華職棒的播報,如今除了國際賽、曾文誠評球成為「MLB限定」,是球迷、也是他自己,最糾結的時刻。 去(2017...
有了更多時間做「想做」的事,多年前那個曾經想陪職棒球員馮勝賢跑步,因跟不上、只能放棄乾等的曾文誠,去年上半年先是跑了一場半馬(21公里)、完成113公里的超級鐵人賽(游泳、自由車、跑步);下半年出版了《曾文誠的私房畫》手繪畫冊書,57歲生日前幾天泳渡日月潭,11月8日起展開36天的徒步環台之旅。 徒步環島籌畫近一年,曾文誠看了大量國內外挑戰、冒險的書籍與紀錄片,告訴自己「一定可以做到」。他原本想與兒子一起徒步環島、預訂在去年年初成行,但因為WBC世界棒球經典賽3月開打、加上兒子入伍,才延到了年底,「我想,我自己走也可以。」在妻子的支持下,曾文誠揹起背包出發、要好好看看這片從小生長的土地。 雖然開走頭兩天,雙腳就都起了水泡,心裡也很掙扎,戲稱也曾「想偷偷搭上火車到下一站去」,「但我從小就不是那...
2019年10月13日 · 電影《KANO》拍出了嘉農棒球隊前進甲子園的光榮一頁,但鮮為人知的是,一支全由台灣人組成的長榮中學足球隊也曾代表台灣踏上甲子園。 《報導者》專訪當初的隊員郭榮彬,拼起這段台灣足球被遺忘的歷史遺緒。
2020年8月11日 ·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文明、自由、尊嚴,1920年代台灣人的自治之夢. 1920、30年代的台灣,雖然仍處在日本殖民統治,但一批知識分子卻在解放思潮的影響下,發起各式的政治社會運動。. 圖為台灣新文化紀念館「黃金年代的光與影」常設展。. (攝影 ...
2023年4月7日 · 陳子軒/啦啦隊愈紅,運動本業恐愈虛──台灣職業運動走向內容農場化?. 4月2日,中職樂天桃猿隊在樂天桃園球場進行主場開幕戰,球迷在球團啦啦隊樂天女孩帶動下,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攝影/中央社/張新偉). 中華職棒新賽季正式展開,隨著 ...
2017年9月24日 · 全部. 2017/9/24. 文/焦佳弘(口述),林韋萱、陳貞樺(整理). 體育. 政治政策. 8月31日《國民體育法》修正案三讀後,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同時 發言感謝 黃國書的助理焦佳弘。. 33歲的焦佳弘是黃國書辦公室副主任,也是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