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25日 · 1.無法清楚自己真實需求和感受. 太多人因為過往感受都被否定與壓抑,而經常對自己感受懷疑。 「我這樣想是對嗎? 是不是太自私了? 」往往是面對關係不舒服時冒出來的話,當我們無法清楚感受,就不會知道我們想要被對待方式,可能我們會說:「你這樣說話很難聽」,但卻無法明確說出,你希望對方怎麼跟你說話。 我們經常對自己需求有羞恥和罪惡感,好像那是很貪心又自私行為 ,但長期需求匱乏,只會讓我們在關係裡變得畏縮和抗拒,甚至會有攻擊性,最終依舊破壞關係。 2.對方需求比較重要. 我們經常優先照顧對方需求或認同對方,拿對方的話語鞭打自己,相信自己就是對方所說模樣,或無法忍受對方對自己不滿意,而努力迎合他人需求,拋棄自己感受。

  2. 2021年7月19日 · 愛心理 2021-07-19.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原文出處:〈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 〉;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有時生活面對 ...

  3. 2024年4月8日 · TO 推薦熱門書摘. 2024-04-08. 分享本文. TO 推薦熱門書摘:《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 作者慕顏歌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書中讓我們了解大部分的不快樂和傷害都是自己加諸在自己身上的。 我們常常忘記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與其說不要被別人的言語所左右,更可以說不要被自己所左右。 文/心理諮詢師 慕顏歌. 你是否總是在想別人是否喜歡你,每天在猜測中度過? 一旦人因為這種內心的不安而感到迷茫,便可能一昧地軟弱下去,最後在眾人的目光中倒下。 很多美好,就是這樣斷送在無謂的不安與軟弱當中。 在某個心理訪談節目上,一個女孩說因為自己長得醜,大家都看不起她,主管愛整她,同事愛挑剔她。 若是有同事在她背後交頭接耳,她就會生悶氣,覺得人家又在嘲笑她、評評她了。 總之,全世界都和她過不去。

  4. 2017年3月15日 · 可以順風順水自然成長,是超級幸運事情。. 如果你因面對苦難不得不變得更加堅強了,那為什麼要感謝苦難?. 應該感謝你自己啊。. 既然苦難不值得感謝,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以前一直過著苦日子人在宣揚「人就是要吃點苦」呢?. 以前王小波曾經說 ...

  5. 2019年11月4日 ·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self-defensive mechanism),它定義是 用理性取代感性,從而使我們避免感知自身情緒 。 外表行為常常表現為「 情感隔離 」。 有很多原因可以促使我們養成凡事理性思維優先習慣:原生家庭成員之間交流風格(如:彼此很少問候或分享情感經歷,只談論想法或事實),社會文化鼓舞和強化(如:電影裡超級英雄遇事常常冷靜睿智,而反角往往喜怒無常)等。 更重要,對於我們自身而言, 理智化可以降低負面情緒給我們帶來不適,讓我們感到自己不是那麼地脆弱,尤其在面對創傷(trauma)時候 。 但是,和所有事情一樣,一旦我們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失了衡,變得凡事都理智至上,而持續忽視或隔離自己情緒感受,便會出現問題。

  6. 2017年9月8日 · 《 理想的簡單生活 》 延伸閱讀. 真正善良的人懂得拒絕! 遵守這 3 個善良準則別當不受人尊重的好人. 丟東西、減少物慾還不夠,日本「極簡生活」的 6 個 tips 讓你身心也一起大掃除. 給人際關係總是不順的你:你不是不懂社交,而是忘了你天生就有吸引人的特質. (本文經合作夥伴 FLiPER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人生為什麼這麼難? 那是因為你還沒學會「極簡」的人際關係 〉。

  7. 2020年10月8日 · 如果我們能夠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那些所謂的「不好」與「失敗」, 不把它們視為對自我價值的否認,而是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把它們與自我提升進行連結 ,那就不會因為暫時的不足和失敗而產生「我不夠好」的想法,也不會總是活在「我是不是夠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