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4日 · 台灣連續34個月「生不如死」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少子化帶來高齡化問題,現今全世界的出生率都在急速下降,根據資料預測2023年全球227個國家、地區的生育率,生育率最高的前10名由非洲國家包辦,倒數5名由亞洲國家拿下。 所謂生育率其實是一個「估算值」,係估算每位婦女一生當中平均會生幾個小孩,藉此來評估國家整體人口增加的狀況。 由於嬰兒夭折及疾病等原因,一般來講在已開發國家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準,不會讓人口總數隨著世代更替而下降。 全球生育率倒數5名排名,依序是台灣1.09人、南韓的1.11人、新加坡的1.17人及香港、澳門的1.23人。

  2. 2024年5月14日 ·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矽智財廠世芯-KY(3661)今日公告,美國亞馬遜(Amazon)參與世芯私募案,認購股數為22萬4537股,認購價格每股2382元,法人分析,由於亞馬遜旗下AWS為世芯最大客戶,亞馬遜參與世芯私募具指標意義,顯示雙方未來合作關係更為緊密。 世芯在法說會後引發龐大賣壓,加上安謀(ARM)在財測發布後,股價一度重挫,拖累世芯股價再破底,今日世芯公告亞馬遜參與私募案,法人推測,亞馬遜參與世芯私募案,短線世芯股價有機會出現一波反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網友回應.

  3. 2023年12月28日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在2023年度過悲慘的一年今年迄今流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將近9成已經撤離2024年看起來也前景黯淡。 專家認為,中國可能會陷入數十年的經濟成長停滯。 CNN斷言,明年中國經濟恐更慘。 CNN報導,中國自1978年重新向世界開放以來的幾十年裡,一直是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1991年至2011年間,GDP每年增長10.5%。 2012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擴張速度放緩,但截至2021年的10年間仍維持6.7%的成長率。 如今,隨著房地產危機、支出疲軟和青年失業率高居不下,中國今年經濟成長或可實現5%的官方目標,這一數字卻低於疫情大流行前10年6%以上的平均年增率,而且2024年看起來越來越不妙,此後中國恐陷入數十年的停滯。

  4. 2023年12月15日 · 2023上半年家樂福中國關逾百間店.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美中關係持續緊張,外資徹中或許早已不是新鮮事,不過與民生相關的零售巨頭似乎也動作頻頻,1995年進駐中國的法國零售大廠家樂福(Carrefour)是最早將大賣場概念引入中國的外資零售商,曾透過迅速擴張策略,在中國零售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歷經疫情近3年的洗禮與電商的異軍突起,銷售額下降再加上店租成本飆升,逐漸使實體大賣場式微,2019年家樂福宣布,將80%中國業務股權賣給中企蘇寧易購,2021年後,家樂福默默縮減中國市場規模,光是2023上半年家樂福就在中國關閉106家分店,9月中更關閉在北京的最後1間分店,其在上海、廣州、深圳也已沒有門市,意即全面退出中國一線城市。

  5. 2021年6月23日 · 1995-2001年間發生的dot-com泡沫,由當時一系列和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的投機事件所引起。 而在泡沫破裂後對世界金融造成毀滅性的後果超過8兆美元的市值從股市蒸發。 最終泡沫是怎麼破裂的? 事前會有什麼預兆嗎? 泡沫如何興起? 多數的泡沫都和新科技或新的商業機會有關。 網路帶來了無限的前景,但也同時摧毀了巨大的財富。 金融泡沫的模樣總是相似,當一群股票開始上漲,泡沫逐漸形成,只是這次是跟網路有關的股票。 股價衝高後又鼓勵下一批人進場,加上名師推薦、媒體報導,又有更多人來買。 最初進場的人賺得盆滿缽滿,這些成功的投資人又會對外散播「很好賺」的消息,使得這些股票又漲得更高,整個過程就像是老鼠會。

  6. 2021年3月9日 · 根據5階段明基斯-金德柏格模型市場泡沫從成形到破滅會歷經幾個階段首先因為新技術變革等外在衝擊使投資人預期市場將出現重大改變此階段被稱為變動期Displacement)。 歷史上多數泡沫的起因都和創新技術或歷史上的極低利率有關,例如聯邦基準利率從2000年7月的6.5%,2003年6月降至1.2%,房貸利率更觸及歷史新低,為後續房地產泡沫埋下種子。 第2階段,隨著基本面改善帶動價格上漲,此階段會吸引大量媒體報導,投資人害怕錯失千載難逢的機會,引發更新一波投機熱潮,此階段稱為理性繁榮期(Boom);第3階段,資產交易量、價爆發,加上槓桿助燃,市場進入異常興奮(Euphoria)的階段。 泡沫最高峰時 投資人認再高價格都會有人接手.

  7. 2023年1月18日 · 目前中國經濟放緩、人力成本上升,設廠優勢不再。 (法新社) Made in China掰? 外資加速撤中.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早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前,「中國製造」一直被認為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作法,在當時恐怕沒人料想到,全球供應鏈如今正逐漸與中國脫鉤。 然而,2020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爆發,中國堅持清零打擊外商信心、擾亂全球供應鏈。 如今中國面臨經濟放緩、人力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以往的設廠優勢不再,對外資的吸引力明顯減弱,許多企業為了分散風險,開始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布局,外資相繼加速「去中國化」。 中國家樂福2022年前3季關閉54家門市,近日更爆發購物卡危機。 (美聯社) 市場競爭加劇 零售商百貨收攤出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