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攝影/黃志勳. 文/黃志勳. 30年前的5月20日一場許多老弱婦孺參與的農民請願活動最後卻演變成橫跨兩天的警民衝突共計130餘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辦最後收押人數近400人成為臺灣戰後最大規模農民抗爭事件。. 這場雲林縣農權會發起的群眾運動,有10個 ...

  2. 霧社事件時,能高駐在所被燒毀。日為了壓制起義族人,除了以現代化武器鎮壓,採「以夷制夷」的方式,驅使賽德克族人互相對立、殘殺。最後更將抗日六社遺族強制遷移到北港溪流域與眉原溪交會處之川中島,永離祖居。此事,成為老一輩隻字不提的傷痛。

    • 最早的淡水水產試驗所 歷27年走下舞台
    • 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的位置
    • 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的規模
    • 緣起緣滅 靈泉仍在

    1913年(大正2年),桃園廳桃澗堡霄裡庄設置霄裡水產試業所,主要任務為淡水養殖試驗與調查,次為魚苗的繁殖與配售,為臺灣政府部門主掌淡水繁養殖試驗之濫觴。1921年,霄裡水產試業所改稱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 1929年(昭和4年)臺灣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支場分設於基隆與臺南,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廢止,若干淡水養殖試驗移往臺南支場。1930年,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舊址移交甫成立的新竹州水產試驗所管理經營,改名為新竹州水產試驗所霄裡作業場。 1940年因戰時物資缺乏,日本政府為強化農業生產,將目光轉向擁有眾多埤塘、生產潛力雄厚的桃園,加上霄裡交通不便、鯉魚產卵期水量不足與水質偏酸等原因,魚苗繁殖配售轉移到桃園的辨天池,霄裡的養殖事業也正式步入歷史。

    比對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在1921-1945年(大正10年至昭和20年)間所測製之二萬五千分一臺灣地形圖,以及1944年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後發現,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的位置約莫在現桃園市八德區霄裡國小附近。從114號道路向西經過霄裡分渠在玉元宮(天公廟)旁右轉山下街,直行400公尺即可到達。 現址之景物雖然早已物換星移,但從歷史照片中的地勢與遠眺鶯歌山區的視角,仍可判定該相對位置的正確性。 1. 日本帝國陸軍測量部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與現代地圖對照,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在現今霄裡國小附近。(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 專題中心 (2020) [online]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1. 1944年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與現代地圖對照。美軍地圖標示淡水養殖試驗場(tansui fishber...

    霄裡水產試業所的舊址已無法看到當時的設施與房舍,且魚池已經填平重整為農田或者綠地,筆者耙梳一堆舊史料時,意外發現1930年移交給新竹州水產試驗場的財產清冊,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朦朧的面紗也得以揭開。 當時試驗場佔地7,466坪,其中養殖面積有5,735坪,場內分4區共16池,以第3區13號池506坪最大,第4區14號池250坪最小。場地設施有堤防、水門、排水暗渠、水門全網戶,井戶、煉瓦池、肥料池、水道。建物有事務所,宿舍、官舍、飼料屋、作業小屋。從規模來看是一座相當完整的試驗作業場所。 由日治時期出版的臺灣水產雜誌與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內容可得知,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的研究除了以臺灣當時的三大淡水養殖魚種(草魚、鰱魚、鯁魚)為主外,香魚養殖試驗亦有所涉獵。為克服草魚魚苗長期自中國南方進口的問題...

    1907年《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報載「靈泉可惜」,形容霄裡水質優越,卻沒有妥適開發利用的狀況。1913年,日本殖民政府在霄裡設置臺灣史上第一個淡水水產試驗公部門研究單位。 之後,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在草魚、鰱魚、鯁魚、鯉魚、香魚、美國食用蛙的試驗與推廣上皆有歷史上的貢獻。經歷27載風華歲月,隨著時代需求改變,魚苗的生產工作由桃園街的魚苗繁殖場所取代。加上州廳行政區的整併,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風光不再,逐漸隱沒在時代更迭之間。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政府機構面臨改朝換代的大變動,新竹州水產試驗場改隸新竹縣政府;1948年納入新竹縣農林總場之水產分場;1951年改隸新竹區農林改良場水產課,1952年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竹北工作站」,隸屬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67年升格為「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竹北分所...

  3. 許伯樂的生平跌宕精彩,半生繫於臺灣,因父親至中國經商,1922年他出生於中國上海,能講流利的中文和上海話,目睹日侵華,13歲被迫返美,1940年進入哈佛大學就讀,隔年珍珠港事變後,中斷學業正式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因其在中國的背景,先參加了

  4. 綜觀整個日治時期,茶葉一直都是臺灣最重要的出口貿易商品,占整體出口值近3成。.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臺灣的茶葉生產面積、出口值更達到一次大戰以來的第二次高峰,但到了太平洋戰爭結束的1945年,因部分茶園轉作糧食作物,以及1944年10月起的美定期 ...

  5. 臺灣的農田水利事業從 17世紀開始發展,到現在已有 3百多年歷史,從初始階段的私有私營、日治時期的中央管理,國民政府來臺後幾經變革,發展成現今的農田水利會,過程中曾經歷改制公務機關、會長遴選、水利會定位等諸多討論,值此當時,更值得我們仔細複習這段歷史。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篇文章請見〈 水脈、糧脈、錢脈,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後何去何從? 明鄭時期:水利設施萌芽. 臺灣農田灌溉的開端可溯回元朝時期,當時以簡易引流灌溉,並沒有水利設施的建造。 到了荷蘭治臺(1622~1661年),首次出現水利建設,如「井」、「陂」等,臺南、臺中都出現了攔水堰,也有木製的引水設施。

  6. 19世紀中期隨著日本結束鎖國對外開港碳酸飲料也傳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