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1日 · 前台積電研發副總經理清大半導體學院院長林本堅日前表示中芯 7 奈米良率估計約為 5 根據這樣的良率水準計算一名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如果中芯把硬拚 7 奈米的成本轉嫁給華為,「基本上,華為的新機,就是賣一支賠一支。 另一個更重要的瓶頸,則是產能 。 摩根士丹利預估,中芯應不會提供太多產能給華為的 7 奈米產品使用。 最關鍵的晶片產能受限下,華為 Mate 60 Pro 究竟可以出貨多少量,眾說紛耘。 即使稍早傳出華為官網預購量已達誇張的 1 億支,但以各機構目前普遍共識來看,今年內出貨量預估僅約為 400 到 800 萬支 ,樂觀的預計版本,是整個手機生命週期約可出貨 1300 萬到 1500 萬支之間,陸媒則是喊出 Mate 60 Pro 系列預估出貨量上調到 2000 萬支。

  2. 2021年5月19日 · 台積電、台大、MIT 強強聯手,突破 1 奈米技術限制. 郭家宏. 2021-05-19. 分享本文. 台積電台大與 MIT 合作研究先進半導體技術。. 圖片來源: 台大. 2018 台積電首次量產 7 奈米製程技術晶片2020 年,短短的兩年後,台積電開始量產 5 奈米晶片,並 ...

  3. 2019年8月26日 · 半導體業近年來對於摩爾定律是否走到極限多所爭論不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研發負責人技術研究副總經理黃漢森Philip Wong認為摩爾定律無庸置疑地仍然有效且持續存在著並未死亡或趨緩並預測到 2050 電晶體尺寸甚至可縮小至 0.1 奈米對摩爾定律的推進仍深具信心。 台積電:摩爾定律未失效,也未趨緩. 「摩爾定律」為英特爾創辦人之一摩爾(Gordon Moore)於 1965 年提出,意即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 18 個月會增加 1 倍,性能也將提升 1 倍。 然而,近幾年來,由於電晶體尺寸縮小速度趨緩,導致半導體業界對於摩爾定律是否走到盡頭、或將面臨失效的爭論不斷。

  4. 2024年5月9日 · 蔡銘翰. 2024-05-09. 分享本文.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近日推出 Pura 70 Pro 旗艦款智慧型手機然而根據最新的拆解分析華為在新手機上使用了更多來自中國供應商的國產零組件不過核心處理器仍維持 7 奈米製程相較於蘋果與台積電已聯手推出首款 3 奈米產品華為與中芯的落後幅度似乎越來越大。 《路透社委託維修公司 iFixit 和 TechSearch,共同分析華為 Pura 70 Pro 的內部零件組成,結果發現其中一塊 NAND 儲存晶片似乎是由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HiSilicon)進行封裝。

    • 先進製程晶片的兩大難題:短通道效應、量子穿隧效應
    • 先進製程晶片投資成本高,僅台積電、三星有成本競爭優勢
    • 工業、軍事領域需要可靠性高的晶片,成熟製程晶片更具競爭優勢

    晶片的先進製程,簡單來說就是把晶片從大做小,具體是指晶片電晶體閘極寬度的大小,數字越小對應電晶體密度越大, 晶片功耗越低,性能越高,但要實際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從晶片的進化歷史來看,晶片的研發主要遵循著摩爾定律,即每 18 個月到兩年間,晶片的性能會翻一倍,使一塊晶片內裝上儘可能多的電晶體來提升晶片性能。 上個世紀 80 年代,晶片內電晶體的大小進入微米級,再到 2004 年,晶片內的電晶體已微縮至奈米級別。此時,問題陸續出現了,奈米級別的電晶體的整合度和精細化程度非常高,要知道一個原子就有 0.1 nm,在人類物理認知極限上的工藝難度可想而知。 如今出現的最具代表的兩個問題是短通道效應和量子穿隧難題。短通道效應(short-channel effects)是指「當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

    可以說,不管是 FinFET 結構還是 GAA 結構,都是人類透過工藝手段來逼近自己的理論極限,但實現這些結構對晶片產業來說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情,不僅技術難度陡然劇增,工藝成本也讓一般的晶片企業望洋興嘆。 據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晶片主流設計成本模型圖,採用 FinFET 工藝的 5 nm 晶片設計成本已是 28 nm 工藝設計成本的近 8 倍,更複雜的 GAA 結構耗費的設計成本只會更多,這僅僅只是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中的設計環節,晶圓代工廠實際研發技術、建廠、買生產設備耗費的資金會更多,如今年三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計劃新建的 5 nm 晶圓廠預計投資 170 億美金。 對台積電和三星來說,投資數百億美金來建造一座先進製程的晶圓廠是可以承受的,因為它們已有穩定的客戶訂單和巨大...

    況且,現今全球的缺晶片潮,缺的更多是成熟製程的晶片。以汽車行業為例,目前緊缺的為 MCU 晶片(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汽車的 ESP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和 ECU 電子控制單元等都需要用到這種晶片,它主要由 8 英吋晶圓生產,晶片的製程普遍在 45 – 130 nm 之間。 28 nm 及以上的晶片工藝都可以叫做成熟製程,整個業界技術非常成熟了,廠家對晶片的成本控制也不會相差太多,三星、台積電在該領域對聯電、中芯國際來說沒有什麼絶對優勢。如今,成熟製程晶片極缺,只要有晶圓代工廠有產能就不愁銷售不出去,完全不會遇到先進製程中的種種問題,對格羅方德和聯電來說,現在投資先進製程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兩家廠商最近紛紛擴產的也都是成熟製程晶圓廠。 在更廣闊的領域,如工...

  5. 2021年4月19日 · 反觀中國大陸的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如今還停留在 14 奈米製程,若用台積電的標準去衡量,可見該製程在行業中已屬落後。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積電揭露 2 奈米最新進度 已進入技術研發階段 〉。 首圖來源: Piqsels ) 延伸閱讀. 【台積電南科廠停電】對產能影響多大? 法人:比地震輕微. 台積電參與白宮「半導體與供應鏈執行長峰會」,全球僅 19 家公司受邀. 日媒:「台灣人才支撐著中芯國際」,4 名高管就有 3 人是台灣半導體人才! 台積電.

  6. 2018年8月29日 · 中央社. 2018-08-29.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無限期暫停 7 奈米先進製程因為摩爾定律已經走到極限新製程跟設計越來越複雜花費也越來越高只能拱手讓出高階製程市場。 今年第 2 季底,格芯市占率為 9%,雖然遠不及台積電的 56.1% 仍穩居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 同樣也宣布不再開發 10 奈米及以下製程的聯電而言,未來格芯將是最大的搶單對象。 《 經濟日報 》則指出,格芯未來的成敗關鍵,將在於是否能找到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合作夥伴。 (責任編輯:鄧天心) 晶圓代工廠格芯將無限期延緩 7 奈米先進製程,競爭對手台積電今天午盤走堅,最高來到 250 元,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