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中華民國國語 指中華民國政府以北京官話為基礎,標準化的一種標準漢語變體,相對於老國音,也稱為新國音,現今受到台灣各固有語言(閩語各分支、客語、台灣南島語言)影響,而演變為臺灣華語。 臺灣華語

  2. 2024年5月6日 · 臺灣話 ( 白話字 : Tâi-oân-ōe ; 臺羅 : Tâi-uân-uē )通稱 臺語 ( Tâi-gí / Tâi-gú )、 臺灣閩南語 ( Tâi-uân Bân-lâm-gí )或 臺灣台語 [7] [8] ,是源自 閩南語 泉漳片 、通行於 臺灣 及 澎湖群島 的語言,為 閩南裔臺灣人 的 母語 ,現並為 中華民國 國家語言 之一。 其起源為 荷治時期 由荷蘭當局召募至台灣開墾的福建移民,以及伴隨著1661年 明代 末期 鄭成功 率領 泉漳 鄉親 軍隊自 同安縣 之 金門 渡海出兵 征服大員 而傳播至台灣,且自此始接連被 明鄭 與 清治台灣 政府視為教育語言。

  3. 2024年5月2日 · 中華民國政府對其正式稱謂是「 國語 」,教育部門多稱 中華民國國語文 ,由 教育部 終身教育司 (第四科,閱讀及語文教育科,2012年12月以前為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規範與推廣。 而香港和澳門也依然習慣稱之為國語國語分廣義和狹義,依據 國立編譯館 主編、 正中書局 出版的部編大專用書《國語》解釋,大意為: 對外語來說,則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為廣義的國語

  4. 2024年5月10日 · 在臺灣及馬 新地區則分別採用中華民國國語和新馬華語為標準並以此授中文課。 此外, 台灣 、 香港 和 澳門 以 正體中文 為主要文字, 中國大陸 、 馬來西亞 及 新加坡 以 簡體中文 為主要文字。

  5. 2024年4月30日 · 中華民國 自建國之初以來一直以注音符號為 國語 ( 現代標準漢語 )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 小學 國語教育必修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 則一直使用至1958年推行 漢語拼音方案 前夕。 歷史. 前身. 章太炎《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中的「紐文」及「韻文」之一部,《民報》第21號(1908年6月10日) 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漢語發音教育的革命,許多知識份子研擬漢字的拼音符號系統,稱為「 切音字運動 」,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 其中, 章太炎 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 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 民報 》的主編。

  6. 2024年5月4日 · 臺灣客家話的影響力僅次於中華民國國語和臺灣閩南語。 海外方面有 馬來西亞 ( 柔佛州 )、 新加坡 、 婆羅洲 ( 沙巴 、 砂拉越 )、 印尼 ( 西加里曼丹省 、 邦加-勿里洞省 )、南美洲 蘇利南 的華裔社群亦通用客家話。

  7. 2 天前 ·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 中華文化 本位轉為以 台灣本土文化 為重心, 公民社會 開始成形。 2008年, 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重返執政。 2016年, 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贏得立法院多數席位,首次完全執政。 現今的中華民國於國際間常因 地理位置 通稱為「台灣」、或因 政治因素 被權宜性稱為「 中華台北 」、「 臺灣地區 」等,以經濟成就聞名於世 [參8] [參9] 。 建國之初 [ 編輯] 辛亥革命 [ 編輯] 主條目: 辛亥革命. 更多資訊: 黃花崗起義 和 武昌起義. 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