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華民國國旗與孫中山畫像 「中華民國」一稱最早是由孫中山於1905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所提出 [20]。1912年1月1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宣布建立民主共和制國家,使用「中華民國」作為國號 [21]。延續中國改朝換代的慣例,民國紀年以1912年為元年 [22] [21]。

  2. 2024年5月3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中華民國史 」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中華民國史」條目,請見「 中華民國史 (消歧義) 」。 中華民國歷史 始於1911年的 辛亥革命 。 1912年1月1日, 中華民國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今臨時政府 成立 [註1] , 孫中山 為首任 臨時大總統 [參1] 。 1912年2月12日, 清朝 宣統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 退位 ,中國最後一個帝制朝代結束 [參2] , 中華民國 法理上繼承清朝疆域,中國疆域由內東北,新疆,西藏,外蒙古以及其他的都有人氣內地組成。 建國初期由 北洋軍閥 為首的 北洋政府 領政,政治爭鬥不斷,此時 民主 與各種學術 思想 發展較帝制的時代開放。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 主張 已繼承中華民國,並進一步認定 擁有臺灣主權 ,常被認為是中華民國面臨的最大軍事威脅,但也是後者最大的 經濟貿易夥伴 。 目前中華民國受限於「 一個中國 」政策僅有12個 邦交國 ,但與 美國 、 日本 等多個非邦交國 發展夥伴關係 ,同時也是數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及多邊機制的成員。 中華民國當前實行 市場經濟 制度,產業主要包括製造業、服務業及貿易業等,是世界 半導體 、 資通訊技術 產業的重要領導者,在全球經濟占有重要地位,同時與國際社會之間有着極高的經貿依存度。 國名及象徵. 中華民國國旗 與 孫中山 畫像. 「中華民國」一稱 最早是由 孫中山 於1905年在日本 東京 召開的 中國同盟會 成立大會上所提出 [20] 。

  4. 其他人也問了

    • 史前時代─16世紀
    • 17世紀
    • 18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外部連結
    • 註解
    約公元前6,000年: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長濱文化(代表遺址為八仙洞遺址)、圓山文化的(先陶文化-距今6,000年間)。
    約公元前約5,000年:新石器時代代表文化──大坌坑文化(代表遺址為大坌坑遺址)、圓山文化、富山文化、卑南文化(代表遺址為卑南遺址)。
    約公元前約4,000年前:屬於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開始在台灣活動。
    約公元元年:金屬器時代代表文化──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
    1602年:日本倭寇以「東番」(台灣)為巢穴,明朝政府派沈有容討伐。
    1604年:
    1609年:
    1615年:日本京都金地院所藏「異國渡海御朱印帳」,以「高砂國」(タカサグン)稱呼「臺灣」。
    1703年(清康熙42年):孫元衡完成《赤崁集》。
    1704年(清康熙43年):江日昇完成《台灣外記》,左營舊城城隍廟創立。
    1707年(清康熙46年):陳慧倫完成貓貓村統一
    1709年(清康熙48年):
    1805年(清嘉慶10年):大龍峒保安宮落成。
    1808年(清嘉慶13年):吳化等人將業已在宜蘭開拓的人,製成住民戶口清冊,攜至台北艋舺呈繳給閩浙總督方維甸,要求把蛤仔難編入清朝版圖。
    1812年(清嘉慶17年):清政府核准設「噶瑪蘭廳」,廳治設在五圍(今之宜蘭市),首次正式對台灣東北部的宜蘭進行直接統治。
    1822年(清道光2年):朱蔚事件

    1900年-1910年

    1. 1900年(日明治33年):中醫師黃玉階在台北大稻埕成立台北天然足會(3月15日)。 1.1. 三井投資的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設立,為台灣第一家新式製糖工廠(12月10日)。 2. 1901年(日明治34年):頒佈台灣公共埤圳規則(7月4日)。 2.1. 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9月30日)。 2.2. 頒佈「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規則(10月25日)。 3. 1902年(日明治35年):雲林歸順式,爆發屠殺事件(5月25日)。 3.1. 人止關之役。 4. 1905年(日明治38年):土地調查業務結束(3月31日)。 4.1. 從本年度起,台灣總督府已不再需要接受中央政府的補助款(4月1日)。 4.2. 龜山發電所完工,為台灣首座發電廠(7月)。 4.3. 台灣實施戶口調查(10月1日)。 5. 1906年(日明治39年):嘉義兩度發生地震,死千餘人(3月18日、4月14日)。 5.1. 「六三法」改為「三一法」(4月10日)。 6. 1907年(日明治40年):新竹北埔事件(11月14日)。 6.1. 5月枕頭山戰役:軍警經枕頭山時,遭泰雅族大嵙崁前山群及大豹群居民...

    1911年-1920年

    1. 1911年(日明治44年):阿里山鐵路開通(2月8日)。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元年。 2. 1912年(日大正元年):竹農攻擊日本人,爆發林杞埔事件(3月23日)。 2.1. 台灣總督府新廳舍動工(6月1日) 3. 1912年:羅福星事件(又稱「苗栗事件」)(11月)。 4. 1913年(日大正2年):-台北市}-開始通行公共汽車(台北 - 圓山)(1月2日)。 5. 1914年(日大正3年):「南蕃事件」是日本佐久間總督推展「理番五年計畫」押收槍枝發生的衝突事件。 6. 1914年(日大正3年):台灣同化會成立(12月20日)。 7. 1915年(日大正4年):台灣同化會解散(2月26日)。 7.1. -余清芳}-主導的西來庵事件(又稱「噍吧哖事件」)爆發(8月2日)。 7.2. 大分事件 8. 1916年(日大正5年):嘉義、南投、台中大地震。 9. 1917年(日大正6年):台灣商工成立(今開南商工職業學校)(4月20日)。 10. 1918年(日大正7年):中央山脈橫貫公路完成(10月1日)。 11. 1919年(日大正8年):頒布台灣教育令,確立日本在台的教育制度...

    1921年-1930年

    1. 1921年(日大正10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1月30日)。 1.1. 「三一法」改為「法三號」(4月1日)。 1.2. 由臺北鐵道株式會社興建集資興建的臺北新店線鐵路完工通車(4月17日)。 1.3.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10月17日)。 2. 1922年(日大正11年):〈治安警察法〉在台灣實施(12月28日)。 3. 1923年(日大正12年):《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4月15日)。 3.1. 攝政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視察台灣(4月16日)。 3.2. 取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簡稱「治警事件」)發生(12月16日)。 4. 1925年(日大正14年):桃園大圳竣工(5月17日)。 4.1. 蔗農爭取權益,發生「二林事件」(10月22日)。 5. 1927年(日昭和2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部份人士另組「台灣民眾黨」(7月10日),為台灣人第一個政治團體,要求地方自治。 6. 1928年(日昭和3年):總督府設立台北帝國大學,為台灣大學前身(4月1日)。 6.1. 「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台灣民...

    十九世紀台灣原住民歷史大事紀年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ime Mapping Taiw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YouTube

    ^ 關於大肚王國起始年代未見史料有記載,現有不同說法。主要有16世紀說、17世紀說、1540年代說。臺灣南一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採用1540年代說;在駱芬美所著《被誤解的臺灣史》一書中則採用16世紀中期說。這些說法由於沒有確鑿的依據可證實,因此受到部分網友的質疑。荷蘭人得知該王國的存在的時間則為1638年(17世紀)。

  5. 2024年4月21日 · 編. 臺灣本島各段歷史時期示意圖(1624年起)左起: 荷西 、 明鄭 、 清治 、 日治 、 中華民國至今等時期框內數字為大約的統治時間). 臺灣歷史 [a] ,在文獻記載以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 在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 舊石器時代 早期,台灣與 ...

  6. 1971年中華民國 退出聯合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的「 中國 」席位,許多國家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失去 廣泛的國際承認 。 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恢復 憲政 ,並實施民主化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 中國大陸 之非政治交流也逐漸恢復。 2000年,中華民國實現 第一次政黨輪替 , 民進黨 首次執政,國民黨首次在野。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 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 中華文化 本位轉為以 台灣本土文化 為重心, 公民社會 開始成形。 2008年, 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重返執政。 2016年, 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赢得立法院多数席位,首次完全執政。

  7. 民國紀年 ,又稱 中華民國紀年 、 中華民國曆 ,是 中華民國 的國家 紀年 方式,由 中華民國政府 規範頒布,表記時稱作 中華民國×××年 ,簡稱 民國×××年 、 民××× 等,有時亦不冠「中華民國」或「民國」等字於年份之前,如 ×××年 。 這種紀年方式以 西元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為元年,與西元紀年相差1911年; 月 、 日 、 置閏 則同 格里曆 。 西曆 2024年 為 民國113年 。 依照民國紀年制定之 曆法 ,又稱 國曆 。 曾在包括 中國大陸 在內的中國全境廣泛使用,但目前僅使用於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的 臺澎金馬 。 概要 [ 編輯] 清朝 宣統 三年八月十九( 1911年 10月10日), 革命黨 人發動 武昌起義 ,旨在推翻清朝帝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