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 ( 學名 : Sousa chinensis ; 英文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中文 通稱為 中華白海豚 ,又稱 太平洋駝海豚 、 中華駝海豚 、 粉紅海豚 等, 臺灣 俗稱為 媽祖魚 ,是一種背鰭基部隆起的 海豚科 動物(有地域差異),廣泛分 ...
中華白海豚. 成體體長約2至2.8公尺,外型粗壯,雄性體型平均較雌性大。. 成體體重為150至200公斤。. 嘴喙明顯而修長,唇線平直,前額額隆略圓。. 個體背部呈粉白、鉛灰或灰褐色,色澤隨年齡加深,腹面顏色通常較淺,稍微帶點粉紅色,可能會有小班點。. 中華白海豚 ...
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之際,中華白海豚就被選為「回歸吉祥物」,日後更當選最受香港人歡迎的海洋生物第一名。長壽的海洋生物:海豚科學家可透過檢驗牙齒檢查中華白海豚的年齡,發現中華白海豚最多活到40歲,算是比較長壽的海洋動物。
2015年王愈超(John Wang)等人在《Zoological Studies》科學期刊發表研究,認為中華白海豚可以分為「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 )與「臺灣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 )兩個亞種,位於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族群,因為地理區隔、斑點圖 ...
一身超夢幻的粉紅色外型,十分惹人喜愛,中華白海豚被譽為「海上最美的粉紅天使」,2018年11月在嘉義布袋外海曾發現6隻白海豚家族,圖片來源 ...
- 《台灣特有種2》《中華白海豚》微視界youtube.com
- 山水搜記:第六集:中華白海豚youtube.com
- 人類活動因疫減少 中華白海豚現身香港 20200917公視早安新聞youtube.com
- 《台灣特有種2》中華白海豚/英文版Chinese white dolphinyoutube.com
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早在 17 世紀已於本港水域定居,牠們多在珠三角河口棲息,出沒於鹹淡水交界。 在香港,中華白海豚經常在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以及大嶼山西部和南部一帶沿岸水域出沒。 珠三角包括香港水域估計有約2,000 條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類別及範圍 一、依據: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八條第四項。 二、類別: 海洋生態系與河口生態系之複合型生態系。 三、範圍: 北起苗栗縣龍鳳港以北之森林公園沙灘;南邊界線為外傘頂洲西南
中華白海豚又稱為印度太平洋駝背海豚,或名粉紅海豚,分佈在熱帶沿岸水域。2002年福爾摩沙鯨保育小組,確認台灣西岸有白海豚族群,做出正式觀察記錄,並且展開長期的海上調查。
中華白海豚此種類變異非常大,體型粗壯。背鰭矮,呈現鐮刀形或三角形,嘴修長,浮升時嘴喙露出水面,潛水時背部明顯拱起,尾鰭會揚升出水。中華白海豚出生時,身體是呈現灰色,而青少年時期則是呈現淺粉紅色而佈滿了斑點,成年之後,體色會慢慢轉變成粉紅白色,身 ...
根據農委會林務局「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重要棲息環境及保護區方案規劃」,中華白海豚的族群分布於苗栗龍鳳港到台南將軍港之間的近岸淺水海域,主要位於5至15公尺水深,離岸距離介於0.5至2.0公里之間,為一沿著西海岸的帶狀棲地範圍。